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裁判文书考察表明,我国法院对《民事诉讼法》第112条的适用在程序上以再审为主,在主体上经常表现为公、检、法多方合作,在处理方式上则以驳回请求为主。法院在通常诉讼程序中查处虚假诉讼的动力不足、手段匮乏,是目前虚假诉讼规制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对这一难题,不应抛开一般理论就事论事,而应将制度原理与对策性建言有机结合,在民事诉讼程序规范化的背景中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综合考虑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介入、诉讼要件审查与实体请求审查、通常证明标准及其提高等程序法理的基础上,未来法院可以在诉讼进行的不同阶段,根据案件审理的不同走向,对疑似虚假诉讼做出不予受理、驳回起诉、驳回请求、确认虚假诉讼等多样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在诉讼结构理论的视角下重新解读民事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内涵,对于切实保障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实质平等,实现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比较法的视野上看,尽管民事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在普通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中有着各自不同的称谓,且在内涵与外延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但是由于它们反映的都是对抗制这一诉讼体制的基本特征,因而在各国民事诉讼原则体系中的地位几乎都是首要的且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3.
虚假贸易对国内经济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受到了密切关注。本文基于2010—2012年中国大陆到香港的月度出口数据,实证检验了人民币汇率出现单边预期以及资本管制的大背景下,企业出于套汇动机而进行的虚假贸易行为。本文发现远期汇率升值显著促进了产品出口额增加,并且这一现象对于高价值重量比的产品更加明显。异质性分析表明虚假贸易行为更倾向于出现在加工贸易占比较高的行业。2012年汇率改革增大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增加了企业跨境套利的成本,汇改之后企业的虚假贸易行为得到明显抑制。此外,远期汇率升值同时提高了虚假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了我国的虚假贸易问题,并对打击虚假贸易活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虚假诉讼可能侵害的主体包括诉讼参加人和案外人。在我国当前民事诉讼程序和制度设计中,分别有再审、执行异议、执行异议之诉、另行起诉和第三人撤销之诉等多种救济方式,对不同救济方式不仅要从制度与程序对接与协调层面予以梳理,更需要从有效救济的角度对比分析何种途径更利于救济虚假诉讼受害人。再审救济的主体最全面,但在启动时往往需要公权力的介入及推动;而执行异议之诉、另行起诉所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相比之下,第三人撤销之诉既可以弥补以上程序带来的救济不足,也回应了其在设立之初就被设定为规制虚假诉讼的立法目的。在初步可以证明存在虚假诉讼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放宽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原告资格,甚至可以将第三人撤销之诉作为启动虚假诉讼受害人救济之门。  相似文献   

5.
孙明靖 《金卡工程》2008,12(12):40-40
民事公益诉讼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新的法律现象,引发了学术界和实践部门的广泛关注.民事公益诉讼是与行政公益诉讼共存的公益诉讼制度,虽然二者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但由于民事关系与行政关系的交叉和重叠,二者在解决公共利益保护问题上有不少交叉和重合,二者共同促进了保护公共利益诉讼机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越  赵然 《会计研究》2023,(8):18-32
我国证券民事诉讼制度的不完善,是长期以来限制投资者保护水平提高和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2014年证监会设立了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旨在为中小投资者提供诉讼支持。本文探究了投服中心支持诉讼在遏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方面的作用机制。我们发现,投服中心对个别案例的支持能够激发广大投资者积极参与维权,大幅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被诉成本,使得后续投资者诉讼对同行业公司的违规行为起到震慑作用。投服中心的主要作用在于改善诉讼环境和增强投资者维权信心,有效提升了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水平。这一制度创新与我国国情紧密契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证券市场由于市场体系、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以及巨大的利益驱动,网络虚假证券咨询泛滥成灾。赋予证监会行政立法权和执法权,给予受害者诉讼索赔的法律支持,加强投资者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网络虚假证券咨询的三个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8.
文蕊 《金卡工程》2009,13(1):34-34
民事诉讼标的理论是民事诉讼理论的核心,它的概念界定及识别标准对民事诉讼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具体案例出发,结合具体案例对我国的诉讼标的理论进行分析思考,以期找到更适合我国实践需要的相对科学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张媛 《时代金融》2011,(29):45-46
股东代表诉讼作为公司法赋予股东制约公司与公司高管的法律手段在特定情况下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引进国外双重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以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确有必要。关联公司股东代表诉讼的研究对于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的立法与司法审判具有重大的补缺作用,它也是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监督公司董事和高管的有效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10.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虚假会计信息,小则直接影响到单位内部团结,大则成为各种腐败行为的温床和保护伞,影响到人民群众对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其危害不可忽视。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根本要求,国务院多年来要求综合治理会计信息质量失真问题。因此,研究分析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虚假会计信息成因及治理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面对日益增多的保险理赔(诉讼),亟需加强索赔原因及索赔特征对法院判决结果的影响研究.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涉及人身伤害的交强险判决案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索赔原因与索赔人损失大小、就业状况、法律规定的赔偿上限有关;索赔人在交通事故中承担的过错责任与其性别、医疗费支出状况、是否死亡有...  相似文献   

12.
新《证券法》建立起的以投服中心为核心的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有效解决了普通代表诉讼模式下中小证券投资者维权难的现实问题,但针对该制度是否会产生诸如美国证券集体诉讼中滥诉、难追首恶、削减程序正当性等问题,仍存在隐忧.在借鉴与投服中心相似的我国台湾地区投保中心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证券集体诉讼须通过准确定位投服中心在证券集体诉讼中应有之地位审慎行权,实现改革式创新.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察了当上市公司因虚假陈述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时,地区法律保护水平差异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资本市场的短期反应。研究表明,地区法律保护水平与受罚公司累积异常收益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法律保护水平发挥了补充治理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存在“事前威慑”和“事后监督”两种治理渠道。研究结果为法律保护的补充治理功能提供了证据支持,为加强投资者民事法律保护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于敏  郭卫  康艳芳 《时代金融》2014,(9):137-138
文章通过对20002011年上市公司披露的重大诉讼公告进行事件研究,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作为被告身份时市场具有负面的反映,如果作为原告身份时,市场具有正的反映,并且交易量都有明显的增加,充分说明了重大诉讼公告是具有信息含量的。  相似文献   

15.
郝亚 《金卡工程》2010,14(4):11-12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内幕交易的违法行为相当严重,危害甚巨,而相关法律规定又不完善。内幕交易民事赔偿案件的特殊性,又使得传统的民事诉讼方式处于尴尬的地位。我们应借鉴先进国家的立法例来完善我国的内幕交易诉讼机制。本文在参阅现有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就此问题发表下简单看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发轫于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经济法领域有关经济诉讼程序法之争论。自此以后,学者对公益诉讼的关注逐渐由经济公益诉讼拓宽至行政公益诉讼、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民事公诉制度等领域。近来,“纳税人诉讼”又成了讨论的热点。要深入辨析“纳税人诉讼”的真实含义,就要从研究税法与财政法、财政法与宪法、经济法彼此之间的本质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保险诉讼案件增多是保险行业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将保险纠纷诉诸法律成为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解决矛盾的一个重要选择。日益增多的诉讼案件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无益于纠纷的快速解决,也极易对保险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保险诉讼案件的特点及成因,提出通过强化保险机构内部风险管控,深化保险消费者教育,规范市场秩序,完善保险纠纷调处机制等途径,改善保险业外部发展环境,推动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指保险公司对其所承担保险责任的经济补偿能力,而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构建的中国保险公司治理指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保险公司治理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保险公司治理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保险公司治理在保护投保人利益方面起到有效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资本性质、险种类型和成立年限是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作为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纳税人诉讼权已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设立。建立纳税人诉讼制度对于维护纳税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法经济学为视角,对纳税人诉讼制度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寻求使我国纳税人诉讼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中确立的融资租赁法律制度较为简单,且从1999年制定后一直沿用至今。囿于当时对融资租赁交易模式认知的局限性,使得民法思维指导下的融资租赁法律规则,难以满足商事本质的融资租赁交易实践的灵活性及效率性的客观需求。通过分析实践案例及法院的裁判结果,挖掘融资租赁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利益再平衡的根源,指出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关系建立之初的利益选择为纠纷发生后利益再平衡埋下"隐患",我国融资租赁法律制度供给的缺位也是重要原因。结合融资租赁交易的实践,探讨融资租赁出租人与承租人利益再平衡标准构建的现实意义。在理论及立法层面重新确立更符合融资租赁实践需求的利益分配标准,同时为司法审判阶段提供融资租赁出租人与承租人利益再平衡的明确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