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莉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1):62-63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分析了寓思想观念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尝试提出了寓思想观念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邹春雷 《北方经贸》2014,(9):240-240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课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由于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性,呈现出比一般课程更为复杂的特点。为此,我们要改变旧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最佳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知识作为学生知识结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课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由于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性,呈现出比一般课程更为复杂的特点。为此,我们要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合理的最佳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知识作为学生知识结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成为21世纪高素质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庞然  孙丽娜  纪红旗  祖磊 《消费导刊》2009,(14):174-175
当前我国高校正在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素养培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实践教学又是提升本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实践课应坚持的若干原则,对实践教学的新途径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代浩云 《中国市场》2012,(40):119-120,12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05方案"实施以来进入高校课堂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道德公民和法治公民的艰巨任务,具有理论性强、针对性强、实践性强的特征,是名副其实的"走进大学第一课"。为克服课程教学中传统灌输教育的弊端,需要把握"灌输"的基本原则,明确"灌输"的主要内容,深入了解"灌输"的对象,精心设计"灌输"的途径,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正面灌输、案例教学中反思灌输、课堂讨论中引导灌输、实践活动中隐性灌输、日常交流中灵活灌输等策略,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6.
情感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意识,产生于并调节着人的认识和活动过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要想改变以往针对性不强和实效性差的状况,就要从大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依据教学内容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大学生情感,利用实践环节强化情感体验,培育大学生对自然、他人、社会、自身的情感元素,以期达到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和各种社会关系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的一门课程,但是因教学内容的理论化、教学方式的僵硬化使得许多大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到枯燥,甚至出现大量学生逃课的现象,从社会实践出发,丰富教学资源、突破教学方式等多重路方法,将有利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十分重要的课程。一方面,它既具有高校一般课程所具有的普遍特征;但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质,又具有独特的规律。准确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规律,是做好本门课程教学的根本。根据教学的目的,紧扣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是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规律的重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不能只抓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教学的运用。实践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方法,与理论教学法相辅相成。实践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从认知转化为情、信、意、行,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中借鉴项目化教学模式,结合学校自身优势,积极探索高职素质教育改革之路,实现多维立体的思政教育模式,构建一个平台,借助两大辅助课程,利用三个课堂,采用四维评估机制,设立六个模块,实行顶岗实习期的跟踪辅导,最终提升了教学效果,学生在项目化教学体系中充分实现了自我教育与成长.  相似文献   

11.
《品牌》2014,(3)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存在课难讲、老师难当、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教学现状,需要从三个主要方面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一是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联系实际,加强教学针对性;三是加强实践教学,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然而目前这门课的实效性差的问题已不容忽视,在对其实效性差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经过几年的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初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应课程特点的教学运行模式,但要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还有一定差距。本文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程花琴 《致富时代》2010,(11):134-134,17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的就业成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现在的高校开设的此课程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弊端,影响了课程实效性的发挥。本文从整合教材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手段、完善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对课程进行改革探讨,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素质,促进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聂晓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7):147-148
在深入了解艺术类高职高专学生内心世界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自卑心态、学习畏难情绪以及前途忧虑等心理问题,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通过理论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探索,帮助学生缓解精神压力、释放不良情绪、解除心理困惑、澄清认识上的误区,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6.
健康的道德人格对高职大学生顺利融入社会,拥有和谐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核心课程。本文论述了高职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内涵、标准及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高职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新课改的第一门课程,围绕其实施新教材体系以来的实效性,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变量分析,总结出的基本结论是新教材体系的教学实效性已经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还需从三方面努力:一是在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时,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着力展示教学的时代感和针对性,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认同感;二是结合教学内容的时效性,适时设置和选用教学方式方法,着力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可接受度;三是弘扬师德师风的示范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18.
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一条主线,亦是其教学的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要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整合实践性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管理、保障等环节,使各环节形成有机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体,从而使“基础”课实践性教学形成结构和功能最优的教学系统,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起大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和遵纪守法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中存在的教学形式、方法相对单一,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等问题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教学,开设第二课堂,丰富特院学生实践活动,调整考核方式,完善多样化考核制度,增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