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全祖荣 《科技转让集锦》2013,(24):269-269,274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当然离不开一些激励方法的运用。激励措施已经成为企业的发动机,可以为企业生产和经营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文章先简单介绍基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激励方法,然后重点强调情感激励的优势所在,从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四个角度切入,对情感激励措施进行详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中国并不缺少企业家,也不缺少想当老板的人,而是缺少愿意为老板服务,诚心为老板服务的职业经理人。我国职业经理人阶层发展的时日尚短,有关的法制和法律等约束机制远不够健全,加上缺少职业道德的职业经理人比比皆是。如何建立起良好的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本文从声誉激励、情感激励、竞争激励和危机激励四个方面来探讨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企业员工的长期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中人员的有效激励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也可以避免企业因为人员时常流动带来的损失,因此,加快人力资源中激励模式的发展是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员工长期激励的重要性入手,分析我国企业长期激励的现状,从长期股权激励、累计综合绩效评分法和企业年金长期激励入手,探究我国企业长期激励的方法,希望能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长期激励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蒋贤明 《商》2014,(11):36-36
在当代管理学领域中,激励理论是不能缺少的,它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相关领导阶层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方面的指导方法,科学地运用相关理论,这样能够在某一程度上大大地激发员工的潜在资质,使企业的工作经营效率得到提升。本文就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如何运用展开了探讨,尝试以激励的角度对企业管理产生促进作用,在如何完善企业管理中的激励制度给出了详实的的建议,希望企业在管理方面可以得到有效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5.
田秋实 《致富时代》2009,(9):139-139
文章针对中国企业高级经理人的长期激励问题——股权激励制度进行分析阐述,提出了我国亟待建立企业经理人激励制度的必要性,以及股权激励制度的作用及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6.
易艳春 《中国市场》2010,(13):38-40
经理股票期权在一些发达国家中运用已有近40年的历史。经理股票期权相对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问题,尽可能地使经理人的长期报酬与股东的长期利益保持一致,从而避免经理人的短期行为与道德风险。目前我国已有上百家上市公司实施了经理股票期权。经理股票期权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的实践效果如何,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是否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绩效?本文运用33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经理股票期权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效应明显。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股权结构具有不同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7.
股权激励可以协调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委托代理矛盾。现阶段,已将其广泛应用于西方资本市场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中,主要针对各公司高管的薪酬分配问题予以解决。股权激励措施可以有效约束管理层的行为,把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公司的决策充分联系在一起。本文针对股权激励与投资决策有效性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够为完善经理人市场、培育成熟理性的资本市场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前,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已经越来越被企业重视和运用。国内的一些企业近年来对激励机制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对激励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存在盲目激励、激励措施的无差别化、激励过程中缺乏沟通、激励的强度越大越好等错误的观点。在实践中,企业要通过晋升激励、工作激励、成长激励、制度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物质激励等手段,实施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保持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9.
王晓淑 《现代商业》2013,(17):97-97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激励,如何激励职工最为关键。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不断激励职工的过程,企业要善于运用激励机制,激发职工内在的潜能,为企业和职工所期望的目标而努力工作。本文针对宣钢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0.
精神激励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虎  王峰 《市场论坛》2005,(9):86-88
精神激励的实施是以人的精神需要为起点,以组织目标的实现和个人精神需要的满足为归宿.针对员工不同的高层次需求,管理者可以相应进行目标激励、参与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等精神激励方式.精神激励有很高的使用价值,管理者运用过程中也应该因人而异、注意公平原则和自身的垂范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浅谈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企业中,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便成了现代公司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特别是针对我国企业股票期权制经理人报酬的实施与障碍,建立适合我国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企业经理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企业经营业绩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肖亚娟 《商》2014,(5):63-63
既有研究成果表明,股权激励在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所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从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和本质入手,分析了股权激励在规避经理人道德风险短期行为上的作用,研究表明适度的股权激励水平对于规避经理人道的风险是有效的,而股权激励的运用不当会导致“股权激励道德风险”的发生,为此有必要从股权激励制度本身的的合理性,经理人行为这两大方面着手分析股权激励的负面效应,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悦 《北方经贸》2001,(11):83-83
激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管理方法,正确运用思想政治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榜样激励、竞争激励、情感激励等激励方法,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4.
在人才培养、使用过程中,激励机制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措施。所谓激励,就是根据人才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激发人才内在动力的心理过程。具体说来,激励就是科学地运用一定的外部刺激手段,激发人的动力机制,使人始终保持着兴奋状态,朝着希望的目标积极行动的心理过程。这种机制对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探讨股权激励政策的必要性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股权激励已日渐成为一种普遍的激励形式,许多研究都指出股权激励政策对企业发挥的优势作用.但随着股权激励的运用,我发现就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和经理人股权激励之间并不存在直接推动作用,甚至有时还会有反作用.股权激励是一项重大决策,影响到股东的权益,资本的分配,它的产生目的是使经理人最大化企业业绩,但是若实际并未产生这样的效果,并伴随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本人以为股权激励政策的必要性和存在性值得怀疑、探讨.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目前经理人激励机制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等问题日益突出。而西方许多国家,运用物质刺激为基础的薪资制度,让经理人持有股份,并实行了有效的反企业经理人舞弊对策等措施,使企业发展处于高效率、高竞争、高刺激状态。因此,吸收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坚持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对企业经理人的激励、制约机制已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企业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引发道德风险,导致目标函数的偏离本文分析了国企经理人的激励问题,构建了对国企经理人监督的两个博弈模型,希望通过政府、国企经理人、国企普通员工三者之间的权力制衡,消除国企经理人的道德风险,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以来,中国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采用股票期权的方式来激励经理人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对近期有关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研究进行了一些概述,并利用ROE作为衡量股票期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影响的被解释变量,通过推导ROE的构成,运用一系列指标构建回归方程来对股票期权的激励有效性进行评价,得出相应变量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并提出了适应我国企业股票期权制度下提高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很多上市公司的经理人都已施行年薪制,在已存在薪资激励的背景下,文章在模型中引入委托人的激励成本和经理人的机会成本,分析了委托人和经理人在股票期权上的行为取向和推行股票期权的条件。越是已有薪资激励的企业越倾向于给予股票期权,在薪资激励对委托人有效(能给委托人带来更大收益)但对经理人无效的情况下,存在着推行股票期权的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20.
赵水根 《商场现代化》2007,(11S):268-269
人力资源被称为“第一资源”,而人力资源的科学高效管理离不开激励原理的应用。有效的激励必须是“适时、适度、适法”的激励,必须坚持公平性、物质利益性、多样化和差异性原则,必须应用目标激励、奖励激励、机会激励、民主管理激励、情感沟通激励等不同方式。要实现人力资源激励管理机制的优化,必须注意科学进行员工需求分类、合理设定员工的激励目标、建立公平的员工激励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式,还要注意避免陷入常见的激励误区,保证激励机制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