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迁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商品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商品经济思想李映青,李瑞娥司马迁的伟大著作《史记》被称之为“无韵之《离骚》”,《史记》所蕴涵的思想内容,使之堪称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其中的经济思想特别是关于商品经济的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很值得我们深入地探索和借鉴。商品经...  相似文献   

2.
叶圣利 《经济论坛》2004,(3):155-157
司马迁(汉景帝中元5年至约汉武帝后元2年,约前145年-前87年),字子长,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史记》的作者,中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思想家。在《史记·货殖列传序》、《史记·平准书》等篇中,司马迁提出了极具匠心的货殖思想,深入探讨了我国古代学者较少涉及的商品经济思想。司马迁的某些经济思想,至今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本文从中抽取对我们的社会经济建设中极具借鉴意义的四点,并略作评述。一、主张农虞工商并重战国以来的封建统治者大多实行重农抑商、阻止商业发展的政策。秦孝公时,商鞅实行“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  相似文献   

3.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和刘向《七略》中的《管子书录》为比勘对象,考察西汉史学家对管仲的事迹、人物性格和思想的叙述,以期一窥管仲在西汉学者笔下的形象与地位。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经济地理思想,通过《史记·货殖列传》得到集中反映,这一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分不开。一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其间高度的中央集权日益巩固,全国一统,国力殷实,“蓄积岁增,户口寝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特别是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后,交通大开,过去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以及地区间  相似文献   

5.
《货殖列传》作为司马迁的一篇经济著作,列于七十传之中,给《史记》这部巨著增添了光彩。司马迁在《自序》中说:“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作《货殖列传》。”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习俗在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治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古代社会尤其如此。司马迁较早注意到了俗与治的内在关联,但学术界忽视了其在司马迁经济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文章对司马迁的经济思想谱系中“俗”与“治”两大重要范畴进行了关联阐述,介绍了司马迁“因俗以治”治道思想的源流和主张,并结合现代经济学理论对其进行延伸与扩展,探讨其现实意义。研究发现:(1)司马迁的治道思想兼容了道家与儒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的不同侧面,而其“善因论”的要义正在于“俗之所欲,因而予之”。(2)因俗以治的核心是因循人“生有欲”和“皆为利”的本性及民间习俗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立俗施事,以达至“事少而功多”的理想治理效果。(3)由于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和朴素性质,而且中国古代社会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其在近代以前始终未得到重视和采纳。(4)司马迁“因俗以治”思想给现代国家治理带来了众多启示:一是要尊重风俗习惯并加以因势利导;二是要注重习俗等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兼容;三是要让好的习俗成为一种稳态均衡而固定下来并延续下去。文章不仅是对司马迁经济思想研究的丰富和拓展,而且对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也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的工商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他以朴素的唯物史观,鉴往察今,通过对先秦到汉初的社会经济生活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对许多工商业者的成功经验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提出了自己的工商经济思想。他的许多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新世纪的历史帷幕拉开后的第一个春天,在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在新组建的江南大学的校园里,中国《史记》研究会正式宣告成立。   2000多年前,在西汉鼎盛时期,由司马迁承继父业,倾毕生心血完成的《史记》,不但是中国和世界史学领域的煌煌巨著,而且是炎黄文化的奠基之作,人类文化史上的巍峨丰碑。   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治史宗旨,搜寻汇总古今典籍,实地考察社会民情,尊重历史事实,熔铸主体精神,孜孜不倦地探求古今社会的治乱规律,将中华三千年文明史浓缩为字斟句酌的五十二万余言,作出了一…  相似文献   

9.
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和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名著《原富》,并附加了约三百条按语,第一次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理论与中国的“便民”、“利商”等进步经济思想会通融合,形成了他的近代化经济思想。 一 严复批判了封建社会“重本抑末”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农工商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所著《史记》“八书”之一的《平准书》,全面记载了汉初至武帝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评述了汉代财政经济政策的得失和变动,是我国“正史”中最早的经济专门著作。下面,拟就这篇著作的主要内容和几个经济史实,谈点粗浅看法。《平准书》大观《平准书》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介绍它的提要,依据现代经济学科的划分,它应该属于哪一类著作。为了搞清这些问题,在深入研讨每一条材料、把握其全部内容之后,或许能作出正确回答。现依据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点校本,将全部内容撮录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统计思想的萌芽与统计学的起源 有关统计的概念早在中国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中已有记载。该书描述了当时的中国为九个州,并分别叙述了各地的物产、交通等情况.又依照土地的差异,按照复合分组的方式把田地及贡赋分为九等,还应用了调查、图示及账册等统计方法。当时的中国人已经知道并运用了分组、平均数、相对数等统计方法。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多次使用统计列表,晋代采用了两端开口分组统计法,宋代已知道中位数的应用等。改革家商鞅在公元前390年就曾说过:“强国需知十三数”。可见,我们的先人对统计的重要性早就有着深刻的认识,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统计尚没有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专门学科。  相似文献   

12.
林燕  孟建伟 《经济师》1999,(2):104-105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政策。“本”与“末”的划定,不仅将农业与商业对立起来,而且把商业强行列入“君子不为”的低贱职业。这不仅阻碍了商业的正常发展,而且使商业思想的发展和深化也受到很大影响。反过来看,重农抑商政策毕竟又根源于相应的商业思想,...  相似文献   

13.
1.驵与侩中国古代对交易中介人这一角色的最早称谓,当是见于战国时期作品《吕氏春秋·尊师篇》的“驵”,文中为论证“得之于学”的益处,举六个或出身微贱,或曾作奸为盗的“刑戮死辱之人”为例,说他们后来分别师从孔子、墨子及其高足,“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其中一位是“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所谓驵,是一种与商业相关的职业。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列举一年获利之巨可富敌封君贵族的若干行业,其中有“节驵会”一种行当,而《汉书·货殖列传》则写为“节驵侩”。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驵”的本意是“牡马”;“侩…  相似文献   

14.
论货殖家商争思想的孙子兵法渊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庆华 《生产力研究》2001,1(5):52-54,59
货殖家 ,是先秦到西汉前期存在过的一个独立的学术思想流派。货殖家留下的思想资料主要集中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春秋战国之际的陶朱公和战国中期的白圭。货殖家商争思想在许多方面受兵家尤其是《孙子》的影响。货殖家商争思想与孙子兵法的联系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军争“任势”与商争“任时” ;“兵之情主速”与“趋时若猛兽挚 (鸷 )鸟之发” ;军争“取与观”的启示 ;“将帅五德”与“商才四品”。  相似文献   

15.
在以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为基础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史上,农为国本,以农立国的思想2000年间一直处于统治地位。但是,大约100多年前,即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却猛然涌起了一股“商为国本”、“以商立国”的思潮。它发展迅猛,很快成为19世纪后半期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主流。它彻底冲垮了中国传统的以农立国的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面貌。这股思潮的鼓吹者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资产阶  相似文献   

16.
新闻是今天的历史,历史是过去的新闻。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一个“以人叙事、以事述史”的写作方式,用纪传体的方式记叙了2000年前的新闻,这种写法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国内外学者对《史记》的某些记载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又引发了一连串的思考:什么是新闻真实?新闻为什么会失实?《史记》是否会出现失实?  相似文献   

17.
新闻是今天的历史,历史是过去的新闻。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一个“以人叙事、以事述史”的写作方式,用纪传体的方式记叙了2000年前的新闻,这种写法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国内外学者对《史记》的某些记载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又引发了一连串的思考:什么是新闻真实?新闻为什么会失实?《史记》是否会出现失实?  相似文献   

18.
治中国古代经济史,不可不通“食货”。近年来,由于工作关系,自己也由着兴致,读了一些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资料,于是,草草整理读书所记有关“食货”的零零散散的东西,便有了这篇《“食货”杂说》。 ①何谓食货,农事耕稼为食,桑织及诸手工业、商业为货。 ②相传周代箕子曾向周武王作关于治理天下政治经济原则的八项建议,记于《尚书·洪范》,即“八政”: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食货”位居“八政”之首,因其乃“生民之本”。但“八政”非记事,只是政策性建议,言之未详,不便查考之处甚多。 ③有关“食货”典章制度的专门记载,始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平准书》。《平准书》所记主要是物价政策和货币沿革。“平准”之名,即稳定物价之意。司马迁说:“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  相似文献   

19.
一、“素封”司马迁在《史记》中列举了不事农桑而致富的人,亦可“锺鸣鼎食”后,斥之曰;“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岂所谓‘素封’者也?非也?”今天广东还有这样以手工业、商业谋生而致富的人吗? 在广州南越国早期的1097号和1134号墓的随葬品中,相同的是既有鼎、盒、壶、钫等汉文化的“礼器”,也有瓮、各种罐、三足盒等南越地方特色的器物。均有铜器、漆器和玉器。不同的是,1097号有1枚铜半两钱、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给商人立传的史学家,更是第一个阐述秦汉经济发展区域性特征的学者。《史记·货殖列传》不仅按照六大区域对中国各地物产分布及产业特征进行了论述,而且第一次对中国经济的区域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认为当时全国经济的重心是在黄河中下游的关中地区,主要产业部门是农业,商业中最发达的产业是盐铁业。当时全国城市的发展出现地区发展不平衡,南北不对称的特征;长江及珠江流域虽未获得充分开发,没有形成农业经济的规模,城市发展仍处于点状阶段,但区域经济的特征已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