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庞然  孙丽娜  纪红旗  祖磊 《消费导刊》2009,(14):174-175
当前我国高校正在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素养培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实践教学又是提升本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实践课应坚持的若干原则,对实践教学的新途径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概括与凝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生力军,让大学生学习贯彻党的先进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光荣使命。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意义,五大发展理念与"原理"课教学紧密相连,可以通过理论讲授讲与实践操作法将二者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3.
王家兵 《商》2012,(24):149-150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进行了三次大的改革,1996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行新课程方案,明确规定,把"九八方案"的7门课调整为4门,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及增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次改革被称为"零五方案"。思想政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本文就"05"方案中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中与实践课结合的内容进行了探索,并探索了一些有效实践课教学的形式和载体。  相似文献   

5.
2012年至今,有一个词语一直都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关键字眼,也是这几年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所围绕的核心,即"中国梦"。提到中国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同时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帮助高校学生树立"中国梦",才能够帮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迅速实现"中国梦"。据此,首先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着手解读了"中国梦",然后对"中国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最后就如何开展哈珀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中国梦"教育提出了笔者的一些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十分重要的课程。一方面,它既具有高校一般课程所具有的普遍特征;但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质,又具有独特的规律。准确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规律,是做好本门课程教学的根本。根据教学的目的,紧扣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是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规律的重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崔杰 《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9):154-15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条主线,积极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专题教学,在强化"三个选择"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进一步阐释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纪春艳 《中国市场》2014,(44):160-16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对"中国梦"的系列论述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新方向,也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开展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对大学生的成才与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开展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成为一项新的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的一门课程,但是因教学内容的理论化、教学方式的僵硬化使得许多大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到枯燥,甚至出现大量学生逃课的现象,从社会实践出发,丰富教学资源、突破教学方式等多重路方法,将有利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杨菲 《现代商贸工业》2014,(11):144-145
基于团队合作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实践教学,是以团队精神、自我教育为重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内实践教学新模式,意即开拓实践教学研究的视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针对性和教学效果,增进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课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由于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性,呈现出比一般课程更为复杂的特点。为此,我们要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最佳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知识作为学生知识结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成为21世纪高素质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邹春雷 《北方经贸》2014,(9):240-240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课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由于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性,呈现出比一般课程更为复杂的特点。为此,我们要改变旧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最佳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知识作为学生知识结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陈钊  杨晶 《消费导刊》2013,(2):215-216
频频出现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充分暴露了当代大学生道德和法律意识的缺失,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应当担负起重要责任。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及其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认识和改革意见的调查,着重探讨一下该课程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内容,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重点。本文以"中国梦"为背景,对"中国梦"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而"中国梦"具有十分可观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并使当代大学生了解基本的国情以及以前的历史概况,可时刻提醒当代大学生担起复兴中华的大任。本文试论中国梦对高等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以使中国梦成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大方针,同时让高校教育为中国梦铺路,让二者紧密结合来创建美好中国。  相似文献   

16.
徐永慧  马欣 《北方经贸》2014,(9):233-23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修为、政治素质的培养。基于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思考,提升基础课教学质量可以从深化课程改革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拓宽与创新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提炼教学艺术构建良好的课堂软环境等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14,(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课程实施中,如何使用案例教学,增强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围绕这个主题,通过阐明案例教学的起源、实施过程和实施意义,论述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代浩云 《中国市场》2012,(40):119-120,12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05方案"实施以来进入高校课堂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道德公民和法治公民的艰巨任务,具有理论性强、针对性强、实践性强的特征,是名副其实的"走进大学第一课"。为克服课程教学中传统灌输教育的弊端,需要把握"灌输"的基本原则,明确"灌输"的主要内容,深入了解"灌输"的对象,精心设计"灌输"的途径,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正面灌输、案例教学中反思灌输、课堂讨论中引导灌输、实践活动中隐性灌输、日常交流中灵活灌输等策略,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9.
任福全  倪春莉 《消费导刊》2009,(13):164-16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其绩效如何,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成才目标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绩效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绩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绩效途径应更新教学理念;充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注重人文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置对于促进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培养个人的法律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项目化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相联系,能够有效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