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晓红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1):93-97
我国刑事诉讼法在有关刑事侦查权的制度设计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在赋予侦查机关侦查权力的同时,并没有规定相应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以至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司法实践中因违法侦查而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严重后果,其后又未能给予权利受害者以及时充分的司法救济。当前在刑事侦查程序中确立司法审查制度已成为刑事司法改革理论研究的主流呼声。为此,在我国现有法治框架下,如何构建我国的司法审查制度已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旨在分析权力制衡与监督之间的内在机理,以厘清权力、权力监督和权力制衡的概念为着眼点,进而在概念基础上阐释权力制衡和监督之间的主客体关系、运作方式以及效果性能之间的区别,再从差异性的背后发掘两者之间的共同性,并深一步从静态的比较异同走向探索两者之间的动态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体系中,侦查权的主体主要为公安机关、检察院等.而当事人在整个侦查程序中处于及其不利的地位,很多权利无法得到保障.近年来,开始有学者对侦查程序中的司法介入问题进行探讨.本文拟在把侦查权视为行政权的大前提下,对我国侦察程序司法介入的前提、必要性以及基本构建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
分权制衡:社保基金运作的新模式(一)收支两条线:社保基金运作的现有模式及其进一步的思考收支两条线管理最初是针对养老保险基金,其运作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美国最高法院存在了二百多年,这期间它经历了许多变化。但在其成立的最初,司法权处于三权中的弱势地位,对其它两方的制衡作用比较弱,但最高法院在其后的一件重要案件中的裁决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影响与地位,加强了三权之一的制衡作用一即通过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确立了司法审查制度。下面我将结合这个案件的分析来介绍司法审查制度的确立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司法独立作为一项公理性法治原则,现在已经被许多国家制度化了。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接受了这个概念抑或原则,但是对它的理解存在着不少的偏差,以至于设计的制度存在很多缺陷。现阶段我国在实行司法独立存在现实欠缺,如何落实和完善司法独立,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9.
凯斯·R.桑斯坦教授在对近期美国最高法院司法审查实践特征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司法最低限度主义的概念。司法最低限度主义就是指,在最高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的判决中,除非对于论证结果的正当性确有必要,否则就不发表意见,并且尽量对某些事情不做裁定。司法最低限度主义同时具有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的内容,使其实施成为可能。司法审查中采用最低限度主义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可欲优点:它有利于减轻做出司法判决的负担;它更少犯错误,即使犯错误,也更少具有破坏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