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婷 《商界》2010,(1):106-108
茶楼按顾客年龄收费,有人说是噱头。有人说是诚信实验,也有人说这背后是精打细算的一笔生意。  相似文献   

2.
<正> 每天1毛钱地毯铺5年朋友开了一家地毯商店,新雇了一个营业员。一天,一位顾客进来询问地毯价格。"这种地毯多少钱一平?"24.8元。"营业员回答道。"这么贵!"顾客听后就走了。望着顾客远去的背影,朋友对营业员说:"再来顾客问价,我来回答。"过了一会儿,进来一位顾客,询问地毯价格,朋友没有直接回答价格,而是反问道:"您能告诉我,您想为多大的房间铺地毯吗?"大约10平吧!"朋友略加思索后说,"您只需1毛钱,便能让您的房间铺上地毯。"一毛钱?"顾客惊讶好奇地问。"是啊,您看,您的房间10平米,地毯每平米是  相似文献   

3.
<正> 我是推销矿灯的。一次,刚刚向一个商店推销出我的产品时,恰逢一位顾客要买这种灯。虽然也动心想买,但他会苛刻地讨价还价。营业员热情地说:"28元一套。"顾客脸一沉,说:"人家杂货店25元,你们卖28元,太贵!"25元?我们批也批不来。若是同样的牌子,你有多少,我全要了。"一句话呛得对方支支吾吾,不说买也不说不买。见此情景,我忙上前:"老师傅,您说25元的6V矿灯,确实有,只是它的电池充电容量很小,仅3AH,而我店的矿灯容量为5AH。就像半瓶酒  相似文献   

4.
<正> 一天,海天公司总经理助理许某,代表公司领导在金龙饭店设宴款待客户,在即将酒尽席散时,许某将一张支票交给收银台的小姐。收银台小姐将许某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单位电话记在支票背后,然后给他开了发票。20天后,会计问许某那次餐费花了多少钱,许张口说道:"1032元。"不对呀,你那张支票被划走了8万!"8万,不可能。"许某二话没说,拿着收据去饭店核实此事。而收银台小姐却说:"我们没收你们单位的支票。"许某  相似文献   

5.
正自媒体让生态"富士康化"。纸媒朋友们经常和我讨论一个问题:"你觉得我是自己创业出来做自媒体呢?还是在报纸里面继续待着瞎混着?"我说,"你为什么要出来?""你看人家程苓峰,在微信里面贴小广告,一天赚几万;罗振宇,24小时收了800万……"我笑了笑:"你们还真信这些数啊。"自媒体现在已经虚假到什么程度?粉丝数微博是僵尸,没人问。微信大家看不见,自己可以瞎报。比如12万粉丝,基本上可以去掉10万,然后打个折,真实1万有没有都怀疑。至于微信上赚了多少钱?那更是可以瞎编。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8日,星期四,8点12分,徐建荣走进位于北京海淀区学院路国际大厦11层的办公室,签字、开会、接电话、谈生意。一个小时后,他抬手看了看手表,拿起车钥匙就冲出了办公室的门。车开出了大厦,楼底的保安微微一笑:"徐总,3元停车费。"徐建荣摸了张5元的人民币递过去:"冷不冷啊,你们这个收费系统应该改改了,在门口设置一个接收装置,每辆车出门时自动发出信号,车主自动结账,不用每次都麻烦你们。"保安拿着2元的余钱交给徐建荣:"还是您体谅我们!"每周四的这个时候,作为北京来拓  相似文献   

7.
一年高达数百亿元的大学收费,竟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清是根据什么标准收的。新华社记者最近采访了大量教育界人士,试图探究大学收费的标准,却发现这是一团乱麻。培养成本该是多少? 个人应当分担多少比例的教育成本?热门专业收费可以上调,为何不见冷门专业下调收费?多年一直潜心研究教育问题的熊丙奇教授认为大学收费有三个难解之迷。  相似文献   

8.
一、高等教育收费的水平、现状分析1.高等教育收费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1988年以前我国实行免费上大学的制度。1989年开始象征性地收费,每人每年约200元。1996年高等学校普遍实行并轨招生.年收费约2000元,而2003年已普遍高达4000~6000元.14年涨了20~30倍.而我国同期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和农村居民纯收入仅增长6.2倍和4.4倍。高等教育收费的增长速度过快,大大超过了我国同期经济增长水平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按照公安部的规划,全国居民身份证的换证工作于2005年全面启动,到2008年底基本完成全国16周岁以上人口的换发工作,约全国10亿个身份证。这意味着未来5年年均产量必须达到2亿张。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居民身份证收费标准及有关估计问题的通知》,申领、换领二代证需收取工本费每证20元,以此计算仅身份证的制作一项,每年就产生40亿元的产值;二代证市场总体规模可达 200亿元;其中,芯片份额约为8亿元,相关市场规模为B0亿元。  相似文献   

10.
<正> 5月12日上午,百货大楼新飞冰箱促销员李晓慧接待了一位"有理取闹"的顾客。一位三十几岁的男士,一靠近新飞销售处。就冲着李晓慧嚷嚷:"你们办的是啥事呀,4月18号给我妈买的冰箱,到今儿都快一个月了,赠品(抽油烟机)还没到家!"真对不起,先生。当时,赠品没货,您的事我们都记着呢。"记着?记着怎么到现在还不给我个信儿?"先生,您先消消气,最近商场搞促销活动,太忙,没来得及通知您。这的确是我们的疏忽,现在,赠品到货了,您可以带走了。"得!赠品我不要了。我要求退钱!我母亲住在双阳,一天忙得脚打后脑勺,我可没时间往双阳跑!"先生,看上您一眼,就知道您是个非常孝顺的人。明天是母亲节,我想,您再忙,肯定也得抽空回去看看老母亲吧!"母亲节?是吗?"顾客的态度由刚  相似文献   

11.
<正> 长春百货大楼顾客反馈接待员刘树海,这天剐上班就接到一个老者的投诉电话。"你们百货大楼的服务质量也太差了!我买了台冰箱,到家就坏了。本来,我想退货,一寻思,我这70来岁的人了,楼上楼下的和你们折腾不起!就给售后服务处打了电话,可在家等了三天,不见人影来!不行,我就豁出去了!今儿再不来修我就退货!"刘树海听出老人强硬的话语中带有些颤抖,知道这时候说什么也没有用了。"爹!"刘树海清脆又响亮地喊了一声。"我叫您爹,你别有什么想法,因为我爹的年纪和您差不多。这事放我头上,我也生气,不过,您先消消气,咱家的事包我头上,我肯定让您老满意,不是外人么!"一声"爹",又是"咱家",老汉的气顿时消了。  相似文献   

12.
<正> 摄影个体户王五在某旅游景点设摊,每摄一张"宝丽来"彩照在五分钟后即取,其它个体户每张收费五元,而王五却在海报上写明价目为"每张三元起",于是顾客纷至沓来。第一日,某大款携女友至王五处摄影留念,取照时问何价。王五答:"本处摄影收费三档:三元、六元、九元。"大款问:"如何分档?"王五答:"视顾客品位层次  相似文献   

13.
<正> 这家又名"福州市大众家庭服务中心"的洗衣馆在报上刊登广告说,只要交纳一定的服务费,它将负责包洗全家的衣服,包括每天上门收衣、洗涤后次日送衣上门。具体收费标准如下:3口之家每月60元,超出一人另加15元,单身者每月30元。  相似文献   

14.
王巍栋 《现代商业》2011,(10):68-69
去医院输液,坐的椅子居然要收3元钱,山东一些医院收"输液椅费"的规定让患者很不理解。而这一收费竟是经过物价部门核准的正当收费。去医院输液,坐的椅子居然要收3元钱,山东一些医院收"输液椅费"的规定让患者很不理解。而这一收费竟是经过物价部门核准的正当收费。(3月1日《北京青年报》)  相似文献   

15.
《国际市场》2009,(7):64-65
今年5月1日起,尼日利亚港口实行新的集装箱储藏收费制度,旨在减少集装箱在港口的停留时间。 按照储藏收费制度规定,集装箱可在港口免费停留1-3天;停留4-12天的20英尺集装箱收750奈拉,40英尺收2000奈拉;停留13-20天的20英尺集装箱收1500奈拉,40英尺收4000奈拉.  相似文献   

16.
张建华 《江苏商论》2004,(3):109-111
政府收费、如审批费、年检费、证照费等等,眼下已成为几乎人人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收费的合理性依据是什么?应该下应该收?怎么收?收多少?是需要作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应松 《新商刊》2000,(9A):38-38
按常理.老百姓买东西或享服务是接质按量论价.可有些时候却不是那么回事。就说上邮局寄各类邮件吧,许多收费因有了“国家规定”变成了合法不合理的事实。原邮电部的规定是平信本埠20克内收0.6元,超1克邮资加倍;  相似文献   

18.
<正> 先被骂后被夸"笨店员"引来投资者6年前,陈娟在广州数间数码相机店里打工,在老板眼里,陈是一个不懂做生意的笨店员。一次,一个顾客来店里要买一台1万多元的高级相机,陈在和顾客交谈时发现,这个顾客对数码相机除了知道像素越高画面越清晰外,并无多少认识,就建议顾客先买一个2000元左右的低档相机。这种事多了,陈被老板骂的次数就多了,但店里的回头客却也多了。陈在几家店打工都是开始被老板骂、后来被老板夸的最佳店员。几个朋友看出陈有自己的经营之道,就与她合伙投资35万元在海  相似文献   

19.
甲方(委托单位):《中国广告》乙方:嘻嘻哈哈市场调查公司调查对象:年龄在25—65岁之间,月收入1000元以上的人士。不限性别调查方式:网上:街头拦访;小组座谈 Q1、您对年轻女性的胸部(乳房)感兴趣吗? 方式一:网上调查结果:98%男性回答"是":20%女性回答"是"。还有人留言道:不感兴趣的没病就是同志!  相似文献   

20.
<正> 该行设在枣庄市台儿庄运北农贸市场,别看小店不大,可远近闻名。周边十里八乡购买电子类商品的顾客大都来这儿。遇到周末、逢集的日子,小店更是顾客盈门,忙得不可开交,生意格外红火。令众家同行羡慕嫉妒。一、真正实行微利销售经商做生意的人谁都想大把大把地赚钱,一件小商品,赚不到20-30%的利润不会出手。而该店见利就卖。两节山东临沂产的华太1号电池,别人零售低于1.5元都不肯卖,在该电子行只花1.2元就能买到。即使是批发价近百元的商品,该电子行也只是赚到3-5元就卖,从不贪大利。凡来买东西的,都是周边乡里乡亲的,要赚顾客长远,就得"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