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欣  曹静 《北方经济》2006,(7):31-32
目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消费不振。居民消费率从1990年的45.2%下降到1994年的41.9%。之后又进一步下降到1998年的39%。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也由1990年的0.8下降到1997年的0.7。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比较丰富,从绝对收入假说到相对收入假说,再到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每一种消费理论都力图尽最大可能地解释现实,但也都存在着一些欠缺。本文在描述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模型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状况对消费的影响。解释目前消费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库兹涅茨发现居民消费倾向并非如凯恩斯猜测的那样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从长期看,居民的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此即"库兹涅茨悖论"。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存在"库兹涅茨悖论",但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偏低。  相似文献   

3.
库兹涅茨发现居民消费倾向并非如凯恩斯猜测的那样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从长期看,居民的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此即"库兹涅茨悖论"。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存在"库兹涅茨悖论",但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偏低。  相似文献   

4.
利用凯恩斯开创的方法,本文将居民消费从结构上分解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倾向两个结构因子,建立了居民消费率结构因子决定的静态与动态理论方程。将居民消费结构分解的理论方法应用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数据,通过时间序列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发现,长期而言,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是消费率下降的主因,市场化消费体制中福利保障缺位是主导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东北、西部以及整体居民边际消费倾向(MPC)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我国居民整体MPC为0.49,处于较低水平;1999年以来,各区域的MPC除中部小幅度增加外均呈现下降趋势,西部下降幅度达39.7%,其中,2013年各区域的MPC沿西部、东部、中部和东北依次递减,且存在较大差异。这些结果支持了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边际消费倾向随着绝对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递减,同时也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实践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尽管中国居民储蓄率在过去20年没有增加,但20%依然是一个高比例。3月20日,央行发布《2015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储蓄、投资和消费意愿方面,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45.6%,较上季提高0.7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18.5%,较上季下降0.2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35.9%,较上季下降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收入分配与中国居民消费——理论和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基于生命周期框架的理论研究表明,收入水平越高,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收入差距越大,居民消费需求越低.文章使用1978—2008年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收入水平提高10000元,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25.6%,边际消费倾向下降7%;城乡收入差距扩大1单位,居民消费率下降6.5个百分点.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居民消费率在2000—2008年间下降了3.42个百分点,解释了这一期间居民消费率下降的30.8%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货币政供给量,鼓励投资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为繁荣市场经济和保证今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8%做出了基本保证,调整消费和收入政策为增加居民消费也发挥一定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本从分析我国城镇消费倾向的变化中提出加大分配政策改革会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9.
2004年,政府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逐步扭转了投资过热局面。金融市场趋于平稳,股市行情在一度上扬后再度走低;10月29日央行加息后,居民储蓄存款出现回流;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略有上升,居民总储蓄率较去年底下降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齐峰 《魅力中国》2010,(23):56-56
消费倾向是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率,消费倾向分为两种形式: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是总消费与总可支配收入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的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的比率。可见,在收入和收入增量一定的情况下,消费倾向的大小决定居民消费需求的大小,因此研究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动特点以及影响消费倾向的相关因素,也可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政策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提供良好决策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