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给“猪头”,岂能还要“酱油盐”?据讲,有个年轻人同父母分家后,经济上很困难,平时生活主要靠社会救济和向人借贷。有一年快过年了,父母念他全家四五口人常年吃不到一顿猪肉,于是就将家里宰掉的那头猪的猪头送给儿子家,好让他们也欢欢喜喜过个年。谁知,猪头送去后...  相似文献   

2.
案情简介新晃侗族自治县某乡村民吴春莲有两个儿子,如今他们都已分家生活。1992年,在村委会主持下,吴春莲老两口和孩子们达成“分家协议”,规定:大儿子负责赡养父亲,二儿子负责赡养母亲吴春莲,各自将老人养老送终,互不相扰。1998年吴春莲的老伴因病去世,丧事都是大儿子操办的。2004年1月,吴春莲患病住院治疗花医疗费5000余元,由于二儿子家经济拮据,单独负责她的生活及医疗费用遇到了困难。于是,她要求大儿子出一部分钱,可大儿子却对吴春莲说,“分家协议”明确他只负责赡养父亲,吴春莲应由老二赡养,不同意承担吴春莲的医药及生活费用。吴春莲无奈,于2004年5月将两个儿子告上法庭,要求两人共同承担医药赞,并共同赡养她。法院根据情况作出判决:吴春莲的医疗费5000元,由大儿子负担1500  相似文献   

3.
王跃生 《中国农史》2003,22(2):88-98
本文依据档案资料和典型问卷调查汇总数据,对土改后不同社会变革背景下冀南农村民众的分家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集体经济条件下农民分家的特征是:父子分家频度增加,渐次分家成为趋势,但兄弟均分的意识并无实质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农民的家庭财产范围大大缩小,土地和大型农具不在分割范围内,住房是分家的财产核心。分家的外部制约减小,从而加速了家庭的裂变。集体经济时代,多子家庭父子分家逐渐成为一种共同倾向,乃至演变为一种新的习惯。特别是婚姻中对住房(独立的宅院)的要求程度提高,结婚与分家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说怪不怪     
初当会计时 ,有些亲属朋友找我办一些不合理的事 ,都被我拒绝了。就拿我侄儿结婚的事来说吧 ,我家哥仨 ,只有一个男孩 ,但结婚时年龄差几个月 ,哥哥请我托人办结婚证 ,我说 :“孩子不到年龄 ,不能结婚 ,更不能给办理登记手续。”后来我侄儿没登记就结婚了 ,我没有找人活动说情 ,而让他按规定交了罚款。因此人们给我一个评价 :死心眼、小抠、不懂人情。1995年 ,村委会为收农户的欠款 ,决定将不交欠款的户把土地收回 ,我村有一户村民 ,老两口都六十多岁 ,身体又不好 ,领着一个傻儿子生活 ,非常困难 ,欠村1800元钱。为了保住地 ,他找到…  相似文献   

5.
开心一刻     
《致富之友》2005,(9):46-47
尽管去结婚吧阿明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外型、个性、连习惯都和自己很相像的女孩。经过三年的交往之后,阿明决定要跟这个女孩结婚。这一天,阿明带着女朋友回家见父母。阿明爸爸仔细看了女孩一番,把阿明拉进房间低声说:“儿子………都怪老爸不好,这个女孩其实是你同父异母的妹妹,你不可以和她结婚还有……这也不可以让你的老妈知道喔!”阿明听了,嚎啕大哭。他从房间走出来,阿明妈妈看见了觉得很奇怪,又把阿明拉进另一个房间。问道:“乖儿子怎么回事?你老爹跟你说了什么?不要那么难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我在结婚之后就与父母分家立户,并经批准修建了一处住宅。去年父母双亡后,我打算将他们原来的旧宅翻建成新居,继续使用。但是当地政府不同意,还要我拆除旧宅上的房屋,将宅基地交回集体。请问,他们这样做合法吗? (读者:李林)  相似文献   

7.
在冀东农村,儿子结婚是一项需父母多年积累才能完成的"事业"。结婚费用随经济发展和生活标准提高而增加,是否为结婚儿子建新房是父母负担轻重的决定因素,新房产权多归已婚儿子所有,彩礼也由象征性做法逐渐变为男方家庭代际财富转移的一种途径。结婚花费中约40%的缺口有赖借债弥补。多数家庭子代结婚所欠债务主要由父母偿还。子代结婚费用中亲子贡献份额有明显的时期差异。随着子女受教育时间延长,晚婚比例降低,子代婚前对家庭的经济贡献缩小,父母成为儿子结婚费用的主要承担者。  相似文献   

8.
《农家之友》2004,(12):58
李兰和丈夫杨军于1977年生育儿子杨大海。2002年杨大海结婚,因没住房杨大海大海仍和父母共同生活。2003年8月,杨大海和父母分家,对财产做了处理,此后,李兰与儿媳因生活琐事发生过矛盾。2004年1月,两人因财产问题再次发生纠纷,杨大海和妻子先后两次闯入李兰夫妇的居室和厨房把电视机、沙发及炊具等物品砸毁,被毁坏的物品已无法使用,  相似文献   

9.
送礼     
行长的儿子要结婚了,消息不胫而走,行里的人纷纷备礼。行长的儿子结婚,这不仅是行长家里的大事,也是行里的大事,更是一次难得的向行长表示忠心的机会。行长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与职工个别谈心,都再三说:“我儿子的婚事,不打算大操大办,要新事新办,一切从简。”  相似文献   

10.
正问题第二轮土地承包中,村民甲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与妻儿一家三口分得8亩承包土地,后甲的儿子与同村乙女结婚。在甲去世后,其妻与儿子一家生活不睦,甲妻能否要求和儿子分别继承甲的承包份额?解答一、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一般不发生继承  相似文献   

11.
(一) 家庭小农场的组织 王兴俊同志今年五十岁。今年四月份他邀分家单过的女婿,女儿和大儿子、儿媳等人,试办家庭小农场。除二儿子在场工程队上班不在家外,全家还有九口人,六个职工。王兴俊同志是三级工,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梨树县双河乡三道岗子村村民、今年60岁的东北“故事王”王海洪,几十年来播讲和创作了近千篇故事。王海洪讲的故事生动、精彩,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他担任村长期间,村民闹纠纷,他轻易不批评他们,也不说大道理,而是给他们讲故事。有一次,村里一老一少两户人家为争地垄而闹矛盾,谁也劝不了。王海洪说,先听我讲个故事,听完了再来分地垄。很早以前,有一个姓张的财主去世时,给两个儿子留下了千顷地和万贯家财,弟兄两人过不到一起,只好分家,钱财是二一添作五,惟这千顷地差个地垄分不开。经多少人说合也分不明白,只好去官…  相似文献   

13.
编缉同志:我高考落榜后在家务农,父母给我说了个媳妇。1994年7月份我们举行了婚礼。1995年正月,为了挣钱还结婚欠款,我外出打工。就在我外出不到20天的时间里,传来了媳妇生小孩的消息,且孩子出生不到10天就死掉了。我感觉事情不对,从我们结婚到孩子出生只有七八个月时间,这是不可能的。经家人开导,媳妇说出了事情的原由:原来在1994年  相似文献   

14.
人说老来丧妻是大痛,牛叔可是着实尝够了。早晨还是笑脸鲜活的老伴,夜半里突发心肌梗塞,转眼就阴阳两隔。热腾腾香喷喷的杂粮粥没人熬了,头疼脑热的也没人呵寒问暖了……少了老伴,牛叔觉得天黑了一半,一下子像老了十岁。可更闹心伤神的事还在后头哩——已经分家出去单过的两个儿子,拐弯拌角地  相似文献   

15.
选“家长”     
5月5日,山东省无棣县西小王乡黄家庄陈丙生老人召集三个儿子,开家庭会选“家长”。今年58岁的陈老汉越来越觉得自己在文化知识、科技致富方面落了伍,他看到三个儿子个个都是科技能手、致富模范,决定在三个儿子中选“家长”。于是召集儿子开了这次特殊家庭会。陈老汉拿出6000元存折和2000元现金后说:“这是咱家汗珠子摔八瓣、受苦受累攒下的8000元钱,你们哥仨看这些钱该咋花呀?”老三理直气壮:“咱家条件好了,日子富裕了,老爸的岁数也大了,还是先买套家具改善一下生活条件。”老大接着说:“老三明年就要结婚了,还是留着钱娶…  相似文献   

16.
[案例]李林在结婚之后就与父母分家另过,并经批准修建了一处住宅。2010年父母双亡后,李林打算将他们原来的旧宅翻建成新居,继续使用。但是当地领导不同意,还要他拆除旧宅上的房屋,将宅基地交回集体。  相似文献   

17.
"妈妈,我想打工."那天,儿子走进我的房间,轻轻地对我说. "打工,你在说什么呀?你才14岁的人,上哪打工去?你不上学了?"我听了十分惊讶,一向十分聪明懂事的儿子怎么突然间产生这种念头."妈妈你误会了,我是想在家里打工,我做一些家务活,你付给我工资."儿子解释道,递给我一张小纸片.  相似文献   

18.
说说当会计     
伴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喜悦,不知不觉中,年迈的父亲已经当了20多年的农村会计。20多年的会计工作,其间不知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有谁想过:我那年迈的父母如今仍然守着三间破瓦房?农活中缺少帮手的母亲一人上山下田、耕耘耙地,如今积劳成疾?又有谁想过:正是这位当了20多年农村会计的父亲,在儿子结婚时竟然拿不出一台彩电钱。小时候,我曾为父亲是一名会计而自豪。因为我可以从他那里拿一些废账表做草稿纸。渐渐地随着时光流逝,我对父亲的态度有了变化,不再为父亲是一名会计而欣慰。自从父亲当了会计,地里的农活他很少顾及。今天开会搞试点,明天…  相似文献   

19.
问:我是位护士,丈夫是位教师,我们结婚已7年,育有一子,现由我抚养.三年前,我丈夫和他的一位女同事相好不久即一起私奔,不知去向.如今三年多了,音讯沓无.我一个人抚养孩子多有不便,很想离婚后再嫁.但现在丈夫找不到,我应当怎样与他离婚呢?  相似文献   

20.
刘福民  刘波 《农家之友》2005,(9X):62-64
穷啊!穷得儿子们都找不到老婆 58岁的韩元成,是河南省沁阳市西向镇人。他和妻子李青兰一共育有4个儿子、2个女儿,他分别给孩子们起名叫来富、来运、来贵、来财、金芝和银芝。他盼望孩子们的到来能给他带来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