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国家老龄化标准,金华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也已经占全市人口19%,代表金华市已步入严重老龄化社会阶段。面对"四二一"家庭的困境,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如何开辟新路径对现有的养老政策进行补充。本文将从以房养老模式的内涵出发,提出以房养老模式在金华推行的对策路径,并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打造中国休闲度假型养老基地的策略分析——以成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成都市养老旅游市场基本特征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有关人口专家预测,老年人数量正在进入增长的高峰期。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8亿,占人口总数的18.46%,2050年将达到4.2亿,占人口总数的29.8%,从而成为高度老龄型国家。成都现有老年人口已超过170万,伴随着老年人口的迅猛增长,其蕴涵的商机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3.
《商》2015,(7)
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按照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7%就是"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来看,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已经是十分严峻,而在养老事业中占重要地位的敬老院养老体系中却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对老年人的服务水平。敬老院养老效果值得人们关注,对于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发现并解决。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国已经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2006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43亿,并且每年还在以3.3%的速度增加。根据国家民政部预计,到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74亿。2007年,天津市对60岁以上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显示,退休人员“与子女一起生活”的老人占总数近三分之二,夫妻二人在家生活的约占三分之一,因住房条件、子女生活方式与老人不同、子女远离父母去外地工作生活等情况,促使老人的生活方式、养老观念也逐步发生改变,老人目前选择了与子女分开居住这种养老生活方式,并且这种现象正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形成所谓“空巢”现象。随着“空巢”现象的增加,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等社会问题将逐步凸显。上述问题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大  相似文献   

5.
邵文娟  王虹霞  刘佳 《中国市场》2014,(37):137-138
随着我国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就越发凸显出来。其中由于我国家庭结构多以核心家庭为主,机构养老逐步成为我国老年人的主要养老之地。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老年人自立、自理、有尊严高品质的生活,已成为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时代发展,老龄化是我国不可逃避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老年人口占比相当大的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更是不断加深。笔者通过分析当代时代背景下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变化趋势、养老问题、养老模式,提出了如何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合理赡养农村老年人的新型养老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在上世纪90年代初,杭州就已成为老龄化城市,并且是全国最早的老龄化城市之一。以传统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的杭州目前正面临着老龄化增速过快,家庭人口结构失调,老年人抚养系数持续增大等社会难题的困扰。为了了解老年人养老需求,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养老模式,对杭州老年养老需求现状开展调查。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3以上,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75%左右,解决好农民养老问题就等于解决了占中国大部分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严重。以往,我们在研究老龄化及出台相应的养老政策时,多把目光投向城市,比起城市老龄化及养老保障问题,农村养老保障得不到应有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分析查找当前农村养老困难的原因,进而找出解决农村养老困境的可行性方案,提出实现农民养老保障的建议,为破解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养老难题提供新思路,从而有效缓解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范围的一大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据资料显示,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62亿之多,占全国人口12.79%,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的数量将达到4.37亿,约占总人口的30%以上。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以家庭赡养老人为主体的传统养老模式受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天津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市人口的20%,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市人口的13%,进入新世纪以来,天津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加重,并呈现出高龄化,空巢老人增多,解决养老问题势在必行。然而养老机构出现资源紧张且利用率不高,服务水平低,养老机构分布不均衡,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采取实行多元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养老机构,提高专业化水平,合理布局养老机构的空间结构,提高民办养老机构的社会认可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面对激增的大量老龄人口,养老问题将越来越凸显出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除了大量兴建养老设施及建筑外,还在政策上推出了"9073"的养老居住格局,即通过家庭养老的老年人占90%同时配合社会化协助,通过社区有偿养老的老年人占7%,剩余3%则通过入住社会服务养老机构实现养老需求,这不但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水平同时也符合我国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意愿。  相似文献   

13.
《商》2015,(14)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养老话题日益突出。目前国际上的普遍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者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就代表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1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快,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被重视,南京市在创新养老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上海是我国老龄化最早、程度最高的大型城市。根据2020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已达到533.49万人,占总人口的36.1%。至2020年底,上海全市有养老床位16.12万张,占户籍老年人数3%,这一比例远远不能解决机构养老的需求,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仍然是当前上海老年人养老的主要选择。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带来的是社会负担加重,家庭养老功能削弱,老人对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等社会生活重大的变革和影响。“十四五”期间,上海人口老龄化将持续加深,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混合式研究方法,收集上海市40岁及以上人群对养老意愿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5.
《商》2016,(15)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人口死亡率的逐步下降,目前我国的人口结构较以往已发生了明显变化。据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在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已占到了8.87%,中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而这之中农村老年人口的数量更是巨大。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正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首先概括的讲解了农村家庭养老的基本理论,然后阐述了我国家庭养老的现状,最后重点分析了我国家庭养老面临的困境和对策建议,希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大家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约56%,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问题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农村养老问题更应得到重视。要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并存;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落实医疗合作制度;加强青年一代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总人口的11%,预计至2010年此比例将达到13.4%.在分析我国大中城市养老服务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研究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探索养老服务业集团化运作模式和探索多种形式的养老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8.
老龄化现象在中国愈发凸显。尊老敬老是中华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就老龄问题做出了重要指示,积极贯彻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战略,强调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晚年幸福生活。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中,社会保障与养老服务制度是影响幸福生活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将分析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并从社会、政府、家庭、市场等视角出发,在积极老龄化的大环境下,为老年人寻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老年人对更高的生活质量的期望。基于当前情况老龄化面临的现状,为老年人构建良好的养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大,城镇老年人口比例小,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会持续很长时间,然而我省农村绝大多数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因此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河北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压力相对于城镇将更加突出。根据农村实际,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辅之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土地保障相衔接的养老保障模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是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商》2016,(15)
在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中国,养老问题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大部分老年人在农村,而家庭养老仍是农村目前主要的养老方式。本文首先探讨了一下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三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找出了问题的成因——家庭中代际倾斜严重,"孝道"淡漠,家庭养老负担加重;根据这些问题成因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