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秀艳 《科技与企业》2013,(12):255+257
中日两国是邻邦,也是亚洲乃至世界重要的两大经济体。中日两国贸易往来历史悠久,两国经贸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存关系。此次钓鱼岛争端,从短期来看,给日本企业在华销售、中日两国间进出口贸易和日本观光旅游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中期来看,则对亚洲经贸格局、日本企业进出中国市场的进程及日本经济景气度产生影响。由于受到上述影响,日本经济在2013年后进入新一轮的衰退,年经济增长率或下降1%。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农业大国,自然条件相似,经营方式相近,但两国的农业发展存在一定差距,比较中日两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可对中国农业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和日本的农业发展现状,之后对中日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从中得出了促进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王键 《新远见》2008,(3):44-61
中国具有巨大原经济发展潜力,同发展中国家有着广泛的联系。日本经济力量雄厚,科学技术先进,在发达国家行列中占有重要位置。中日两国加强友好合作,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的确,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日两国更加需要对方的经济合作,中国经济的腾飞促使国内潜在的消费市场将变为现实的巨大市场。这对日本企业有着强大的吸引力,通过加强中日两国双边经济合作来求得日本经济的彻底好转,是日本国民与企业界的共同愿望。而中国为了实现更高的发展战略目标,保持稳定而有效益的持续增长,也需要继续加强与日本的经济合作。"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中国对外关系的真正力量之源,是和平统一海峡两岸、实现中日和谐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43月8日东京新大谷饭店3月8日,第三届"中日CEO年度论坛"在东京开幕。由于与中国的两会"撞车",一些计划邀请的中国企业领袖并未到场,略有遗憾。但这并不妨碍两国企业领袖的深度对话,包括携程网CEO范敏、博纳影业董事局主席于冬等在内的中国新兴领域内的佼佼者与日本同行做了深入交流与分享。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日本是古往今来一衣带水的邻国,两民族自一千五百多年之前便开始了不断的交流,互相对各国的经济历史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开展的趋势之下,中日两国在各领域充分开展合作,因此,加深日本人与中国人之间的互相了解对于能否更好地促进中日两国的共同发展及友好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民族集团意识"就是构成民族之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充分、深入了解两国经济历史文化的关键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盛雯雯 《科技与企业》2013,(11):37-38,40
本文对比分析了美国对日本和中国经常账户失衡的特点。我们发现美日与中美经常项目失衡的相似之处在于:中日两国的出口都高度依赖于美国市场,且两次失衡都伴随着美国严重的国内财政赤字问题,这验证了"孪生赤字"假说的存在。而美国对日本和中国经济失衡的差异性在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对日本经常账户逆差主要是由于日本国内投资不足,而本世纪初中国对美国的经常账户长期巨额盈余则是由于美国储蓄率过低而中国储蓄率过高所导致。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日本同属东亚国家,文化有同源交叉之说.日本在战后经济恢复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日本管理模式",中国随着改革开发与经济发展也逐步形成中国式的管理模式.本文主要从文化视角来简要讨论和对比中日两国的企业管理制度,并基于这些讨论和研究,提出对中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茜 《企业导报》2009,(11):70-71
当今世界有两种对外直接投资,即"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和"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讨论"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看出"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确实为中日两国带来了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在东亚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和日本两国地缘相近,隔海相望,一衣带水,两国的文化脉络相互交融,生活习惯相互借鉴,尽管在近代历史中中日国家矛盾集中爆发,但两国的历史纠葛相互影响是不可否定的.尤其是在饮食文化方面,在历史中,中国在文化等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饮食文化上同样深刻影响着这个邻国,本文试着从近现代日本的饮食文化中探寻中国饮食文化要素的身影,浅析中国对日本饮食文化的些许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日两国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经济贸易各个领域的联系不断加深.目前,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日贸易关系已经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缘经济、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对于中日两国经济、政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地域特性和历史的不同,导致中日两国人的文化背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时代的我们随着中国加入WTO,中日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与往来也与日俱增,而我们对日本文化、风俗习惯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本文试从中日两国餐饮酬酢中的习惯差异、赠送礼品时的差异两方面对中日两国文化作一比较,以期使大家更透彻地了解日本文化,增进中日双方的友谊。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产业转移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对比分析产业转出国日本与转入国中国的工业地价水平及分布特征,对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进行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中日两国工业地价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无论从整体还是分区域比较而言,我国工业地价水平都明显低于日本,这种差异的形成与中日两国目前各自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和采取的产业发展策略密切相关。在吸引国际产业投资方面,我国现阶段工业用地价格的比较优势仍然明显,"低价引资"策略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合理性。但在国内社会发展、制度变革和国际无障碍竞争、反补贴的双重压力下难以持续,应积极适应国际产业转移新特点,变"低价引资"为"全方位引资"。应根据我国特定土地资源禀赋,借鉴日本工业化先进经验,出台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推进形成新的产业梯度。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一直没有划定海上分界线,原因在于争议海域(东海)的主权及大陆架划分问题。由于该地区特殊的地质结构和丰富的油气资源,使两国争议的焦点在于究竟是按照中方坚持的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还是依照日本强求的中间线原则来划分各自的大陆架范围。中日既然在开发东海海底资源问题上有争执,就应该根据国际海洋法加以解决,中国倡议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最实际可行的双赢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总会计师》2008,(5):20-2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史实,永远横亘在中日两国人民的心中。不仅伤害着中国人民的心灵,也伤害着日本国人的记忆。于中国人而言,更有一种集体伤痛记忆和历史悲情。这也成为中日两国外交关系中不可逾越的屏障。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在各领域都有着频繁的交流。尤其在语言方面更是如此,古代日本对汉语采取"拿来"主义而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日语;近代以后,日语反哺汉语,众多的日语词汇回流至中国并被广泛使用。中日间的语言交流从此由单向变为双向。虽然两国互相借用语言取长补短,但借用的方式却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上海企业》2011,(11):102-103
为弘扬东方文化,促进中日艺术家交流,由恒源祥香山美术馆和日本无弦社共同主办的"中日水墨画交流展"在恒源祥香山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特邀日本著名水墨画家与中国国画家陈佩秋、陈琪、陈明、黄阿忠、乐震文、张渭人、汪家芳、张弛、何曦、胡炜等共同展出80余幅精品力作,共同演绎中日两国艺术家对于现代水墨  相似文献   

17.
中日关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很不平坦。其中中日对钓鱼岛的领土争端是影响两国双边关系,政治气氛,国民感情的重要变量之一。也是影响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结构性矛盾的因素之一。为什么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频频出手?中日钓鱼岛之争未来将何去何从?中国又该如何应对与处理潜在的危机?本文采用量化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把握以往中日领土争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断未来两国领土争端走势,并在最后提出一些有助于和平解决争议领土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琏瑰 《新远见》2008,(5):14-20
在过去2000多年的中日交往史中,两国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友好交往、相互学习状态。只是在近代历史开始以后,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中日交恶,甲午战争,两国兵戎相见。特别是1931年始日本发动为时14年的侵华战争,两国处于完全敌对状态。  相似文献   

19.
数字     
《数据》2010,(9):4-4
1/10 日本内阁府近期公布的估算结果显示.中日两国以美元计算的名义GDP(未经季节调整)从二季度数据来看.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10。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关系愈来愈紧密,两国是相互依存的。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日本也是仅次于欧盟和美国的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外资来源地。文章从两国的经济环境、贸易的紧密关系和产业等方面阐述双方的合作关系。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