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目前的情况看,新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融资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其原因在于中央政府的投资力度较低、新疆地方政府财力不足、集体的投资能力不足、“一事一议”制度等存在缺陷以及新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益低,吸纳民间资本能力弱等。因此,新疆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问题的解决在于增加国家投资的力度、增强新疆地方政府和集体投资能力、加强金融对新疆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持、吸引社会资金融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新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2.
<正>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民间投资迅速增长,1981-2001年20年间年均增长20.8%,民间投资已成为河南投资的“半壁江山”。但是,近年来民间投资发展明显乏力,1997-2001年间民间投资仅增长9.1%,比1997年以前的平均增速低13个百分点。在当前其他投资主体投资意愿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投资需求的政策非常正确,但受财力紧张因素制约,政府用于投资建设的预算内资金和能发放的政策贷款数量必定有限,以政府投资引导民间投资,以民间投资带动经济发展才是长远之策。  相似文献   

3.
《商》2016,(5)
纵观西方经济发展的历程,在经济发展的起步时期,西方各国多采用以国家财政资金为主导的财政政策来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伴随各时期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越来愈多,以原有的国家财政政策,凭借国家财政拨款,已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基础建设投资。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各国开始改变原有的基础建设政策,放宽对基础设施的垄断管制,将私营资本引入进来,建立政府与民间之间的竞争机制,从而开展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革。在改革的促进下,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相关行业不断发展,PPP模式的出现对西方各国经济发展的增长具有极大的推动力作用。本文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例分析国外ppp法规政策的发展和进步,进而对我国应用PPP模式的政府管理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PPP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效的弥补了政府资本的不足,作为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正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等领域蓬勃发展,在实务中关于此类项目财税问题的会计处理也不断增多,本文仅针对PPP项目政府车购税补贴的会计处理和部分涉税问题作出了简要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影响——以北京和上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作为国民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直接影响投资的总效果.在对近年采按经济类型划分的全国投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北京和上海这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的地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传统理论中所述及的政府投资"挤出"民间投资或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的现象在中国无法成立,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相关性较弱.故我国政府对民间投资采取政策手段调控会比采取政府直接投资手段更为有效,政府投资应更多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分布稳定推进.  相似文献   

6.
国家开发银行(下简称国开行)是弥补财政投资性支出不足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供给侧改革意义重大。国家开发银行的最新定位是开发性金融机构,不急于进行商业化转型,而是更加侧重政策性功能,配合国家政策完成中长期基础设施建设。文章通过开发银行向地方政府融资的行为有财政政策货币化的趋势,对这部分资金的统计标准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扩大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即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经过四年半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之后,经济仍未能恢复自主性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出现长期化的趋势。然而积极财政政策是不能被当作长期政策来使用的,理由如下:1、国债投资效益逐渐降低。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大量发行国债扩大政府投资并辅之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自1998年以来,中央政府累计发行5100亿元国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积极财政政策减少民间投资和消费的影响称为挤出效应,因此,把促进民间投资和消费的影响称为挤入效应.本文从综合的角度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1998-2011年积极财政政策对民间投资和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部分年份中,积极财政政策对民间投资和消费都产生了显著的挤入效应,但现有财政体制有弱化积极财政政策挤入效应的倾向.本文认为,对财政政策效应的评价应该放到整个体制环境中去,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挤入效应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但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招标采购管理》2023,(11):10-11
<正>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实施近十年来,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改善公共服务、拉动有效投资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有利于畅通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渠道,拓宽民间投资空间,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建设运营水平,有利于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确保规范发展、阳光运行,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的资金投入.但由于基础设施项目基金需求量巨大,财政资金已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巨大的资金需求,基础设施产业急需寻求多元化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以弥补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缺口.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正是弥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缺口、挖掘民间资本潜力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本文主要探讨了适合我国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组织模式、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基础设施领域一直是民营经济投资涉足最少、进入最为艰难、最难以扩张的产业领域,因而也是发展民营投资进入最为不足的领域。制约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不利因素诸多,本文从观念障碍、行政障碍、信用障碍三方面进行分析,建议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尽快启动民间投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2.
唐建国 《市场研究》2003,(12):12-13
<正> 在当前其他投资主体投资意愿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繁荣和扩大民间投资,使数量庞大的民间资本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已成为各级政府所关注的重大经济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让本已财力紧张的地方政府捉襟见肘。将"唤醒民间资本的叩门声"的PPP模式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公共投入的支出型模式"向"市场拉动型的运营型模式"的转变,从而有效弥补地方政府的财力不足,并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效益。文章从政府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融资的可选渠道及模式,归纳整理了PPP模式的优势,并就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PPP融资模式中的定位与职能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4.
王敬贤 《中国市场》2010,(41):92-93,96
传统观点认为企业本身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由于企业自身没有完全享有投资的回报,政府可以把财政政策作为一项主要的刺激手段来弥补动力不足,同时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需的。因此,我国可以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的合理化这些关键因素来提升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财政政策在西部发展中的效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领域 目前我国中央政府在运用财政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方面的思路是: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时期,通过发行国债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在宏观经济步入正常后,再通过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等措施,加快西部发展。其主要工作是将中央财政投入的70%左右的资金投向西部地区,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民间投资或者外资的进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四川物价》2010,(1):30-30
阅读:《南方周末》不久前刊登安邦咨询公司研究员李明旭的文章说,中国政府提出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财政增支,以带动相应的银行贷款和民间资本用于投资,从而在当期形成需求,拉动经济的复苏。但与此同时,政府还要把实现财政收支的平衡作为财政政策的目标,在经济放缓和财政支出增加的情况下,财政“增收”的压力必然大增。  相似文献   

17.
面对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需求不足、供给过剩问题,理论界的经典解释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这也是目前国内的主流派观点。该理论认为,供给过剩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有效需求不足又是由受三大基本心理因素和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的影响而导致的投资需求不足和消费需求不足构成。其中,投资需求不足产生于资本家对未来充满悲观情绪和资本边际收益率下降,消费需求不足则起源于居民对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为解决、对付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主张扩大需求,鼓励消费,反对节省。其中,重点是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之相配合,主要通过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加大政府公共投资规模,弥补消费和投资需求的不足,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中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很多。这里只涉及一个方面,即宏观经济问题。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1999年民间的投资(与政府投资相对应)能否增长,从而使市场上的总需求能够扩大。由于1999年我国面对的宏观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出口需求可能进一步下降,而国内市场上因信贷萎缩使市场投资需求仍无法迅速扩大,因此,1999年政府应继续保持扩张性的宏观政策。除了应继续保持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外,若到年中市场投资仍不见明显增长,可考虑进一步运用财政政策或"准财政政策"(通过政策性银行扩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性贷款,而不是通过商业银行扩大对企业的贷款)以扩大公共投资。我国政府债务占 GDP 的比重较低(10%左右),即使加上银行坏债、企业外债等"准政府债务",其占GDP 的比重,也仍然低于50%,大大低于日本及欧洲等国,还有一定的余地可以利用。我们应吸取  相似文献   

19.
名言新闻     
《财经界》1999,(3)
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中国中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教授认为,政府的首要任务始终是以自己的服务来促进微观经济单位的有效和合理的经济活动,促进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只有在市场的作用仍受到限制以及微观经济单位缺乏投资能力或投资积积极性的场合,政府才有必要直接参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作(包括政府直接进行投资),以补充市场力量之不足和微观经济单位活力之不足。现阶段中国所推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目的正在于此。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靠什么?  相似文献   

20.
经济回暖以来,河北政府投资在刺激经济增长中作用比较明显,但民间资本"惜投"现象仍然严重,经济增长主要靠政府投资和政策推动,而民间投资和市场机制明显不足,经济回稳的基础仍不牢固。在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的过程中,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二者不可偏废。政府投资及其他经济刺激政策可以帮助有效抗击衰退,并在短期内激活经济,但在回暖之后,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经济活力则有赖于积极的民间投资和充分的市场机制,河北彻底走出危机,急需激活民间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