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笔者走访调研企业的情况来看,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的问题一年比一年突出,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甚至出现了"用工荒"的状况.由于人员不足,困扰着企业经营者,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严重的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2004年起,珠三角地区许多企业遇到了招工难问题,由过去的"民工潮"转变为"民工荒". "民工荒"现象的产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农民工工资低,生活就业环境差,但深层的原因是我国农民工文化和技能水平低,人力资本不足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矛盾所引起的.因此,化解珠三角"民工荒"的出路在于:一是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民工就业能力;二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2011,(Z1):68-73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尚未消退,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却开始出现了"招工难"。到2011年春节前后这一现象逐渐波及更多地区,甚至一些内陆省份。2月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中有70%预期今年招工"有困难"或"有一定困难"。据广东省发布的监测信息,广东省用工缺口近百万人。许多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时"没米下锅",现在好不容易  相似文献   

4.
2010年以来,天津市企业招工难问题凸显,主要表现为企业普工短缺严重、服务业招工难突出、新生代农民工难觅。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情况来看,天津市的招工难可能会成为一个长期的趋势。破解招工难题,需要政府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更需要企业切实转变生产方式、改善用工环境,而务工者欲融入天津,也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城市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朱伟鹏 《老区建设》2011,(10):34-35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欠发达地区纷纷遭遇"用工荒"的困扰.本文以江西省修水县为例进行剖析探讨,提出解决欠发达地区"用工荒"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水平,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对企业的用工管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加强政府引导,提升用工对接服务水平;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6.
鄢平 《特区经济》2010,(6):298-300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企业"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劳动力市场低配置效率现象。通过梳理企业内生价值创造、比较优势、资源禀赋可能存在的内在逻辑联系,文章论证了影响企业劳动需求的基础条件,指出劳动力市场低配置效率现象的原因是企业的内生价值创造非优,从而为透视我国劳动力市场用工问题开辟了另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7.
近年,用工困难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多数地区出现“用工荒”,招工难成了多数企业头疼的一个问题。虽然中国有着一个庞大的人口数据,但并非人人都在岗就业。人口数据大,却出现招工难的现象,其中原因错综复杂。面对如此情景,该如何扭转局势?相信多方面共同努力,采取措施,必能使局势扭转。相信定能发展成一个稳定的运行体系,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回升,发展,之前相应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也必定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8.
吴映红 《老区建设》2008,(19):55-56
随着我国内地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内地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问题逐步显现。以江西省遂川县为例,该县工业园区共有企业71家,用工总数5663人,其中有47家企业目前急需招工,共需补充员工5828人,相当于一个同等规模园区的用工数。据测算,五年后园区现有企业需补充员工44266人,用工总人数将是目前用工人数的10倍。  相似文献   

9.
随着苏北高速公路的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苏北高速公路运营体制和机制也初步形成。但是由于苏北高速公路大都分布在徐、宿、淮、盐、连等经济不发达地区,普通存在运营里程较短、通行费收入水平低以及资本金到位率低、企业负担沉重等突出问题,因此,从培育苏北区域经济“增长极”,推动苏北大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打造苏北高速公路企业的“航空母舰”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大力推进苏北高速公路企业一体化是实施高速公路企业大集团化战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3月份对124家小微工业企业用工情况电话调查显示:49.2%的企业存在用工短缺,48.4%企业认为招工困难,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5.2和17.6个百分点,说明浙江小微工业企业“用工难”现象依然存在,但用工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从行业看,今年用工短缺和招工难比较突出的有二类:  相似文献   

11.
郭华生 《特区经济》2011,(11):293-296
当前"招工难"和"就业难"现象是我国社会的两大焦点问题。本文分别对当前"招工难"和"就业难"的现象进行了实例描述,并从经济、社会、企业和劳动者四个角度深入分析了当前"招工难"和"就业难"现象并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黄浦 《中国经贸》2009,(19):84-85
长三角又闻招工难。温州7月用工缺口高达16000多人,杭州外来劳动力服务中心的统计数据,近两个月用工需求和应聘人数的比例为3:1.宁波劳动部门9月初组织企业赴重庆等地蹲点招工.报名企业之多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13.
近年,全国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招工难、就业难的两难问题,在苏州的大多数企业同样面临这样的窘境:一方面企业招聘员工难、留住员工也难:另一方面大量人力资源难以觅到合适的岗位。出现这样局面的原因何在,叉如何解决这样的窘境?苏州高新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了深层次剖析。  相似文献   

14.
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用工需求量大、对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要求较高等特点。当前,南宁市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发展环境遇到招工难、融资难、用地难、生产生活服务设施不完善、产业发展不配套等瓶颈问题,需要给予重视并解决。  相似文献   

15.
劳动就业,化矛后为稳定2010年上半年,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诸城经济日趋繁荣,企业用工需求猛增. 出口型企业逐渐走出低谷.以生产各种梭、针织制品为主,产品99%出口的桑莎集团,投资8亿元新建桑莎第二工业园,年配货量由原来的1000万件扩大到2800万件,用工短缺5000多人.  相似文献   

16.
石油石化上游企业"油公司"模式发展下的西北油田在规模效益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克服当前用工模式下3支队伍发展中潜在的问题,采用用工方式多元化,积极探索"油公司"模式下油田大发现快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新思路、新方法,加快人力资源管理适应大油田人力需求和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将西北油田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创出新水平,为中国西部石油勘探开发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推动西北油田分公司这支西部石油勘探开发主力军可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资源丰富、用工成本低廉,是改革开放以来支撑浙江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但近年频频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招工难、用工贵"越来越成为困扰浙江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难题.种种迹象显示,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并非完全取决于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水平(Ark,2008),只要工资增长有劳动生产率提高做支撑,浙江工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就不会丧失."刘易斯转折点"的来临,倒逼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浙江工业的发展,必须从追求规模速度向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转变,从单纯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式发展,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主的集约式发展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和创建浙江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活力和新优势.  相似文献   

18.
近期,各部门陆续发布的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在谈到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时,都相当一致地把当前企业用工短缺列为一大挑战。调查表明,今年以来,浙江各地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比往年更为突出,不仅发达地区劳动力供求缺口较大,而且原本属劳务输出的欠发达地区也出现招工难与找工难并存的现象;不仅技术工人短缺,一股的熟练工种也开始趋紧。更值得关注的是,劳动力紧缺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提供住宿和用餐,有着畅通的职业上升渠道,开展相亲会、运动会、夏令营等体育文化活动……近年来,企业招工难、用工荒等问题日益凸显,以"薪"留人,用情留心,让员工安心工作,成了甬企留人的温情牌,各种人性化的举措不仅稳定了员工队伍,也营造出更好的用工环境。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欧琳集团有限公司、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甬企典型代表,展现甬企"花式"留人法。  相似文献   

20.
据建设部有关负责人透露,我国将在3年内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逐步取消建筑劳务领域的"包工头",农民工将基本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劳务企业或其他用工企业直接吸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