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会计准则、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文章以2009—2013年度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建立盈余管理方式偏好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及方式选择。研究显示:真实盈余管理是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但应计利润盈余管理也未退出“历史舞台”,仍辅助真实盈余管理共同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下,费用操控对盈余的影响最大,而销售操控对盈余的影响最小。最后,对规范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出适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保盈动机的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的研究主流侧重于披露盈余管理,而忽视基于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文章在对国内外真实盈余管理文献进行回顾及评述的基础上,以中国A股微利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暂时性促销、过量生产以及减少酌量性费用开支这三种经营活动中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对微利企业异常经营现金流量、异常产品总成本、异常酌量性费用的分析,验证了微利公司经营活动中基于保盈动机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3.
随着证券市场监管的加强,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的空间受到了更多限制。本文侧重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以2004~2011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微利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研究发现,微利公司为实现保盈目的,同时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与非微利公司相比,微利公司具有更低的异常经营现金流量和异常操纵性费用以及更高的异常生产成本,其真实盈余管理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寻找微利、亏损和扭亏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微利公司和扭亏公司主要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调增利润;而亏损公司则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一步调减利润。其中,处置长期资产收益、补贴收入以及减值准备的计提或转回是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本文同时提出了遏制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并为最新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上市公司存在着普遍的盈余管理行为.一定程度上,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会通过报表中递延所得税的变动表现出来,但目前我国学者对二者相关性的研究甚少.文章探讨递延税款的变动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相关性,通过建立相关的模型,探讨盈利公司、微利公司及亏损公司通过递延税款进行的盈余管理与企业扭亏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张毅  刘益平 《价值工程》2009,28(1):157-159
"微利"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条件。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2004~2006三年净资产收益率(ROE)落在(0%,1%)区间内的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微利"上市公司存在正向的盈余管理行为;并进一步以利润构成的角度,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间接证实了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具有偏好性,而且反映在营业外收支净额上的盈余管理手段是"微利"上市公司最为偏好的方式。这为证券和会计监管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中国债权人保护程度较弱的现实,以2000~2007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银行能否利用债务期限应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发现银行无法整体上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以授予其相应的债务期限。本文进一步将银行识别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意愿和技术进行分离而予以单独检验。通过选择明显有舞弊嫌疑的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企业和微利企业以控制住银行的识别技术,发现银行给予非标审计意见企业较严格的债务期限,但没有给予微利企业较严格的债务期限,说明银行有一定的识别意愿。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权益法作为"国际惯例"引入我国后,一直为业界所关注。本文采用国泰安经济金融数据库(CSMAR)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2年间的9 538个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权益法、盈余水平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实务中确实存在企业通过权益法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其中在微利年份倾向于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而在巨额盈利年份则倾向采用向下的盈余管理;在管理层变更的年份,采用权益法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更严重。  相似文献   

9.
新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审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经营战略和管理战略的需要组成部份。近年来盈余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层粉饰财务报告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的可操作空间,并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审计要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Benford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导致的每股收益数字分布,研究发现盈余数字分布符合有限记忆假说,微利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地远高于整个市场的盈余管理程度,低收益公司更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但整个市场的盈余管理程度低于已有的研究结论,可能表明我国股票市场规范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类型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上市公司依靠会计手段进行的盈余管理,主要指会计处理,即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及空白规范领域的管理;第二类是上市公司依赖所属集团所进行的盈余管理,主要指关联交易;第三类是上市公司依靠地方政府所进行的盈余管理。第一类手段属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现状及其实现手段,指出目前企业盈余管理实现手段已从传统的操纵性应计利润转向真实盈余管理,并且从企业的透明度、激励和监督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盈利频数分布不合理,在微利区间内聚集了大量的公司。这说明许多亏损的公司通过各种方式从亏损区域涌入了微利区间,形成盈利。这种利润操纵使得资本市场的信息质量低下,市场的信息透明度降低,市场通过财务信息的甄别机制失效,谎言揭穿后,投资者利益将受到损失。本文拟研究微利上市企业盈余管理动机与财务管理水平,帮助投资者对微利企业进行甄别。  相似文献   

14.
新债务重组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增加了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但准则变化只是增加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即使债务重组准则不计入利润,上市公司也会利用其他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本动机是迎合证券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由于新旧会计准则对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有不同的规定,因此上市公司在执行新会计准则之前有动机转回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研究发现微利公司和净资产收益率较高的公司在2006年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以调增利润的幅度较大,这说明这些公司利用了旧会计准则的空间进行了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6.
张少岩  李希富 《价值工程》2006,25(8):145-148
本文对沪市2000~2002年配股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上市公司为达到配股资格而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最后提出了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产生很大影响。文章着重研究了2006年的微利公司在新会计准则即将实行的情况下,相关的资产减值活动有何变动。由此预测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微利上市公司利用原资产减值准则不完善的地方进行盈余管理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产生很大影响。文章着重研究了2006年的微利公司在新会计准则即将实行的情况下,相关的资产减值活动有何变动。由此预测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微利上市公司利用原资产减值准则不完善的地方进行盈余管理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时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产生很大影响.文章着重研究了2006年的微利公司在新会计准则即将实行的情况下,相关的资产减值活动有何变动.由此预测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微利上市公司利用原资产减值准则不完善的地方进行盈余管理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2003—2011年的沪深交易所除金融上市公司外的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研究上市公司CEO变更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EO变更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即新上任CEO在上任初期既可能进行正向盈余管理,也可能进行负向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发生非正常CEO变更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要低于正常变更的上市公司,即CEO的非正常离任对于新任CEO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