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檀文 《新金融》2016,(2):59-63
在亚太地区以东盟"10+3"为主导的"东亚经济共同体"逐步形成之际,美国以APEC作为突破口与泛太平洋国家缔结了TPP贸易协定,形成了对中国乃至东盟力量的制约,美国遏制中国之心昭然若揭。面对TPP的挑战,建议中国采取"外圆内方"之策予以应对。"外圆"之策旨在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协定与人民币国际化;"内方之策"着力于参照TPP标准推动包括创新、自贸区、国企、环保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在内的自主改革。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美国大选尘埃落定,海内外各方关注的焦点也从候选人对决转移到未来政策走向上来。鉴于此前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在美国国内遭到的大量反对和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对TPP的不支持态度,不少观察者认为TPP事实上已经搁浅。专家指出,TPP之所以面临今天的局面,与其标准过高、包容性不强、普惠性不够、动机不单纯等因素相关。相比之下,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的亚太自贸区(FTAA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一带一路"倡议及一系列双边及多边自贸协定等"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开放水平。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制度框架,有利于沿线国家降低税负,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进而通过改善税收营商环境,显著提高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因而,应继续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合作,帮助沿线国家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加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协定谈判和签署步伐,修订现有已签订的税收协定中的不适宜条款;继续基于“一带一路”框架优化中国“走出去”企业对外投资税收服务,为中国企业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相似文献   

4.
左璇  王宇  王延春 《财经》2011,(27):36-39
11月11日,野田佳彦政府正式宣布,日本将加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两天后,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夏威夷举行.TPP是美国主张的,旨在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自由贸易安排.美国将在11月10日至13日的APEC系列峰会上宣布TPP成员国目前达成的基本谈判框架.一旦日本...  相似文献   

5.
TPP情境表明,作为立足亚太并覆盖全球40%经济总量的全球最大自贸区,必然会对我国企业的利益产生影响与冲击.管理会计通过“管理控制”与“信息支持”系统能够促进企业积极应对TPP情境下的各种挑战,提高企业跨国经贸的管理效率与效益.中国已经与TPP半数左右的成员国建立了自贸区,同时,“一带一路”的全球战略布局也在加速区域生产与供应网络的形成,进而从制度建设上要求会计尤其是管理会计能够提出可操作的相关指引或指南.企业不仅要客观评估TPP的影响,还应结合管理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创新从深层次上寻求TPP情境下的战略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APEC新词     
陈杨 《中国金融家》2014,(11):60-62
APEC北京盛会已经成功落幕,它带来的丰硕成果却将长久地影响着亚太地区的经济与政治。盘点一下成果: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发表纪念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全球价值链、亚太梦想,制定互联互通蓝图……正如秋高气爽的雁栖湖畔那硕果累累的胜景,APEC会议也成功地描绘出了一个收获的明天。  相似文献   

7.
陈静 《国际金融》2013,(11):45-49
TPP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其前身是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和文莱四国2005年在APEC框架协议内签署的一项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2009年,作为重返亚太的重要手段,美国加入并主导TPP谈判,致力于将TPP打造成为全面的、高水平的、面向“21世纪”的自由贸易协定。  相似文献   

8.
《国际融资》2016,(1):41-42
在第七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新能源投融资国际合作分论坛上,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刘卫平先生认为:中国应该加入TPP,更应该首先倡议“一带一路”与“TPP”战略相融合,形成合纵连横的全球经济合作战略格局,以主动姿态全面融入全球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进而使美国获得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战略利益,美国积极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发展和扩大。该协定将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中国未来的经贸活动甚至政经形势都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目前,TPP谈判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日本、东盟各国的利弊权衡和担忧,尤其是中国所持的态度和立场,都成为影响TPP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贸易成为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重要议题。11月11日,奥巴马政府将TPP事务正式移交给继任者特朗普处理,就被外界解读为,耗时7年的TPP协议可能搁浅。值得关注的是,在TPP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更多成员国将目光聚焦到了中国等国推进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上。专家表示,一旦RCEP协议完成谈判,将倒逼亚太自贸区的谈判进程。今后我国应更加主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推动一体化过程中承担领导角色。  相似文献   

11.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and the succeeding 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 were widely viewed as trade agreements aiming at containing the influence of China and raising that of the US and Japan in Asia. This study utilizes the outward volatility-spillover effect of the equity market as a proxy for a country’s financial influence and analyzes whether the signing of the TPP and CPTPP reshuffled the financial influence of the US, China, and Japan in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TPP and CPTPP did boost the financial influence of the US and Japan in some ASEAN countries; however,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they have reduced the financial influence of China in ASEAN.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facilitationand trade flow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Country-specificdata for port efficiency, customs environment, regulatory environment,and e-business usage are used to construct indicators for measuringtrade facilit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indicatorsand trade flows is estimated using a gravity model that includestariffs and other standard variables. Enhanced port efficiencyhas a large and positive effect on trade flows. Regulatory barriersdeter trade. Improvements in customs and greater e-businessuse significantly expand trade but to a lesser degree than improvementsin ports or regulations. The benefits of specific trade facilitationefforts are estimated by quantifying differential improvementsin these four areas among members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icCooperation (APEC). A scenario in which APEC members with below-averageindicators improve capacity halfway to the average for all membersshows that intra-APEC trade could increase by $254 billion,or 21 percent of intra-APEC trade flows. About half the increaseis derived from improved port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3.
采用GTAP模型,模拟分析中国与TPP国家关税减让合作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显示:中国与TPP国家双边关税减让会强化双边的贸易联系,其中,制造业双边关税壁垒的取消比农业双边关税壁垒取消对中国及TPP国家的对外贸易影响更大;双边关税减让将提升双边的福利水平,同时也会使中国与TPP国家的贸易不平衡进一步扩大.结果表明,考虑到单边关税减让将损害减让国福利水平,采用双边关税减让以平衡双方利益是一个可行的合作途径.  相似文献   

14.
放眼当今世界,东亚地区已成为最令世人瞩目的亮点之一——整个东亚地区快速崛起。在这一过程中,东亚区域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地整合,地区经济合作已成为可以预期的基本趋势。面对这一有利时机和具有挑战性的机遇,吉林作为中国东亚腹地贸易通道的内陆边境地区,如何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趋利避害,找准一条切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更好地融入东亚乃至世界经济大潮中参与合作和竞争,这是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推进吉林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以1998-2016年中国及东南亚九个国家面板数据为样本,测度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8-2016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差异较大。航空运输货运量、货币自由度、财务自由度、商业自由度及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均对出口贸易非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中国与东盟老成员正式步入零关税时代。对越边境贸易占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的60%左右,自贸区零关税的启动,短期内势必削弱边贸的政策优势,但随着越南关税的逐步削减,广西边贸也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本文结合自贸区的降税安排,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自贸区建成对广西边贸造成的消极和积极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接受者,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中国希望通过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帮助国内企业分散风险。在改革开放推动下,中国逐步成为一个世界贸易强国,其主要贸易伙伴遍布欧美、东南亚及日本、韩国等,制造业产品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比较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回归,测度2005年7月21日-2018年9月30日不同阶段人民币在东亚区域的货币"锚"效应,并利用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的多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美元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略有下降,但仍然难以取代;欧元和英镑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下降很大;而日元近几年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显著提升;人民币在东亚区域的货币"锚"效应自2010年以来显著提升,大部分时期已经接近美元的水平,但很容易受国际经济形势和突发事件的影响。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率差异、通货膨胀率差异、利率差异,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大陆产品市场依赖程度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都对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发挥"锚"效应有显著影响。其中,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大陆经济周期同步性、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大陆产品市场依赖程度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是推动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货币"锚"效应提升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