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国内机场陆续规划实施机场新建或扩建项目,建设以机场为中心,集航空、轨道、铁路、公路、甚至磁悬浮、港口为一体的协同综合交通体系。提升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集疏散能力是其规划建设的重要部分。为进一步整合机场陆侧交通资源,满足旅客集约高效空地换乘需求,机场趋于采用建设立体化、多层次地面交通中心,即一体化枢纽站的方式,集各类地面运输交通站和停车楼于一体,实现空-地零距离换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城市航站楼(City Air Terminal,简称CAT)可以缓解客流量比较大的机场的压力,现在已成为一些国内外主要机场流行的趋势。随着未来城际间火车、汽车等地面交通的发展,利用交通节点设立城市航站楼,不仅为旅客提供全程的服务,而且延展机场对于区域的航空服务功能,可以提升国内民航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支线航空发展的先天不足,支线机场除交通战备作用明显外,普遍存在利用效率低,亏损严重、国有资产闲置的状况,如何充分发挥支线机场作为基础交通设施的效能,实现支线机场的自我发展,需要局方、地方政府、航空公司、机场管理者等相关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代化的交通建设必须先导先行,惟有交通的互联互通,才能为地区间的协同发展奠定基础。目前,京津冀机场发展极不平衡,各自拥有的资源落差较大,首都机场“吃不下”,天津机场“不够吃”,石家庄机场“吃不上”,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难得机遇,没有什么话语权的石家庄机场,既要抢抓机遇,服务京津,更要借助机遇,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5.
机场是航空运输中的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对于航空安全和航空运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05年美国颁布《机场发起人保证》,规范所有接受联邦基金的机场发起人在实施赠与协议条款时的行为,使机场发起人能按照规定的条件维护和运营机场设施,对于美国机场安全、有效地运营发挥了关键作用。《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中指出,我国民用机场在“十一五”期末总数将达到190个左右,新增机场45个左右。近期机场发起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机场由政府直接投资发展为私人、社会资本等多元化的投资发起设立方式,因此,规范未来我国各类机场发起人的行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城市交通系统的非机动车交通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行车交通目前在我国城市交通中占有很大比例,通过对自行车交通的分析,明确自行车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定位,提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自行车”的换乘模式,同时适度发展电动自行车,以缓解高峰时段城市公共交通运能的紧张状况。为此介绍了国外大城市实现有利换乘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先行领域。我国经过多年大规模建设,除枢纽机场外,交通基础设施就能力而言,基本适应需求,供求关系逐步进入“动态平衡”状态。2020年前后,我国将进入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变坡期”,即从高速发展过度到高质量发展的转折期。建设强度逐步下降,养护需求逐步上升。未来10年将是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难得的“窗口期”。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发展的目标方向和主要举措也将随之转型。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对于线路之间的换乘协调问题考虑较少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旅客换乘的特点,构建换乘机理模型,并以车站换乘旅客平均等待时间最短作为目标函数,设计优化模型对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优化。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优化效果较为明显,对于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中国民航业也保持持续迅猛发展的态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国民航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机场业也取得良好业绩。目前,我国年旅客吞吐量在500万人次以下的中小机场为130个,占86%,可见中小机场对民航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功不可没。尽管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不均衡"发展相类似,我国机场的发展也呈"两极分化"之势,一些中小机场受诸种条件的制约举步维艰,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然而,在21世纪初人民生活水平长足提高,航空普遍性服务稳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中小机场正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小机场新一轮建设投资热潮即将和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民航交通发展迅速。北京、上海、广州等大机场航班容量日趋饱和,成都、昆明、武汉、长沙、厦门、西安、重庆等机场航班量日益增多。民航运输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最显著的就是航班延误比较多。这两年,国家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武广、京武等跨区域高铁的相继投入使用,使得地区间的地面交通时间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大城市铁路客运站逐步向综合型和立体、集约化方向发展,如何因地制宜建设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设计高效快捷、换乘便捷的大型客运综合枢纽,是近年来铁路发展的热点问题。分析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的适应性和铁路客站换乘客流特征及其组织原则,结合上海虹桥站和深圳北站对铁路客站与其他交通方式间的换乘系统优化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系统统筹原则。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通用航空起步较早,但通航产业在国内发展较为缓慢。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国内约有近400家通用航空机场(其中包括329个临时起降场),但到去年,仅剩约300多个。可以看出通用机场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发展较为缓慢。国内对通用航空的发展尤其是通用机场发展的研究太少,本篇文章提出一些制约通用机场发展的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各大经济圈发展的同时,机场网络的完善也伴随着国家基础建设为之贡献了一臂之力。在大、中小型机场同时互动发力的基础上,兴建中小型机场不仅可以增加公共交通设施的完整性,也可以与地方经济相辅相成,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增加高速低价的支线运力,也可以承接大型机场外溢的客源,减少枢纽型机场的负担与压力。以带有地缘特征的定日机场为例,其作为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重要空中门户,是西藏和内陆往来的关键站点。如何呼应当地的民族文化,并且在基础交通功能上增加旅客出行的优质体验,是本次设计的重难点,也是值得深入探讨并赋予人文精神特质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4.
长赣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骨架之一。结合黄花机场的现状分析,集散交通方式主要依靠道路交通,未考虑高速铁路、地铁的引入,旅客集散组织分散无序。在遵循工程可行、技术经济合理、运营安全可靠的基础上,从线路条件、车站站位、换乘流线组织等方面对长赣铁路引入黄花机场方案进行综合比选,选择出一个相对较优的方案,即西进东出设机场站方案。推荐方案的站位更利于换乘,拉近了车站与航站楼及综合交通中心(GTC)的距离,换乘距离仅为300 m。高速铁路引入机场的建设提升了机场的功能和地位,利于机场地区的交通组织,旅客集散组织有序,充分发挥了机场大客流的综合效益,有效吸引周边客流,方便乘客换乘和集散,提升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熊蓉 《空运商务》2009,(19):21-22,4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航空运输能力的提升,支线机场已融入了大发展战略的格局之中。笔者一直从事支线机场航线网络布局、开发以及包机航班运营工作,从区域经济的发展来看,笔者认为提升支线机场与当地经济发展的互补能力对交通体系的完善、支线生存和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区域多机场系统是区域航空运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关于区域多机场系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多机场系统内主要机场的定位以及系统的协调整合方面,而对区域机场系统中二线机场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空白。笔者分析了我国区域多机场系统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影响区域多机场中二线机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多机场系统中二线机场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机场群演化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民航产业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近年来,逐年提升的航空运输需求使得区域单机场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因而区域多机场系统必然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了保障机场正常安全运行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国家民航局在《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和《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了建设五大机场群的建设目标,带动区域机场协调发展.目前,国内关于机场群发展建设方面的工作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一些专家学者在机场群发展定位上说法不一,机场管理当局在机场群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上也未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协作模式和约束机制.整体规划的欠缺将造成机场重复建设、航线网络重合严重等恶性竞争现象.  相似文献   

18.
屈鹏飞 《交通财会》2011,(10):72-76
以综合交通换乘枢纽来实现城市内外交通系统的"有效接驳、无缝换乘",在全国仍处于探索阶段,交通运输部将重庆作为试点城市,围绕重庆主城区内环快速干道沿线建设九个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建设投资大,建设期长,涉及建设单位和轨道、公交、长途等多个营运单位,在数年内陆续建成投入使用,给资金监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财务风险。本文针对交通基本建设资金监督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切实加强综合交通换乘建设资金监督和管理、建立跟踪审计责任问效机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综合交通换乘枢纽来实现城市内外交通系统的"有效接驳、无缝换乘",在重庆乃至全国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其建设模式,特别是筹融资模式和经营补偿模式都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本文从目前重庆交通换乘枢纽的筹融资和经营补偿现状存在问题入手,以创新项目建设模式和经营补偿模式两个方面来探讨为交通换乘枢纽筹措建设资金及补偿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20.
"空铁联运",这一近年来新兴话题正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而日渐升温,航空与高铁作为大交通的主要运输方式,以"联运"的模式出现,可谓让双方似乎找到了一种"双生双赢"的发展模式。3月6日,石家庄机场高铁站候机楼投入运营。至此,空铁联运实践再添新军。专门在机场设置高铁站,上海虹桥机场开创了中国一线城市机场之先河,而石家庄机场可谓是二三线城市机场的先行者。石家庄机场作为民航大众化战略试点机场,如何让更多的人愿意坐飞机?如何让老百姓坐得起飞机?当下,空铁联运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