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CPI的变动越来越成为整个经济政策变动的核心,通胀也成为先行政策拐点的路标。肉价是通胀的一个生动的图景。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油价连续冲高,分析人士指出,高油价以及随之而来的通胀问题,已经取代信贷危机成为金融市场的头号大敌。许多企业的盈利前景都因为油价高企而蒙上阴影,同时,各大央行也开始陆续调整货币政策的重心,将更多关注力放在控制通胀上。  相似文献   

3.
通胀压力     
《中国改革》2008,(4):55
香港《南华早报》刊文称,中美今年都面临通胀,但美国容纳通胀余地比中国大。从政治层面来看,通胀在美国是受欢迎的,而在中国绝对是个造成不稳定的因素。中国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胀,而美国会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人民币显然会升值。要阻止货币过快升值,中国必须严格地控制资本流入。  相似文献   

4.
随着9月的过去,通胀正在和气温一样逐渐趋冷。看来一切正如大部分经济学家们预测的那样,7月会成为2011年单月物价的最高点,三季度则会是今年数据最高的季度。  相似文献   

5.
现在,对未来经济过热和通胀的前景成为普遍的担忧。然而,热浪之下嗖嗖冷气在酝酿蔓延,中国经济目前并不是高位走稳,而是虚热乏力,面临的主要危险不是过热和通胀,而是冷却和通缩。  相似文献   

6.
<正>4月份以来,干旱因素逐渐被消化,农产品价格走势近期逐渐归于平静,甚至不少品种处于回调的通道中。但就未来的走势而言,多数农产品仍存在价格上涨的动力。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将使得通胀及通胀预期再次成为  相似文献   

7.
银行不可能是通胀的推波助澜者与所谓银行在通胀中“得了便宜卖乖”论商榷朱德林通货膨胀,从浅层次观察是个货币现象;但从深层次探究,则是个复杂的经济问题。因此,研究中国的通胀,必须将其置于宏观经济背景之下,跳出狭隘的金融银行系统,从整个经济体制及我国改革,...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持续向好、经济“V”型反转趋势已经基本确立的情况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不要退出,一时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我国经济复苏势头很好,而信贷超常增长和其他因素导致的通胀预期正在上升,  相似文献   

9.
学历通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完善,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也随处可见,与此同时不少高学历者却不得不面临失业或者低聘就业的境遇,上述现象被称之为“学历的通货膨胀”,简称学历通胀。学历通胀现象的形成,从劳动力供给方来看,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转轨型”通胀的成因与对策戴红军一、"转轨型"通胀的成因剖析当前,我国经典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抑制高通货膨胀。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因而复始、逐步升级的通货膨胀,其成因是什么,存在很大的分歧。当数人以对方仅就经典因素分析问题的通胀理论(需来扭动、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当商品滞销的时候,价格会下跌,形成通货紧缩,至少不会对通胀形成压力。但是最近发生的全国范围内的蔬菜滞销形成了上下游价格涨跌不一的怪圈,似乎已经不能用经济学常识来解释。那么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它对眼下的通胀形势有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12.
长期内粮食供需总体偏紧态势,决定了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的最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促进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为应对通胀压力,今年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接踵而至,但目前严峻的通胀形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3.
抑制通货膨胀不一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谈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李功豪编者按:李功豪同志的文章,对货币发行到什么程度会成为通货膨胀,论述了新的见解,认为只有国物价上涨而增加的货币流通量,属子货币贬值,才是通货膨胀。高通胀不一定是经济高增长,高增长也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物价指数由负转正的速度恐怕又要低于预期了。因为当下M1高增长并没有伴随高通胀,表明货币效应传递对CPI的影响已日趋疲弱。因此,我们要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物价稳定,以防止通胀风险。  相似文献   

15.
当前,遏制通胀已经成为最紧迫的任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CPI同比增长5%,GDP同比增长9.7%。3月CPI同比上涨5.4%,自去年11月以来再度突破5%,并创下32个月新高;当月PPI同比亦升7.3%,为30个月以来最高位。  相似文献   

16.
稳菜价打组合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国务院出台16项措施,稳定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控物价、防通胀成为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物价总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两大主要物价指标CPI、PPI短期内尚难摆脱负值阴影。今年以内,通胀不会成为一个现实问题。然而,囿于统计指标上的判断可能不如民众的切身感受更有实际意义。事实上,眼下房价节节攀升,肉、蛋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全面上扬,普通百姓已经真实感受到物价上升步伐。  相似文献   

18.
5月CPI增幅有所回落,PPI增幅却有所放大,通胀压力依然沉重。  相似文献   

19.
1994年,上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3.9%,涨幅比上年高出3.7个百分点,成为建国以来物价涨幅最高的一年。在国家把抑制通胀作为整个经济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和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后,1995年和1996年,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上海经济形势出现了“低通胀、高增长”的好势头,物价上涨势头逐年明显回落。1995年,上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8.7%,涨幅比上年回落5.2个百分点;1996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9.2%,涨幅比上年回落9.5个百分点。同时,作为物价调控目标的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幅度,也在…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顾问》2011,(9):17-17
国内油脂方面维持着近期以来的偏弱格局,除了期货盘面上出现压榨套保利润导致油厂倾向于油粕抛盘套利以外,国储定向销售的400万吨低价大豆也成为压制油脂市场的一个短期压力,此外,人民币近期升值加速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策上利用汇率来调控国内通胀压力的意向,多重因素导致油脂现货成交不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