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村一名大学生任村官是今年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的部署,大学生村官肩负着党和国家的重托,人民的期盼,需要从各方面培养自己的多种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有效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政府、学校和大学生个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地方高校如何结合实际情况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着就业指导体系的不健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不充分和学生个体就业能力培养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最后,提出从地方政府加强政策的引导和制定、高校建设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自主意识加强等可行性方案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4.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农村精英人才的大量流失致使农村村级领导综合素质偏低,"三农"政策执行方面不能很好的贯彻,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改变这一现状,但是,由于大学生村官适应能力不高,缺乏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差,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在村级事务中的工作效率。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村官能力缺陷的同时,试图探索大学生村官能力培养的路径,以期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村官工程计划”是当前我国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实施的一项新举措。从制度保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着手,对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支持制度、选拔制度、培养制度、出口制度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一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在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大学生“村官”自身能力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与配套机制不完善、社会环境及农村具体工作环境复杂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向祖国建设提供专门人才的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既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而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高校图书馆理应成为培育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基地,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在师资力量、生源基础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等多方面与研究型大学存在一定差距.地方性高校与地方经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以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问题与机遇为切入点,对台州的几所地方高校深入调研,探析地方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9.
分析大学生“村官”流动机制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建立长效流动机制的重要性,并尝试性地为政府提供一些解决大学生“村官”期满后流动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6,(26)
本文通过对2344名在校大学生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从创业意愿、创业面临的最主要障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参加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首要的出发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水平、创新创业服务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地方本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并从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顶层设计、健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体系、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水平、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选聘大学生"村官"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培养基层年轻后备干部、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对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中国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过程中,结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制度创新。我国从1999年海南省初次实行大学生"村官"计划开始,到现在大规模地推行,从无到有,已经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随着大学生"村官"的热度大增,有关大学生"村官"的研究在学术界也备受宠爱。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从基本概念范畴到大学生"村官"问题的解决、制度创新比较一致,但还是有一定的分歧。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村官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进行研究,以S大学经管学院为例,深入调研后发现其研究生联合培养存在的不足,为其健全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提供新思路与政策保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多方合作满足人才发展需求,有效促进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深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20.
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未来社会先进文化和思想的创造群体,承担着最基本的公民道德责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其道德责任感如何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程度以及整个社会的道德走向。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道德责任感不容乐观,因此,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道德责任感培养机制,加强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