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与权益对应的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方法,当前主要有"利润分配观"、"综合资产观"、"费用(成本)观"和"资产观"。本文在分析评价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条件的费用(成本)、资产观",并指出了其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2.
1.职工薪酬负债观向资产观转变。目前新准则改变了以往除工资津贴和福利费按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外,其他职工薪酬如五险一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全部计入当期费用的做法,除应付的辞退补偿计入当期费用外,其他职工薪酬根据受益对象计人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虽然扩大了资产成本的范围,但是并没有改变职工薪酬负债观。笔者认为在现有体制下,除按照劳动力性质将研发人员、生产人员职工薪酬列入资产成本外,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按照受益期间原则也应进行资本化,如职工教育经费的资本化,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重视人才、提高人力资本投入的热情,有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确认及计量的理论基础(一)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确认收益,将期末、期初净资产的变化作为收益的计量。收入费用观以利润表为核心,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确认收益,而后将确定的收益分摊至相应的资产和负债。这两种理论应用到所得税会计中,产生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4.
一、现行会计准则取消待摊费用科目的原因1.待摊费用不符合资产负债观。这种观点认为,现行会计准则强化资产负债观,淡化收入费用观。他们认为待摊费用本质上是一种费用,是企业的一项沉没成本,如果将它归类于资产,会虚增企业的资产总额,严重影响企业财务  相似文献   

5.
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颁布,新准则以"规范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为目的,其范围包括"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基础的各种境内和境外税额"。新准则以资产负债观为核心理念,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为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以暂时性差异为核算对象,在介绍资产、负债计税基础概念的前提下,对当期所得税负债(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和当期所得税费用的确认、计量和列报做了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6.
试论资产减值会计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资产这一定义,会计界历来有些争议,这种争议源于会计学者对资产本身及会计目标认识的不同。从历史发展来看,资产界定主要有成本观和价值观。"成本观"认为,会计的资产概念是与成本概念相联系的,即成本可分为两部分,已消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准则中的所得税会计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从"资产负债观"的角度,明确提出了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概念.如何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等项目按照会计准则确认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认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合理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成为所得税会计的基础,也是最终确定所得税费用的依据.本文试就几种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情况及其原因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长期资产减值会计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怡 《财会月刊》2004,(7):37-38
一、长期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长期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起点是"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下的历史成本计量不同,与"决策有用观"相匹配的"价值"概念,是对未来现金流入的预期,也是对所拥有资产的成本补偿的重新认定.这种对资产的定义更接近经济学对资产价值的认定,即资产表现为未来经济利益的现值.一旦这种未来经济利益不再存在,或者已部分消失,就应当对其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这就是长期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在期末计价时,对比资产的账面价值(或成本)与市价(或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如成本高于市价,即资产发生了减值.资产减值在会计核算中体现为资产的减少和费用(或损失或支出)的增加,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上均须列示,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2007年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其制定理念从收入费用观转向了资产负债观,会计信息体系的核心由损益转向资产。在这一背景下,文章考察了制定理念变革后的会计准则是否如预期一致提升了公司的资产质量,以及哪些因素影响了公司资产质量的提升。通过构建双重差分(DID)研究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会计准则的制定理念转向资产负债观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信息环境好以及位于市场化程度更高地区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提升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新准则实施后,资产质量的提升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说明新会计准则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信息质量,更好地传递公司的价值信息,降低交易成本。研究结论为资产负债观的会计准则变革导向提供了支持证据。  相似文献   

11.
政府行政成本主要包括行政人员成本(包括人员的工资、津贴、福利等)、办公成本(包括办公设备设施、文具复印打印等)、公务成本(包括会务费、差旅费、通讯费、交通工具使用费、接待费等)、资产折旧保养及非生产物料的节支、水电汽油费用、后勤费用等.从广义角度看,政府实施行政决策后带来的代价,也属于政府行政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一、首次执行日采用追溯调整法有关项目的处理(一)预计的资产弃置费用根据本准则第七条规定,企业在预计首次执行日前尚未计入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时,应当满足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选择该项资产初始确认时适用的折现率,以该项预计负债折现后的金额增加资产成本,据此计算确认应补提的固定  相似文献   

13.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在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通过会计科目对企业的成本、费用、损失和税金进行了划分和范围的确定.对成本设置了"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会计科目,对费用设置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会计科目,对税金设置了"营业税金和附加"和"所得税费用"会计科目,对损失设置了"资产减值损失"和"营业外支出"会计科目.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产价值是会计主体所拥有的"法定权利"的效用的货币表现.一个会计主体所拥有的人力资产的价值从该会计主体取得人力资产起开始形成,在人力资产的使用开发过程中不断消耗也不断再生、增值.会计主体通过支付各项人工费用给人力资源所有者以不断获取所需要的人力资产.这些费用既包括人力资产耗费的补偿,也包括新创造价值的分割,并使之成为决定人力资产价值的因素.调查分析的结果也证明:会计主体所拥有的人力资产价值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会计主体支付的人力资.的取得成本、培训成本、工资等费用.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规定: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在符合本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下,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该项资产的成本;当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应当停止其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以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应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纳税人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在有关资产购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计人有关资产的成本;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可在发生当期扣除.两者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时间划分上没有区别,但在资本化金额上由于会计准则更强调需"符合资本化的三个条件"下的资本化金额,而税法则从实际借款费用支出额(以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为限)角度考虑,这就产生了两者因在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方面的不同而导致固定资产在使用期内各期所得税会计处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演进经历了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同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综合三个阶段: 1.资产负债观阶段(20世纪之前)。在这一阶段,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简单、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长期耐用资产很少,税法主要是以财产税为主,委托人只是关注其财产的完整和增值,对于保值、增值的过程和手段并不重视,相应地,会计报表侧重于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反映,并把它们作为确定收益量度的主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核算——以养猪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对农业生产相关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进行了规范,养猪场在应用准则时,"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与"农业生产成本"科目核算内容难以区分,本文认为将"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当作成本计算类会计科目来运用,同时设置一个"共同费用"来核算间接费用,即可完成养猪场的成本核算业务。这样既可以不使用"农业生产成本"科目,又能简化核算程序,提供清晰明了的成本信息。本文对此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1.借款费用的概念及范围。所谓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2.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具体规定如下:(1)借款利息。在资本化期间内,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利息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但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  相似文献   

19.
资产是会计对象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所有会计要素中处于中心地位,是现代会计学和会计准则中的基本概念之一.虽然人们已经对资产的本质和特征达成了初步共识,但在会计理论发展史上,达成对资产概念的初步共识是经过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的.资产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四个不同的阶段:一“未消逝成本”观1940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W.A.Paton)和利特尔顿(A.C.Littleton)在他们的名著《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提出了资产是“未消逝的成本”的观点.在早期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中,这种观点的影响是很大的.“未消逝成本”观显然是以历史成本模式为基点的,而且着重从会计计量的角度来定义资产.这种观点紧紧抓住了资产的取得一般会发  相似文献   

20.
成本、费用及支出概念的现状(1)理论上缺乏总体一致性。现有的会计理论体系中成本、费用及支出概念缺乏总体一致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是会计六要素;《会计法》第二十六条:公司、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有下列行为中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费用、成本;《会计法》第十条: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核算中的收入、支出、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