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屠海鸣 《沪港经济》2012,(10):16-17
当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正如火如荼举行之时,700万港人翘首以待的“港人港地”政策终于出炉。近年来,内地豪客一掷千金到香港买楼的消息频出,港媒直指内地买家炒高香港楼价。因香港秉承“大市场、小政府”的自由市场理念,—直以来,港府都鲜有干预地产买卖。  相似文献   

2.
宫杆女 《沪港经济》2013,(11):37-38
CEPA跨过十个年头,随着内地与香港交流愈趋频密,港人北上,内地人到港工作和读书,使跨境婚姻大幅攀升。  相似文献   

3.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周刊》2012,(6):10-11
一周经济关键词排名01企业老板跑路加剧传钢贸企业老板跑路情况加剧,银行贷款或受殃及02节后"用工荒"节后沿海、内地均现"用工荒",湖北用工缺口达60万03人均GDP各省市人均GDP盘点:京津沪稳居第一集团04三亚"宰客门"三亚证实被举报海鲜店宰客,吊销该店营业执照05反内地孕妇广告港媒刊登反内地孕妇广告,  相似文献   

4.
《宁波通讯》2024,(5):55-57
<正>近年来,来宁波工作、学习、生活的港人持续增加,他们想要更全面客观了解内地、更深层次感知宁波的需求不断上升。宁波甬港联谊会主动对准“之江同心·甬跟党走”大主题,系统构建甬港同心国情教育体系,积极主动讲好新时代甬港联谊故事,有效促进了甬港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内地、香港经济的合作与发展,两地旅游市场的联系愈来愈密切,其中中国内地占到港旅游总数的22.2%。而香港人到内地旅游人数也不断增加,香港中旅上半年组团到内地的人数比去年增长70%。虽然今年香港消费市场趋弱,有些旅行社业务并不十分理想,但内地旅游对港人仍有较大的吸引力。 近几年,内地交通事业特别是航空事业的发展相当迅速,国际航运的供不应求情况在近两年出现转变,给旅游业  相似文献   

6.
本栏目集中过去一个月内香港最热事件,并以立体解读,让读者领略一个真实、鲜活的国际城市。社会·民生"精英"突围关注指数:★★★★据港媒报道,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香港八所高校开始在内地17个省市全面招收本科生,拉开了内地生赴港求学大潮的序幕。七年间,每年有1000多名内地应届高中毕业生进入港校。目前,在港内地学生的总事由  相似文献   

7.
粤语的"老表"是表亲们的俗称。最近,由于无线剧集《老表,你好嘢!》的热播,"老表"这个词又开始成为港人对内地同胞的昵称。其实,从1980年代开始,港人就昵称内地同胞为"表姐""、表哥"及"表叔",1990年代初张坚庭导演,郑裕玲主演的《表姐,你好嘢!》系列幽默电影,让"表姐"  相似文献   

8.
当前沪港两地都有令人满意的民生状况,抑制了年轻人的创业冲动。港人的不安与不满情绪,与所受教育及其价值观有密切关系。相比之下,上海年轻人基于和气生财的“混合价值观”,全面受益于开放政策,占有资源明显优于内地其他城市,表现得更加宽容。  相似文献   

9.
《海外经济评论》2005,(26):22-23
正在香港公开招股的交通银行,是内地第5大银行,也是第1家内地大型银行来港上市,加上有港人熟悉的汇丰控股集团做策略性股东,招股反应估计录得逾150倍的超额认购。我们关注交行上市,不单因为有大批市民参与认购,更重要的原因是,它示范了内地银行怎样为适应境外上市进行体制改革,为内地银行业走向现代化和规范化经营,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0.
王轩 《沪港经济》2014,(4):34-35
正越来越多的内地人到香港购物。2009年到2013年这五年时间里,内地旅客在港消费金额一路走高。香港旅发局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内地过夜旅客在港人均消费金额由2009年的6620元(港币,下同),增至2013年的8813元。同期,不过夜内地旅客在港人均消费金额也由2352元增至2721元。"购物天堂"香港除了像SOGO、海港城、太古广场和时代广场这样一些著名的大型百货商场,以及随处可  相似文献   

11.
争献爱心救帆仔 今年四月,内地一名九个月大的男婴来港求医,港人的爱心再次“爆棚”。 男婴名叫吴帆,自出生后的第三个月开始,经常无故屙血、流鼻血,甚至脑部出血。据医生诊断,帆仔遗传了一种“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的血病,必须进行骨髓移植。由於内地没有完整的骨髓库,帆仔的父母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带帆仔到香港求医。但香港骨髓库现有的二万五千个样本均无一适合,只好向社会求助。  相似文献   

12.
聚焦沪港通     
《中国西部》2014,(42):12-13
<正>11月17日,投资者期盼了半年之久的沪港通终于正式开通,但开通首日出现"北热南冷"的现象,并且首日之后双边交易冷清。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内地、香港、外国投资者未来的投资机会在哪里?沪港通真正的价值在哪里?对香港和内地金融市场有何影响?本刊编辑部请到香港和内地的财经专家、券商等业界资深人士对沪港通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朋友,港人支持祖国,贡献爱心,岂止赈灾这么简单?且不说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香港在内地的投资达到一千二百亿美元,所创办企业达到十六万个,二者都超过了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仅就港人向内地同胞的慈善捐助,其数额之巨,规模之大,受益人数之多,均是史无前例的.放眼内望,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有多少港人捐建的学校、医院?有多少港人捐修的道路、桥梁?有多少港人设立的慈善基金、教育基金和体育基金?  相似文献   

14.
由于工作关系,从1999年开始,笔者一直在香港工作,3年来,广泛与港人接触,体察香港社会民情,了解历史演变,收获不少.如果有人问,我在香港工作3年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港人对内地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港人对国家的认同已经出现了180度的转弯.  相似文献   

15.
《宁波通讯》2013,(7):8
近年来,内地家长不断从海外采购奶粉,香港自由行以来,赴港购买奶粉成为首选。加上之前内地孕妇赴港产子风潮,一时间,内地人在香港被视为"蝗虫"。大批内地人在海外采购奶粉的狂潮,让一些欧美等国家也开始对中国内地居民实施限购。而意欲堵死奶粉代购渠道的香港限制令,更是让国内奶粉与国外进口奶粉的质量和信誉鸿沟一览无余。对此,香港著名艺人、全国政协委员汪明荃认为,更严重的问题是内地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1月17日晚,沪港通首秀圆满落幕,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如释重负。七年时间,从"港股直通车"演变为沪港通,背后是内地和香港在共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艰辛。在李小加看来,推动沪港通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无名英雄"。  相似文献   

17.
王轩 《沪港经济》2014,(2):34-35
正每天,成千上万名内地人携带手提箱,怀揣大笔现金到香港血拼奢侈品;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内地学生,手握2B铅笔赴港赶考。比如,去年10月的第一个周六,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内人潮涌动——逾万名考生在该馆参加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考试,其中超九成为内地学生。中文名称为"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的SAT考试究竟有何魔力,吸引了如此多的考生?"它被内地的学生和家长称为‘美国高考’。作为进入美国大学的入场券,这几年参考的人数持续增加。"启德教育集团美国部主管说,"因  相似文献   

18.
"营商",曾是最为关乎港人生计,港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而"营商天堂",则在很长时期里是令港人自豪、让世人钦羡的香港别称之一。然而近几年来,港人使用"营商"这个词语的频率越来越低;香港在世界"营商天堂"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靠后。这种"越来越低"和"越来越靠后",已非简单的词语使用和名次排列问题,已经关系到香港的前途和每个港人的利益与命运。  相似文献   

19.
陪审员,俗称"布衣法官"。目前,前海商事法庭即将实行港籍陪审员制度。在前海商事审判庭审理的商事案件中,引入香港人士担任案件的陪审员,与法官一并组成合议庭对案件作出判决。作为一种既不同于英美法系的陪审团也不同于内地法院人民陪审员的创新制度,港籍陪审员制度符合我国内地法律和香港基本法的规定。为充分发挥港籍陪审员制度的发展,深圳特区应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制定相关条例,严格规定港籍陪审员的遴选资格,规范遴选程序,界定可适用的案件范围,规范港籍陪审员的权限与责任。  相似文献   

20.
今年2月香港汇报发表一篇韪为《港深经济日渐融合》的署名专论,章说:香港政府资料显示港人近年非公事性北上深圳数目达二千多万人次,消费额三百亿港元,约等于香港私人消费总额百分之四。同时北上消费亦不断深化,除数量增长外内容也日趋广泛,由购物扩大至各种个人服务(如理发、按摩及照相等)以至娱及消闲省城(如运动、艺及狩猎等)。从长远看,房地产和包括医疗、疗养及养老等的医护服务这两大领域对吸引北上消费颇有潜力。章还说,港人北上消费也为北上投资开启了新门路,如北上购物热已吸引不少港人个体商户到深圳开业,医护教育等方面随内地放宽管制亦有良好拓展前景,章最后指出港人投资与消费有可能形成互相促进之良性循环,令深港两地市场更为融合,长远看有可能走向“一城两制”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