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统一认识,把外向型农业摆上重要位置 发展外向型农业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1.发展外向型农业,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扬长避短,走特色之路、精品之路,是新世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有利于我们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相似文献   

2.
福建外向型农业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对策福建农学院翁伯奇,丁中文,林梅闽台隔海相望,发展农业具有相近的地域优势和丰富的气候资源,但也同样面临人多地少与相对农业资源缺乏的严峻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如何根据省情.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外向型农业日...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市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向型农业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是适应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作为推进我市农业国际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已取得长足的进步。截止去年底,全市共批准外商投资农业及农业产业化项目185个,投资总额4.2亿美元。“十五”期间,农副产品累计出1:34.5亿美元,2006年达1.5亿美元,同比增长40.3%,占全市出口7.6%。农产品出口到48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4.
江浩 《江苏经济》2001,(5):38-39
近年来,苏州市依托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比较快和传统的种养、加工优势,调整农业发展思路,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全市农业出口创汇2.58亿美元,引进外资项目15个,合同利用外资3213万美元,实际到帐外资806万美元。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累计引进农业外资项目103个,累计合同利用外资3.2亿美元,到帐外资11亿美元。外向农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现有全市粮经比例达到54:46,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9.6% 。全市具有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95个,直接带动了40万农户和82万亩种养业基地。去年全市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亩均增加值分别为566元和34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90元,增长3.4%/  相似文献   

5.
<正> 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的苏州来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指出的"要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精神,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农业外向型经济。一、苏州农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态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苏州市农业外向型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主要有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市外向型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山经济》2007,(6):17-20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我国加入“WTO”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把发展外向型农业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中国农业将是国际化的农业。在迈向21世纪的行程中,有必要根据世界大形势和我国的国情,进行农业国际化的战略研究,选择迈向对世纪的我国农业战略思路。一、发展两种结构的农业──内向型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态势,给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一个强有力的挑战:即我国农业结构不能单纯发展内向型农业来满足本国人民生活和国内经济的需要,还必须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让农业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参与国际性商品交换,这已成为世纪之交的历史重任。外向型农业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而获得比较利益…  相似文献   

8.
发展外向型农业是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在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之际,研究如何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农业是广西各地一个重要的任务。本文探讨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农业的基本概念,并联系广西贺州市实际,对如何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机遇,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外向型农业的步伐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浦东新区作为外向型经济的窗口,必须重视发展出口创汇农业。这是因为,九十年代区内有250平方公里土地可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由此,就应把开发和发展新区农副产品的出口创汇(包括直接创汇和间接创汇)摆到一定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蔡秋明  刘祺 《江苏经济》2001,(10):21-23
加强外向型农业,既是顺应市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迎接我国即将加入WTO新形势,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使农副产品优质升级,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11.
加速发展外向型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经济国际化,已成为我国沿海发达省、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但是,我省尚有一些同志对发展外向型农业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同志认为,我省农业发展水平还不高,发展外向型农业只能是长远期任务;有的同志认为,发展外向型农业对解决当前我省农民增收的作用不大,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些认识问题不解决,我省就很难把发展外向型农业摆上重要位置。这不但会影响全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还会使我们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必须认真加以解决。发展外向型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从…  相似文献   

12.
基于合作金融视角下的外向型农业金融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给我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带采了机遇.外向型农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但金融支农功能缺失和服务弱化已成为制约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从合作金融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合作性金融支持外向型农业存在的不足,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合作性金融支农力度、促进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工业化的前提下,通过农业的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是新古典经济学传统农业改造的核心思想,但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看,中国农业问题的症结是以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实行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是面向二十一世纪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而名牌战略的发展则以效益为中心,靠赢利来支持。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就是要挖掘现有的资源优势,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和外向型农业的发展.为农业持续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创…  相似文献   

15.
郭静 《魅力中国》2014,(4):10-10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已经步入新的阶段,想要促进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从单一的追求数量注重质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必须依靠农业技术从传统化向现代化进行转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介绍中国农业技术的创新之路,进而提出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传统技术转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发展速度远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其对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也未充分发挥出来,长此以往必将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沈渭富 《发展》2001,(5):45-46
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地区农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供应从过去的私有制转为供求基本平衡,绝大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过剩或供大于求,市场对农产品的约束力越来越大,农产品的卖方市场已经转变为买主主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走外向型农业之路,推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快车道,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生物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将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发展进程中种种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需求,农业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将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得到迅速和规模化发展,从而为中国农业和世界农业的新一轮绿色革命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世界农业支持政策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树全  钱睿 《乡镇经济》2008,24(9):123-126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农业政策的优劣关系到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的道路,中国也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农业的发展受到国内外、主客观等方面的影响,文章从中国农业及政策发展的道路着手,并对比世界不同国家的农业政策,结合不断改变的各种客观因素。大量总结各类参考文献,对其做了总结和归类。并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研究未来中国农业政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湖州市外向型农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洪良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26-128
浙江省湖州市农业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产业。文章从湖州农产品出口和外商投资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湖州外向型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促进湖州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