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范围内有很多产业出现投资萎缩、增长乏力的迹象,但是,风能产业却是一枝独秀,发展势头依然迅猛.2008年,世界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2706万KW,产业年增长率达到了28.8%.根据世界风能理事会的最新预测,在未来5年内,全球的风电装机量还将增长近3倍,达到332GW(1Gw等于100万KW).  相似文献   

2.
上官瑾沅 《时代经贸》2011,(18):175-175
进入全球金融经济时代,各国经济迅猛增长,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必然的趋势。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造成了不良影响,各国积极应对。本文分析全球金融经济走势,进而提出全球即将面对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球碳排放权交易量迅猛增长。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金融活动和交易的总称。  相似文献   

4.
《经济研究参考》2004,(9):28-37
一、国外生物技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全球经济增长过程中,生物技术产业展示了强劲、高速、持续和先导的发展态势,是21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根据美国Emst & Young生物技术产业协会统计数据,2001年全球有生物技术公司4284家,相关支撑行业的公司数万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  相似文献   

5.
1.前言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FDI)一直以来都身居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活动之列。2003年,全球货物出口额直逼73,000亿美元,全球商业服务出口额将近18,000亿美元;同时,全球FDI流入额也接近5,600亿美元。然而,在1990年到2001年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营业收入的扩张速度甚至要比全球货物出口和非要素服务出口的迅猛增长快得多。服务业FDI前所未有的扩张是该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1990年,服务业FDI流入累积额为9,500亿美元,而到了2002年,该数值已增加到40,000亿美元。2001-2002年,投资到服务业的FDI占总FDI流入额的2/3。  相似文献   

6.
随着FDI对其投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的逐渐显现,FDI在全球得到迅猛的增长,已经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发动机.本文通过现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得出:一方面FDI给东道国带来正面溢出效应,但同时也对东道国经济安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经济视角》2009,(5):50-51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范围内有很多产业出现投资萎缩、增长乏力的迹象.但是,风能产业却是一枝独秀,发展势头依然迅猛。2008年,世界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2706万KW,产业年增长率达到了28.8%。根据世界风能理事会的最新预测.在未来5年内.全球的风电装机量还将增长近3倍,达到332GW(1GW等于100万KW)。  相似文献   

8.
世界贸易组织4月5日公布的报告称,2003年的全球商品进出口贸易超过预期,而今年的形势将更好,预计全球贸易增长将达到7.5%。世界贸易组织初步的数据显示,去年以美元计算的世界贸易出乎意料地增长了4.5%,全球商品贸易在上半年因非典和伊拉克战争发生倒退,在下半年则出现了迅猛增长。去年世界进出口贸易的总值为15.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到13%,位居第一,德国和日本分别以9%和5.6%占据第二和第三名,中国以5.58%紧跟其后列第四位。亚洲地区贸易增长最为强劲,商品贸易增长了10%-12%,西欧和拉丁美洲地区去年的贸易表现较差,实际进口增长仅为2%。W…  相似文献   

9.
钟惠芸 《经济前沿》2007,(12):17-20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服务贸易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势头,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贸易总额比重明显偏低;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开放程度较低……为了推动我国服务贸易更好地"走出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业安全的外资并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及入世后对外资限制的放宽,20世纪初全球长达五十年的并购浪潮,开始以汹涌之势席卷中国,建立在全球价值链基础上的产业整合悄然展开,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在国内战场展开正面竞争,这成为全球经济环境下我国产业发展不可回避的历史潮流。全球资源配置在中国的延伸,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契机,但与此同时,大敌压境也大大加剧了国内经济转型的紧张与躁动。随着跨国并购的迅猛增长,我国产业对外依存度迅速攀升,大量市场和原创品牌被外资吞噬,产业控制力受到削弱,技术溢出效应未如预期,愈发凸现了产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1.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这受益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带动。2007年,中国有4个港口跻身世界前10位,上海成为世界最大的港口,吞吐量4.7亿吨,中国集装箱吞吐量的增幅一直超过全球的平均水平,2007年平均增幅达到16.5%,集装箱吞吐量增幅非常迅猛,从2001年开始为25.9%左右。1973年到现在的30年间实现了0-1.7亿的巨大转变,专家预言,在2010年前,中国集装箱吞吐量都会有一个显著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清洁技术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热门话题,清洁技术领域的风投增长迅猛,美国尤其重视清洁技术产业的发展。后金融危机、哥本哈根时代,虽然全球风投普遍减少,但清洁技术在中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有望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技术主流市场。因此,中国应创新融资渠道,运用金融手段撬动清洁能源发展。同时,要防止风险投资过度吹捧某个行业,避免重蹈网络泡沫的覆辙。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各级政府把发展新能源产业提高到战略高度,而光伏产业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重点。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增长迅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化程度愈加增强,但也面临着供需失衡严重、  相似文献   

14.
国际林产品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每年有1/4的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以1993年为例,林产品贸易量达到1040亿美元,占世界商品贸易量的3%。近年来,国际林产品贸易出现了一些令人关注的趋势,主要有:林产品的贸易量迅猛增长;非木质林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年增强;出口产品精加工的  相似文献   

15.
熊凤琴 《经济论坛》2010,(11):12-15
随着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的服务贸易迅猛增长,一国生产者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商品贸易的相关性增强。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脉冲相应分析检验发现,我国生产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制成品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生产者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机制主要有:金融服务自由化给企业增加投资带来了融资便利,生产者服务自由化能帮助制造业增强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并可以减少一国商品贸易成本。  相似文献   

16.
当前,创意产业正在全球范围内以迅猛的势头而兴起.发展势头极为强劲.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价值已达到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增长的速度则更快,如美国达14%,英国为12%.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国家"走出去"战略的进-步实施,国内的广大建筑施工企业纷纷大胆地跨出国门、奔赴海外承接工程项目.由此,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业务规模日益扩大,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来自国家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0年1至4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230.8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其中4月完成营业额65.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4%;  相似文献   

18.
李罡 《经济》2014,(11)
正近年来,欧洲在推进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方面态度积极,人民币离岸业务在欧洲发展迅猛。尽管欧洲经济呈现复苏的迹象,但复苏势头依然疲弱。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国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一些欧洲国家的金融中心竞相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争做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以此来提升本国金融中心的服务和辐射能力,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岗位的增加。目前,欧洲地区已占到全球人民币支付价值的10%,成  相似文献   

19.
ETF的运行机制及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明  陈辉 《经济论坛》2003,(19):15-16
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tradedfund,即ETF)1992年诞生于美国。自诞生以来,其数目和资产规模增长迅速,截至2002年7月,全球范围内共有257只ETF,资产规模增加到1150亿美元。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ETF市场,数目达到106只,管理着大约860亿美元的资产。除美国外,ETF在欧洲和亚洲的发展也相当迅速,截至2001年10月底,欧洲拥有ETF47只,资产规模以58%的速度在增长;亚洲的ETF市场也比较大,共21只基金,总资产已超过160亿美元。EFT如此迅猛的发展,充分展示了其巨大的生命力,因而深受广大机构、个人投资者以及各市场参与主体的欢迎。在我国,随着指…  相似文献   

20.
电子商务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各国政府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正不遗余力的发展本国的电子商务。近几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电子商务企业有必要树立“商务为本”的观念,将目光转向工商企业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以此确立电子商务服务方式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