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提出了新的挑战,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不和谐体现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的不和谐三个方面。在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基础上,从开发理念、产品设计和旅游服务等角度提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的思路,并结合典型历史文化名城西安进行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中的属性错位矛盾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中普遍存在古城保护、旅游开发和城市发展的矛盾,本文从历史文化名城的共有属性--功能属性、文化属性、经济属性的角度解析矛盾的表现形式,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以协调三方矛盾,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商》2015,(47):259-260
截止2015年6月,国务院分四批一共公布了125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是证明中国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依据之一,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铭记着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具有很高的品位度和知名度,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一类旅游资源,存在较高的旅游价值和旅游功能。大理是中国第一批开发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山水风光和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为一体,且资源类别齐全、集中的旅游地。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其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对名城保护不合理的开发和建设性极容易破坏会古城的特色和整体风貌的丧失,不仅仅会导致历史文化名城的破坏,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大理古城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定性定量评价,试图探讨并概括大理古城这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势和前景,引导人们的文明欣赏景观,同时希望能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和爱护大理古城内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4.
文化旅游是一种以旅游消费为目的的文化展示与再创造,是迅速发展的全球旅游市场中一个非常繁荣的领域。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最能体现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历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上海文化有个性、有特色,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是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必然的战略选择。但跟国内外著名旅游城市相比,上海文化旅游发展目前仍存在发展思路不明确、产业地位不高、资源整合不够、形象模糊不清等不足。需要遵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价值提升战略、文化资本战略、融合发展战略和区域合作战略,加快转型提升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优势明显,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不足。旅游形象模糊,过度商业化,旅游资源破坏和浪费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制约着非一线、非省会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的发展。以襄阳为例,将备受关注和热议的文创IP价值应用引入古城襄阳旅游发展中,借鉴以"故宫淘宝"为代表的IP运营成功经验,从挖掘古城IP内涵,打造强势IP品牌等方面着手,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良 《江苏商论》2022,(2):61-64,67
目前国内旅游行业竞争已经逐渐转变为各地旅游文化内涵营造的竞争.常州作为一座具有32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文化名城,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与同域旅游强市苏州、无锡、南京相比,在旅游号召力、文化资源挖掘程度、文化旅游体系构建方面却处于明显劣势.文章分析了常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总结了省内同类城市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形成...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5,(11)
当前,国家对城市文化旅游发展愈来愈重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指出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脉络,保护好城市在发展中沉淀下的文化遗产,在旅游中注入文化氛围、文化内涵、文化精神,推进文化旅游强市的建设,景德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也成为文化开发的重镇,本文正是以景德镇陶瓷为例阐述陶瓷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深入发展以陶瓷为特色的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8.
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漳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历史街区的旅游发展是全面体现历史文化名城内涵,解决历史街区保护动力机制不足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漳州旧城历史街区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地域文化价值和风貌观赏价值.但在旅游开发中存在旅游形象模糊、商业开发力度不够、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实行功能分区,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复兴商业活动等旅游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9.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楚国故都、三国故里、长江故道"所在地,集"楚文化、三国文化、治水文化"三项世界级文化资源于一身,旅游资源可塑性极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平台巨大,旅游产业发展先天优势显著。本文试图从旅游形象的塑造、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及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对策几个方面来研究,以期为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些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丽江古城是集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于一身的旅游景区。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些危机,如商业化氛围略显浓厚,原真性体验活动深度不够,业态构成和空间布局不合理等。对全域旅游与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机制进行研究,并从五方面将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运用到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中,包括建立全域旅游观下的生态保护新格局,依据全域旅游规划调整古城业态和优化空间布局,融合全域旅游资源要素并打造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等。  相似文献   

11.
朱锋 《商业科技》2010,(34):77-78
蚌埠市"双墩文化"的发掘与研究跟进,为蚌埠市开发旅游资源乃至进一步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创造了难得的契机,本文以保护、译解、诠释、联合为宏观思路,借鉴了旅游资源开发与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双墩"旅游资源开发如何打造蚌埠历史文化名城这一课题提出了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2.
蚌埠市"双墩文化"的发掘与研究跟进,为蚌埠市开发旅游资源乃至进一步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创造了难得的契机,本文以保护、译解、诠释、联合为宏观思路,借鉴了旅游资源开发与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双墩"旅游资源开发如何打造蚌埠历史文化名城这一课题提出了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3.
襄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乡村旅游资源。目前随着襄樊市政策对旅游经济的重视,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乡村旅游市场开发的认识,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为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指导,科学规划、管理和引导乡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襄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乡村旅游资源。目前随着襄樊市政策对旅游经济的重视,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乡村旅游市场开发的认识,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为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指导,科学规划、管理和引导乡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经济圈建设,川渝两地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项目,合作推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致力于文物遗产保护,打造文旅融合特色线路,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作为一个融合了自然风光和丰富历史文化的重要旅游资源建设项目,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本文通过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其区域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包括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与文化保护、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等方面,以期促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经济;曲阜市旅游业发展概况和开发的分析以及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祥寒冰 《现代商业》2014,(31):74-75
望江楼在成都历史上与武侯祠、杜甫草堂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然而今天的望江楼却不足为外人道,因此,恢复其历史地位,整合旅游资源,促进成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发展势在必行,本文从打造竹文化景观、恢复明清水码头及重塑薛涛文化三个方面提出望江楼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以期对其旅游发展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河北省内京津周边城市正抓住机遇强力发展当地旅游业,而这就给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以及现代滨海休闲文化旅游名城的秦皇岛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挑战。近年来,随着旅游兴市战略的全面实施,秦皇岛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下,秦皇岛应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理优势,提升秦皇岛国际旅游地位、国际文化旅游软实力,将有着"京津后花园"美誉的秦皇岛打造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本文将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滨海旅游城市的秦皇岛,是否具有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优势,哪些资源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还存在哪些差距以及为实现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孙玉洁  崔耘 《消费导刊》2013,(4):125-125
蓬莱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立市、文化强市是蓬莱长期发展战略和目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蓬莱以文化为魂,注重文化和创建活动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美丽乡村的内涵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灵梅 《现代商业》2008,(17):141-143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发祥地,素有“九州腹地”之称。然而,目前洛阳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却存在诸多问题。研究这一问题,有利于实现洛阳“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实现洛阳旅游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