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淑姬 《新智慧》2007,(6):11-12
对于土地使用权在会计核算上的归属问题,理论界众说纷纭。旧会计准则是将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的。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将土地使用权分别归人投资性房地产以及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购人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本制度规定的期限分期摊销。  相似文献   

2.
宫国财 《新智慧》2006,(5):34-34
会计制度规定: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待该项土地开发时再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如果土地使用权的预计使用年限大于房屋、建筑物的预计使用年限的,在预计该房屋、建筑物的净残值时,应该考虑土地使用权的预计使用年限大于房屋、建筑物的预计使用年限的因素。并将此作为净残值的组成部分预留,待诙房屋、建筑物报废时。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摊销、转让以及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在无形资产占比重较小、经营中作用不够显著的情况下是可行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在此情形下,准则中的有些规定则显得过于简单且不尽合理。本文从工作实务出发,对计算机软件,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摊销和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核算,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罗福根  潘喜华 《新智慧》2004,(7B):79-80
在国家一系列有关无形资产的法规中,都将土地使用权包括在无形资产之内,笔以为不妥。建议把土地使用权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项特殊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为此,本拟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其理由。  相似文献   

5.
陈加宽 《新智慧》2008,(2):50-51
1.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当按照取得时所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确认为无形资产。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相似文献   

6.
肖朝阳 《新智慧》2004,(10B):59-60
建国以来,我国企业会计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新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建立时期(1949~1957年);会计工作的挫折和改革时期(1958~1978年);企业会计制度重建与发展的新时期(1979~1991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时期(1992年至今)。在新时期企业会计制度的重建与发展过程中,财政部为了适应中外合资经  相似文献   

7.
侯迎新 《新智慧》2006,(10):72-72
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计提减值准备,当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得以恢复时,应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并补提折旧。按此规定,补提折旧是建立在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基础上的,只要固定资产的价值恢复,就应冲减减值准备并补提折旧。  相似文献   

8.
债务重组时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宗萍 《新智慧》2004,(5A):43-44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如果重组债务的几项价值大于将来应付金额,债务人应将重组账面价值减记至将来应付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如果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等于或小于将来应付金额,债务人不作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9.
孙文军 《新智慧》2004,(1A):48-49
关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在建工程完工后转为固定资产核算的问题: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建工程在未完工时发生减值,应提取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但对工程完工后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处理则没有规定。在实务中,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①以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以在建工程账面余额作为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同时,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相应转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同时,借: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0.
一、土地使用权的折旧计提 《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待该项土地开发时将其账面价值转人相关的在建工程。可见,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在土地开发后将最终计入房屋建筑物的固定资产价值。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后,由于土地使用权的有效年限和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很大的差异,这时房屋建筑物的折旧应该如何计提呢?  相似文献   

11.
12.
刘秀英 《新智慧》2004,(8B):36-37
《企业会计制度》(简称《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简称《准则》)颁布后,不少专家对固定资产减值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但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实务性处理却少有述及,而《制度》、《准则》对此也仅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和解释,所以至今在操作层面上仍缺乏相对系统、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并对实务处理形成了直接影响。为此,笔主要就其相关的几个问题发表一点拙见,以求引玉。  相似文献   

13.
郑蓉 《新智慧》2006,(2):24-25
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以下简称《解答四》)规定,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当表明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迹象全部或部分消失,并将以前年度已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全部或部分转回的,企业应按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以两之中较低与价值恢复前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对于这一账务处理。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特别指出,由于无形资产不像固定资产那样将原值和累计摊销分设两个科目反映,“无形资产”科目的余额直接反映无形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摊销额后的账面净值,因此当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叉得以恢复时,无需像固定资产那样编制补记累计摊销数的会计分录,只需直接反映其可收回金额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解秀玉 《新智慧》2004,(5A):44-44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累积比较多时,可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股本),但必须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而且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股本)后,留存的盈余公积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相似文献   

15.
刘彬 《新智慧》2004,(10A):53-54
经财政部2001年1月18日重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简称《准则》)实施三年来,对规范我国非货币性交易业务的会计核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准则》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由此产生的后果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6.
17.
以2007年全国分县数据建立多元截面回归模型,定量估计各县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和支出水平对农民收入水平的统计关系,以判断土地征用补偿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全国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若干相关变量和省份因素的条件下,变量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和支出占GDP比重,与变量农民年收入占GDP比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尽管与模型中的其他自变量相比,土地出让金收支水平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最弱。这些发现表明中国县级政府对被征土地农民的经济补偿还是有章可循的,国家有关的法律和政策以及市场交换法则对地方政府的土地征用补偿行为构成了一定的约束。  相似文献   

18.
目前,准则、制度等对专项债券利息资本化率的确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致使会计领域中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稳健性原则是人们对会计不确定性的一种必然反应。稳健性原则在我国财务会计改革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曾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的争议。本文就稳健性原则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郭继宏 《新智慧》2005,(4):53-53
一、土地增值税的核算问题 《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转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连同地土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一并在“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核算的,转让时按应交纳的土地增值税,借记“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科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