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像阅读、时尚阅读,已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经典阅读的缺失,是大学生阅读生活的一大重要特质.大学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敬畏生命,立人修身.经典阅读是大学生生命文化的承载方式,个体生命价值提升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书架     
《中国西部》2014,(6):140-141
<正>心灵7游戏作者:毕淑敏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1推荐理由:《心灵7游戏》中,毕淑敏通过七个游戏来讲述在这个欲望膨胀的社会里人们不断追求物质的同时,却丢失了原有的"本"与"真"。作者通过七个问题让人们沉下心来,回归到生命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祝娟 《新西部(上)》2015,(5):117-118,111
本文阐述了医学生的生命观现状,分析了其成因:家庭环境的影响,教育认知偏差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的现实路径:要在家庭教育中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在医学教育中多渠道地渗透生命教育理念;创设有利于生命教育的社会大环境。  相似文献   

4.
早在20世纪初,西方已经产生了关于生命教育的概念,以英国为例,在生命教育相关理论问题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更新与变革提供了借鉴,对我国教育方式的转变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教育问题呈现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关于生命教育的问题表现日益突出,成为当下教育发展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命教育应坚持把握生命教育的本真:追求真理;认知生命教育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提升生命教育的质量:改变生命品位三个维度,力求推进生命教育的发展,尽可能达到我国在生命教育方面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生命教育,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它主要是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提升生命的质量。其主要内容有:了解生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回馈社会。长期以来,我国大中小学各阶段的教育中,真正意义上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正>出版社:宁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5推荐理由何为有意义的教育?在蔡朝阳看来,教育的本质是"拓展人的自由,使人获得突破窠臼与成规的勇气,叫人能够有力量去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他认为,在教学中,"最重要的在于破除迷信,树立个体"。他希望每个人都能独立思考,"说负责任的话,做负责任的事","都能逐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概括归纳国内外关于生命教育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通过生命体验开展生命教育;构建社会、学校、家庭的生命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8.
好书推荐     
《中国西部》2014,(20):126-126
<正>乡村教师突围吴再柱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04:::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推荐理由:让"教育"成为传续文明的集体信仰,在"突围"中给自己和师生乃至学校教育带来一线生机、一片光明。《乡村教师突围》——一本由农村教师写就的乡村教育实践案例,一本生动描述中国乡村教育在困境中重生的教育范本。本书的"突围"或可看作是一个虔诚教育者的呐喊,有真知、真性,亦有真心、真情。全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命的价值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在我国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应做到: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实施分享与体验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实施生命化教育;遵循青少年学生的天性,关注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宁波通讯》2014,(23):82-82
<正>书名:《幸福的原乡》作者:谢良宏出版社:团结出版社这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集,作者谢良宏出生于鄞州瞻岐,是我市作协会员。全书按内容组合,分为"海风乡情"、"边走边吟""、涌上舌尖""、闲庭杂谭"等四辑,撰写了作者对原乡、亲友、旧事、札记等刻骨铭心的记忆,情真意切,不落俗套,所见独到,各有精彩。——编辑推荐语  相似文献   

11.
朱晓明 《黑河学刊》2014,(10):142-144
生命教育视域中"精神富有"的实践路径应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即:个人正视生命,坦然面对人生境遇;社会崇尚善良,树立正确风气导向;国家践行公正,以人为本重视民生。重视个人、社会、国家的良性互动才能有效实现"精神富有"。  相似文献   

12.
孔子德育首位论的研究性学习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孔子德育首位论与其德育目的的关系出发,认为孔子的德育首位论是由其德育教育的“立己”、“立人”论决定的;以研究性学习方法的角度重新解释“内圣外王”的“己立、立人”目的;并着重阐明孔子教育思想中德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认为孔子的德育表现为德育首位、终身教育、注意主体性的培育,以及德育与其他学科的“兼荣并茂”、不可分割、融为一体等特色,具有鲜明的研究性学习特质。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当前,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高校的生命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社会对生命教育缺乏关注,家庭对生命教育问题还没有足够重视。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生命教育模式,完善高校生命教育体系,加强社会对生命教育的关注,提高家庭生命教育意识,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形成生命教育的普遍共识,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才能顺利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4.
<正>9月11日至13日,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在成都举办2014年四川省中小学生命教育研讨暨藏区中小学校生命教育总结活动。从生命文化的高度,研讨、提炼、凝聚生命共识,是当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来自藏区的骨干教师纷纷谈到,通过4年持续推进,藏区中小学生命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参加研讨的内地中小学骨干教师也表示,藏区中小学生命教育经验值得学习,并希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词典里,“立”有“树立、建立、设置、制定、确定”等多种含义,“立”与不同的名词搭配,会有不同的词义,如立品:培养品德;立人:扶持、造就人;立国:建立国家或使国家存在等。因此,我们认为“立市”就是使城市存在和发展,是一个城市确定发展重点的战略定位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命教育必要性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教育实施的途径:将生命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转变教育观念,重视生命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基础心理教育,增强大学生生命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让学生在教育中懂得生命至高无上,学会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同时也尊重他人和其他形态的生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可以通过潜移默化,以教师自身对生命的热爱去影响学生;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开展多彩的实践活动感悟生命的真谛;在习作教学中搜寻生命教育的话题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康赛 《中国西部》2014,(41):14-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了以儿童生命为本的重要教育思想并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生命管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我自己",都能最终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即把生命中的爱和亮点全部展现出来,为社会、为人间焕发出自己独有的美丽光彩。而如今的青少年在接受学校、家庭教育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心理迷失、道德堕落、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发展观等许多身心发展问题,伴随而来的是对生命的漠视和逐渐攀升的自杀率。在此背景下,推行生命教育变得刻不容缓。在内地,生命教育虽然起步不早,但发展迅速。然而发展并不平衡,上海辽宁等地区发展较好,在广大西部地区,关于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教育却相对缓慢。倡导生命教育,需要西部教育人转变教育观念,也需要每一位老师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真正把"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建立在对大学生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基础上,这是"以人为本"教育价值观的根本体现.反思高校因对人文关怀关注不够全面而导致实施生命教育不到位所引发的后果,高校建构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人文关怀机制则显得刻不容缓.文章试图从人文关怀的生命教育角度来反思高校的思政教育,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书架     
《中国西部》2013,(18):134-135
立作者:池莉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5推荐理由:著名作家池莉历时5年最新长篇叙事散文,深情讲述与女儿24年共同成长经历,一部饱含母女深情的大爱之作,继《目送》文后,又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