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负担过重的问题。因此,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建立农村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农业税收制度、建立农民退休计划、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绿箱政策”等减轻农民负担,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需要解决的最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试论中国国家审计"双轨制"体制改革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综合考虑现行审计体制的优劣以及政府经济监管和人大预算监督对审计监督的双重需要,中国国家审计应实行“双轨制”改革,即在人大和政府分别建立履行不同审计职责的审计组织;人大所属的审计组织主要从事预算审计工作,政府所属的“审计署”主要进行政府经济监管所需要的各项审计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3.
亚洲,这里主要指东亚,保持了持续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被人们称作‘冻亚奇迹”,它在迅速地改变着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它的争议。在这种争议中,尤其突出的就是克鲁格曼(Krugman,1994)“东亚奇迹”是虚幻的和世界经济中心不会向亚洲转移的观点了。克鲁格曼的观点是否正确?“东业奇迹”会不会持续?下个世纪是“亚洲世纪”?如果是的话靠的又是什么?本文拟就对这些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克鲁格曼对“东亚奇迹”虚幻和世界经济中心不会向亚洲转移的判断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他认为东亚经济增长只是靠投入增加…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日前在第三届“10+3”媒体合作研讨会上指出,目前东亚经济体的工业生产水平已经回到或者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开放和稳定的宏观经济发展策略是东亚取得成功的关键,东亚合作事关各方切身利益,目前加快东亚经贸合作条件已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5.
微波炉,作为一种新生活方式的代表产品,是新厨房时代的标志性产物,已越来越贴近大众生活。微波、光波和转波是展示微波炉功能的三种“秋波”,了解它们的“风情”,根据自己的需要锁定目标,是准确“捕捉秋波”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姜汝祥 《中国企业家》2009,338(9):118-119
中国商界需要“新改良主义”,一切又回到了“五四”,回到“新文化运动”,那是现代中西文化冲突的开端,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真正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根据政府统计结构主体职能,营建二个“中心”的权威形象,即国民经济核算中心和量化咨询中心形象,这是统计改革的目标所在。本文紧密联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历史变革,讨论政府统计职能转变与强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苏丹红"事件带给标准化工作的题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丹红”事件发生以后,针对标准的议论更加热烈起来。人们的议论部分指向标准的不完善导致了这种添加剂进入食品中来,对标准不能满足建立食品安全体系的需要进行了批评。人们急切地希望标准化工作能够更好地保护人体健康和安全,更好地承担起鉴别伪劣产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企业是国家的事业。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中国需要“高绩效”企业的崛起,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哪个企业先进入“高绩效”企业的行列,那个企业就先获得重要商机。  相似文献   

10.
东亚正处在大发展的前夜,机遇是不是大家都认识到了?不一定。现在看一看媒体的报道,对于东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报道很多。因为东亚出现很多的矛盾,也有很多问题,但是怎么看?国与国之间的分歧,一万年都会有,一万年都会存在,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发展共同利益。由于投资合作是跨国的合作,没有政府的推动,很难深入发展。那么政府能够做些什么事情?我以为,首先要建立一个框架。现在双边的协定,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已经有了一些,将来在适当的时候可能在“10+3”的范围之内,在投资方面可能需要有一个框架,使得投资有章可循,合法投资,合理得到…  相似文献   

11.
高展 《新前程》2007,(6):76-77
世界上从来只有“救火”英雄,而没有“防火”英雄。因为救火者危难时候显身手,大张旗鼓、轰轰烈烈;防火者却只是做些平淡的预防工作,不需要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在企业管理及考核中,管理者不应该只喜欢和重视“救火英雄”,而不重视“防火者”的功劳和作用。因为那样一来,“火灾”就有可能越来越多,会有许多的救火英雄出现,于是企业也就陷入天天“救火”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扁平化”管理新机制催生了新型“管理链”。组织结构的变化使新型的管理链实现了现有管理资源的重新“整合”。经过“整合”,首先使基层管理者的创新力、管理能力和管理才能实现有效“激活”。企业人力资源的“整合激励”就是通过协同调控组织成员的目标和行为倾向,使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人力潜能调动起来,并最大程度地转化为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作为管理层的干部适合才是最好的,而考评其“适合度”的关键就是职工的“满意度”。国有大型企业中,打造“灰领”人才是企业发展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单吉祥 《人力资源》2004,(11):36-40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士把“业绩管理”作为企业战略执行和控制的工具。作为战略执行工具的业绩管理系统,通常需要把“战略”量化为能够考核的业绩指标;需要把“战略关键能力”量化为可以衡量的员工能力考核标准;需要把“企业文化”量化为可以衡量的员工态度考核标准;从而全面支持战略和文化的“落地”,实现企业今天的利润和明天继续赢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秘书工作》2023,(6):71-73
<正>20世纪中叶以来,东亚经济实现腾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东亚奇迹”,并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欧洲和北美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了显著进步。建立一个属于亚洲自己的国际性高端论坛组织,促进亚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在全球性问题上发出亚洲声音,成为亚洲各国的普遍共识和期盼。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高职院校对优秀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新时期各高职院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点。为此,文章简要分析“双师”型教师对高职院校发展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制订“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省管县"财政管理改革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管县”财政体制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省级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县级经济的自身发展能力、市级财政实力三个方面的因素,此外,推行“省管县”特别需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一是“省、市、县”之间的关系;二是推进行政机构改革和财政管理“单兵突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什么样的人是公司发展所最需要的人才呢?在最近的一次管理论坛上,几位国内知名集团公司的总裁对这个问题不约而同的给出了答案:愿做小事,会做小事的人,才是对公司发展最有价值的人。希望集团的总裁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希望集团的用人观念:“大材小用和小材大用”。所谓大材小用,是说公司里没有什么大事,所有的工作都由一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春天以来,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期”。电子商务所具有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和无需人员直接接触的优势,在今年“非典”期间凸现出来,我国电子商务在这一次偶然事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检验和快速发展。在“非典”疫情之后,电子商务能否再接再厉继续发展,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先进的贸易方式促进国内贸易和进出口的发展,是需要我们在“后非典”时期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科技与企业》2007,(3):79-79
推荐理由: 亚洲的现代化是当代世界现代化发展中成效最突出、内容最丰富的进程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里发展成为世界现代化第三次大浪潮的中心.特别是东亚经济实现了腾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东亚奇迹”,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虽然在20世纪末遭受了东亚金融危机的重创,但经过自我调整与改革,东亚经济已经迅速复苏。而今,亚洲各国的现代化正方兴未艾、如火如茶地开展,成为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闪光“亮点”。  相似文献   

20.
魏万荣 《现代企业》2004,(4):42-42,4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企业对员工献身精神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而员工的献身精神却越来越差。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企业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开发理念不能与时俱进、没有完全从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型转为“以人为本”型,只知使用不知开发、企业缺少凝聚力,甚至任意裁减员工是导致员工缺乏献身精神、参与愿望和对企业关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