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华民族衰败时期,为了振兴中华,探寻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我们大量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则成了落后的象征,被批判和遗忘。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随着中国的大国崛起,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随之增强,要求汲取民族元素重塑中国特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自然就成为民族文化的营养元素,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收。这样,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得以重生。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5,(4)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积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流长。对于中医院校大学生来说,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有利于其对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理解。因为中医药基本理论便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从三个方面选择内容:一是在个人价值追求方面以"德"为核心选择内容,二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方面以"仁"为核心选取内容,三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以"合"为核心选取内容。  相似文献   

3.
唐劲飞 《北方经贸》2011,(3):139-140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当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课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思想精华。进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必须依靠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将其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崔寅 《商场现代化》2010,(10):174-175
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传统道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精神力量。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商科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道德、特别是优秀传统商业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始终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吸取世界先进企业文化成果;提倡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创造力,从而形成巨大的文化生产力。一、应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对那些能够反映民族特质的文化和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企业文化在民族文化的大范围中只能算作是一种“亚文化”,它从属于民族文化体系,以民族文化为土壤。杜拉克说:企业文化符合民族的文…  相似文献   

6.
文武 《商场现代化》2012,(31):20-23
<正>中药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伟大贡献。天士力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承载着民族中医药产业现代化与国际化的伟大使命。经过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天士力人不辱使命,已经成为了中药现代化、中药国际化的一面旗帜,为中医药的传播与应用在历史上划上了重要一笔。赢得了高度的国际赞誉。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精髓,也是天士力人的哲学理念;提高生命质量是联合国国际文化卫生组织提出的21世纪的中心任务,也是我们的经营理念。天士力在与自然、社会、人际、文明和谐的无尽追求中,自身也融入其中,被社会、被世界所认同,使"创造健康,人人共享"的伟大事业得到永恒。  相似文献   

7.
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经济全球化下,为了抵制文化霸权主义,我们应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创新发展我国民族文化。我们要立足民族文化优势,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民族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科技文化和宝贵医药资源,中医药文化传承应成为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就中医药科普教育的现状、目的及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创建中医药科普宣传展示平台的构想及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自近代经济开始发展初期就遭到了很多敌国的欺辱,中华民族为了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向西方经济方式一步步靠拢,学习各种西方的文化甚至再制造武器方面也不断向西方学习,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大折损,更有甚者提出"全面向西方靠拢"这种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根本的口号。虽然目前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在"中体西用""中西结合""以人为本"的道路上坚持自己民族的根本适当借鉴西方经济文化,当下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自始至终都引人深思的话题,也是万人关注的焦点。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便成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价值的发展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主导,以墨家、法家为两翼,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作内质,是天人合一的多元价值取向体系。这种传统文化价值观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传承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有的文化形态。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以及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文化精神和文化情怀。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不仅有着辉煌的过去,同样在未来依然有着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是各个时代的文化精华通过不断的沉淀、积累,因而对经济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自近代经济开始发展初期就遭到了很多敌国的欺辱,中华民族为了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向西方经济方式一步步靠拢,学习各种西方的文化甚至再制造武器方面也不断向西方学习,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大折损,更有甚者提出"全面向西方靠拢"这种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根本的口号。虽然目前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在"中体西用""中西结合""以人为本"的道路上坚持自己民族的根本适当借鉴西方经济文化,当下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自始至终都引人深思的话题,也是万人关注的焦点。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便成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价值的发展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民族传统体育是指一个民族为了满足不同时期的身体发展需求而创造的体育活动方式,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主要包括祛病、健身、习武以及相关娱乐活动。民族传统体育包含三层意思:民族的、传统的、体育的。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体育也在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继承中得以保存。而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西方体育也随之传入中国,并在传入后迅速产生巨大影响,逐渐占据我国体育的主流舞台,如足球、篮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奥林匹克的竞技精神传遍了世界各个角落,全球化与世界化成了体育  相似文献   

13.
侯丽娜 《商》2014,(48):114-114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以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论争入手,深入分析了各代领导人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命运,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和对待我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刘志勇 《商》2013,(5):224-225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冲击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内容面临委缩困境,综合运用现代多学科理论,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价值、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探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功能和实用价值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重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重庆,是我国少数族世居之地,民族种类居各省市之首。正确认识重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充分挖掘、整理和保护重庆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推动重庆的新农村建设具有无限地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6.
在大工程背景下,工程文化不仅仅是工程实践中所形成的管理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工程理念等诸多因素的集合,更是工程建造这一"有形文化"背后所蕴涵的历史、艺术等特质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它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国传统文化与工程文化具有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肖璐  聂坚 《商》2013,(16):352-352
彝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全球化现代化下凉山彝族经历了巨大的社会转型,传统的民族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基于对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四合乡的调查研究,以文化空间为切入点,以彝族传统节日为例,探究现代化经济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节日的保护与传承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内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不仅包括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而且也包括非主流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它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条件、文化背景下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而出现。它可以以  相似文献   

19.
崔素洁  王静 《致富时代》2010,(2):191-192
西藏地处我国的西南,有着古朴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根植于秀美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社会历史之中,有着鲜明的特色及深厚的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注重对西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在发展旅游业与传承本民族文化、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契合点。  相似文献   

20.
夏瑞婷 《消费导刊》2014,(12):160-160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文化形态,而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旅游文化得以发展的精神食粮,尤其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对我国的现代旅游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此,在现阶段我国必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