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主线,对Yi(1991)提出的"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货币化进程"问题进行再考察,较科学地测算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货币化率,并对现阶段仍存在的"M2消失之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前者有利于总结我国过去货币化进程的经验教训,对正处在狭义货币化进程中的亚非拉"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后者则有助于理解我国当前的货币创造、货币政策以及资源"脱实向虚"的重要原因.如果学术界不能为我国货币化率测算的核心难题提供一个较准确清晰的答案,那么就很难给上述国家现阶段的货币化进程提供实质性建议.为此,文章初步解决了货币化率直接测算遗留的难题,并分析了"M2消失之谜"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理论测算表明,我国的货币化率在1952年和1978年分别约为31.7%和42.0%,到1993年基本达到100%;货币化率的年均增速则可分为三个阶段:1952?1960年为4.7%?6.1%,1961?1977年为?0.7%?1.2%,1978?1992年为6.0%?6.7%.文章还发现,剔除狭义货币化因素后,我国M2的平均流速仍在逐年下降,说明现阶段我国经济的"货币流速下降之谜"和"高货币化之谜"并未消失,实证分析表明土地与住房的商品化和货币化可能是一个新的重要因素.经济危机后,我国过多的金融资源流向了房地产市场,这暗示土地与住房的过度货币化可能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伤害.  相似文献   

2.
从货币化进程视角来看,金融、实体经济与货币需求存在关联性,三者间关联机制的结构突变时点与2008年金融危机一致,变点前后金融、实体经济和货币需求的关联机制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主要表现为,结构变点后实体经济货币需求大幅下降,股票对货币资产的替代作用明显下降。这意味着结构变点后,产品市场货币化进程趋于稳定,金融市场成为货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不必过度关注M2/GDP比值的高低,而应对货币需求的结构变化做出反应;货币需求函数仍具有分阶段稳定性,央行应将金融市场预期收益率作为设定货币供应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福利制度货币化问题的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润栓 《经济师》2000,(1):69-70
福利货币化是指福利待遇从实物形态转变为货币形态的过程,实行福利制度的货币化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福利制度内在规律共同作用的必然选择。一、福利货币化是社会经济货币化的必然趋势货币化是指货币经济范围的扩大,通常用货币化比率来表示。货币化比率,是指在市场中购买全部产品和劳务时用货币支付部分占其全部消费品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货币化的程度取决于社会分工的广度和深度,表现为人们对货币需求的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自然进程。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1978-1998年江苏省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的动态演变规律。1998年前后江苏省已处于前现代化中期和后工业化的前期,但经济的高速增长扩大了地区非均衡性。1978-1992年,地区差距呈现扩大趋势;1993年非均衡达到了最大值;1994年以后,基本处于非均衡相持状态。该省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的演变规律与“威廉姆森法则”一致。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货币化路径呈现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情况,文章将政府干预引入"θ-φ"理论框架,考察了在货币化的不同阶段政府因素对双边承诺和多边承诺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政府干预如何改变当事人对不同票据交易方式的选择。通过分析发现,在金融深化进程中,政府对内在货币的偏好是导致我国高货币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自1978年以来,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和垄断信用于国有银行的金融制度使中国经历了持续的货币化带来的巨额货币发行收益在相当程度上支撑和创造了“中国奇迹”,维持了低效率的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当前超额货币供应与潜在的结构性通胀压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1995年我国超额货币供应持续增长,同期平均通胀率并不高,麦金农称之为“中国之谜”,原因在于随着我国经济货币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货币化吸收了过多的货币供给;在近几年我国货币化水平已很高的情况下,又一次出现了超额货币供应与低通胀率并存的局面。笔者认为,除证券市场分流有限资金外,超额货币供应是导致储蓄存款过度增长的重要原因,在目前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将形成潜在的结构性通胀压力。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分流巨额储蓄,避免经济发展重新陷入“怪圈”之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术界常以20世纪末为分界线,将中国的公民社会研究进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并且认为:第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建立以及西方公民社会理论译介和移植进行讨论;第二阶段的研究主要是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对作为实体的公民社会进行实证研究。这种中国公民社会研究进程的“两段论”在中国学术界已成共识。从1992-2007年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的统计结果来看,这一“两段论”的划分共识具有真确性。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会计改革的形势与主攻方向中国的会计改革伴随着整个经济改革的进行而逐步展开。从1978年到现在已有14年的时间了。我认为,头13年的会计改革基本上处于徘徊和摸索阶段,直至1992年,我国的会计改革才进入实质性阶段,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什么1992年会计改革能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条:  相似文献   

10.
钟健 《江南论坛》2010,(2):21-22
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江苏,人杰地灵,资源丰厚,经济发达,市场繁荣,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和万货荟萃之地。全省各类商品市场伴随着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从传统到现代的不断发展渐进的过程。江苏市场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概括起来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从1978-1991年,江苏市场为百业待兴、探索起步阶段。二是从1992年-2001年,江苏市场为与时俱进、高速发展阶段。三是从2002-2008年,江苏市场为好中求优、优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