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法》上劳动关系的认定以劳动合同为标准,《劳动合同法》不再以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作为劳动关系确立的标准。虽然后者让更多的劳动者进入制度保护范围,但是依然无法从实质上认定劳动者。家政服务者、大学生兼职、农民工等非典型劳动者全体被阻挡在法律调整之外,引发了"非典型劳动者是否应纳入劳动法保护"以及"劳务关系也应由劳动法调整"等问题。农民工是一个特殊而又复杂的劳动者群体,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也是关注的重点,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从农民工的劳动者性质研究入手。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当前我国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日趋紧张,许多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和从众心理的影响,纷纷选择在校期间打工。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在校大学生打工与专业的契合度,论证在校大学生打工对今后就业的影响,阐明正确看待在校大学生打工与今后就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光彩》1995,(4)
《劳动法》知识小问答1、《劳动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劳动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劳动法》适用于哪些劳动者?《劳动法》适用于我国境内与企业、个体经济组...  相似文献   

4.
《商》2015,(28)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深,经济、政治一体化的推进,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女大学生校外实践期间权益保障的问题日益突出。导致此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于对在校学生的劳动保障身份确立的偏差上,造成了法律上的空白,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本文试从劳动法角度对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校外实践期间法律保护相关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兼职的现象已相当普遍,但维权却颇为艰难。大学生是否具备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其兼职是否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畴,尚存争议。文章拟从大学生兼职的界定及现状出发,结合国外立法例对大学生兼职劳动关系认定的态度,重点分析我国在大学生兼职劳动关系认定上存在的误区并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使大学生兼职时的劳动权益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粮食企业如何贯彻《劳动法》国内贸易部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曹毅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章第一条明确指出:”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由此可知,《劳...  相似文献   

7.
依法保护大学生兼职行为的法律依据,一是兼职者具备法律意义上劳动者的特质,二是兼职行为已经形成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三是兼职行为属于非全日制用工性质。兼职学生应该以劳动法为依据,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充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并依法解决出现的劳动争议。  相似文献   

8.
李亮 《中国市场》2014,(34):184-186
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这是因为没有真正抓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的本质,这个本质应是一种体现按劳分配规律的劳动者的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收益的关系。因此,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的取向,至少要做到配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做到罢工权入法和更好地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等。这体现了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及其按劳分配规律的要求,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促进劳资政共赢的过程中达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简训友 《商》2013,(9):192-192
劳动法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关系史的巨大进步。劳动法从其产生时起便肩负起保护劳动者利益和对社会利益关系进行调节的使命。中国劳动法具有与其他国家劳动法相似的理念,但由于国别差异,我国劳动法有其自身特点。中国劳动法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劳动法理念内涵,这是由不同时期历史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化,劳动者的类型也日益多样化。2008年1月,备受各界瞩目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劳动关系规范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劳动法》的比较,同时提出《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的一些局限,并对未来劳动者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法学家哈特认为法律定义作为一种文字上的启示,是对一个独立的词进行语言上的界说,进而使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问题。如何定义“劳动者”一词,是劳动法律关系中劳动主体基础理论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在我国,无论是根本法的《宪法》还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都未对这一概念进行抽象的词句标界,只是明确列举使用劳动者的主体,且不再定义劳动者的定义方法。而我国早期的劳动立法深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立法对“劳动者”的定位不仅不能反映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甚至带有顽固的历史缺陷,这在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耿玉娟 《商场现代化》2007,(4Z):261-26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越来越复杂,劳动者因职业造成人身伤害引起各国的重视,许多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来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即依照民法雇佣损害赔偿的规定,依照劳动法工伤保险规定。这两种途径的法律性质不同,其赔偿的条件、标准等也不相同。实际中常出现二者的竞合。  相似文献   

13.
王庆斌 《商场现代化》2010,(10):158-160
<正>退休职工能否再就业,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传统的劳动法理论认为,职工达到法定退休条件即在法律上丧失了劳动的能力,应该退出工作岗位,通过每月领取退休待遇安度晚年,不能再作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否则是违法的,不受法律保护。且不论我国七八十年代延续至今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否与当前整个宏  相似文献   

14.
杨帅  单旭晓 《商》2014,(48):215-2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建国以来劳动保障领域的第一部基本法律,在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颁布实施以来,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推动法律的全面实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试对我国农民工权益保护现状、热点和难点以及近年新出台的与广大劳动者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观点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胡睛 《商》2013,(15):188-188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劳动法理念在实践中被赋予了新的内容。研究劳动法理念的发展,对于我国劳动立法的发展、劳动司法与执法的进步,以及更有效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权冬生 《商业研究》2020,(7):145-152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劳动权利在劳动法、公司法上存在法律认定冲突,亟待优化法律调整。辨析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等类型高管群体的实际职权,其不具备传统劳动法理论上劳动者的从属性,不适合劳动法调整。基于法律经济学的公司冲突权利有效配置理论,以市场机制、产权和交易成本、合约选择为切入点,公司高管的劳动权利配置应尊重市场机制,通过法律清晰界定权利,重视合约的结构性选择,以实现私法自治和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没有理由认为法律管制是必要的。故我国公司高管劳动权利有效配置可秉承"劳动法反面排除+公司法正面调整"的总方向,在劳动法与公司法上革故鼎新,理性回应社会现实和现代法治改革。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完善和调整劳动关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于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的签订成为了企业雇佣员工的重要载体,成为企业和职工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在最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劳动合同管理,并且采取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成为企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由于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事实劳动关系,我国在劳动法颁布不久就对事实劳动关系是否受法律保护作了明确的规定.但事实劳动关系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中有时很难认定,为此2008年的<劳动合同法>对事实劳动关系的保护进行了强化.为保护事实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权益,应当继续完善有关保护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中竞业禁止情形是对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进行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为依据,对竞业禁止进行了法理解析,正确界定了竞业禁止情形的基本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1)
关于实现社会保险待遇的"劳动者"劳动争议纠纷的司法解释的出台,的却解决了司法审判中无法可依的困难。但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该条司法解释本身有违劳动法基本原理,甚至有违宪的嫌疑!本文简单从劳动法基本原理以及对生存权和劳动权保护的立场来论证该条司法解释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