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折扣率是商业银行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核心要素。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折扣率,是有效发挥押品风险缓释作用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折扣率现有计量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单一押品折扣率模型、基于内部评级法的折扣率模型、基于加权平均法的传统计算方法、VaR评估模型以及监管要求的其他方法,同时结合部分实际处置数据和评估案例,利用VaR方法中的参数法和非参数法进行了介绍性实证分析,并针对当前部分商业银行折扣率计量风险敏感性不足、计量依据和规范性有待强化等问题,提出了构建商业银行内部押品计量体系、强化折扣率计量验证管理、完善押品风险数据库建设和加强押品存续期管理等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和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为担保物的"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正逐渐兴起,考察其业务发展现状以及揭示其隐藏风险将为农业银行开办此类业务提供重要参考。本文首先考察了"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发展现状以及促其发展的原因,然后着重分析了该项业务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和押品管理风险,最后从战略风险、政策风险、业务风险和监管风险的角度为农业银行开办此类贷款提出了风险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各家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主要表现在:建立了押品管理制度,包括制定了押品管理办法以及多个专项押品管理制度,推广应用了押品管理系统,规范了押品范围,并将押品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之中,押品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轨道。由于商业银行目前在押品的选择、管理和处置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与困惑,仍需不断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 Ⅱ)对作为风险重要缓释手段之一的抵(质)押品的认可范畴较BASEL Ⅰ有大幅度扩大,但银行接受这些抵(质)押品的前提是,必须满足一些复杂的定量和定性标准.新的要求给国内银行传统的抵(质)押品管理模式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如何利用先进手段和方法进行管理以有效降低风险,提升银行管理水平,越来越成为银行管理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国内银行正积极探索抵(质)押品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抵押和质押是各家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担保手段,抵质押物(统称“押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借款入的违约成本和还款意愿,降低了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和银行资产损失。抵质押贷款已成为银行信贷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各家银行也越来越倾向选择抵质押作为信贷业务担保手段。但从押品处置的效果看,贷款平均损失比率较高,大部分抵质押物变现回收价值不能有效覆盖其所担保的债权,抵质押物对贷款风险的缓释效果不理想,第二还款来源对债权的保障作用较差,押品管理各环节均不同程度存在违规问题,部分问题潜在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6.
仲夏 《中国外汇》2014,(20):58-59
货押融资业务中,银行应该对存货这一重要押品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在业务各环节强化管理要求。 货押融资作为贸易融资中的重要业务,不仅能够缓解企业申请融资时抵押和保证资源不足的难题,也能解决企业大宗采购的资金来源问题,因而受到许多客户的欢迎,也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争揽客户、拓展贸易融资业务的利器。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很多业务人员以有第三方监管单位对存货进行持续监管为由,放松了与存货管理相关的风险管理,仅以占用质押担保额为基础,根据一般授信业务的标准为客户办理融资。这种做法会给业务留下风险隐患。近期中国银行货押融资业务发生的不良,大多都与上述做法有关。笔者梳理了货押融资业务中与存货管理相关的关键风险点,同时厘清了银行与第三方监管单位各自的权责,供业内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金融》2012,(9):55-55
对传统信贷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改革,精简不必要的操作和管理环节。摆脱依赖客户财务报表进行风险分析的做法,把“人品、产品、押品”、“电表、水表、纳税表”等真实反映小企业经营和风险状况的信息指标引入小企业风险防控体系,切实把握小企业信贷风险实质。加快产品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8.
押品作为信贷业务中重要的风险缓释工具,其有效性和充足性直接影响到第一还款来源缺失时银行挽回贷款损失的能力。而采用异地财产、机器设备抵押或账户质押作为担保方式,押品本身具有难管理、专用性强、法律支持不足等特点,对于基层金融机构而言,易出现操作不到位和疏忽的情况,蕴涵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正>押品是缓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对于减少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降低违约风险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汽车金融逐步转战下沉市场,为防范业务风险,部分商业银行采取抵押模式开展信用卡购车分期业务。该模式下,虽然商业银行购车分期资产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押品作为商业银行第二还款来源的重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随着车辆押品体量的快速增长,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控压力持续增大,车辆押品的处置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资产抵押(包含质押)是现代银行业广泛采用的贷款担保措施。无论是新的巴塞尔银行资本协定中的资本金测算,还是会计中的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和押品会计核算,都要求商业银行重视对押品的价值管理。而押品的价值管理尤其需要关注押品的变现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押品变现能力的因素,对各类押品的变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且就回收率数据的利用与如何利用变现能力分析确定不动产的理论抵押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押品价值评估作为押品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审查中的作用十分明显。本文从押品价值评估的依据、假设、基本方法等出发,分析现有押品价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信贷业务审查中做好押品价值评估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的押品在缓释信用风险、降低经济资本、减少信贷资产损失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押品管理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用风险主动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强化押品管理在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押品价值内部重估简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堃  张静  田应雄 《新金融》2010,(5):37-41
对商业银行而言,无论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还是贷后监控、不良处置,准确掌握押品价值都至关重要,其中贷后管理过程中的押品价值评估是当前我国银行业亟待加强和改善的薄弱环节。本文从资产评估的一般原理出发,根据我国银行押品特征和管理需要,提出了一套“商业银行押品价值内部重估简约模型”,并结合其在国内某大型银行的实践经验,分别介绍了该模型的设计思路、计算公式、适用范围、选用规则和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抵、质押贷款在授信中占据较大比重,抵、质押品的管理是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物权法》实施后,担保物权部分变动较大,将给商业银行的押品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物权法》在担保物权方面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对银行押品管理工作的影响,以及银行应采取什么措施加强押品管理。  相似文献   

15.
采矿权作为押品种类之一,在抵押贷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采矿权抵押的相关法律规范体系不够成熟,各地办理抵押备案的规定差异较大,以及采矿权本身的权利特点,导致银行在处置采矿权押品时面临着不少法律风险。本文对与采矿权抵押相关的法律规范进行了梳理,勾勒出以采矿权作为押品的法律规范体系,辨明了处置采矿权时存在的法律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商业银行授信管理的工作中,抵质押品是一种重要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控制违约风险等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近几年来,各家商业银行对抵质押品的管理力度逐渐加强,信用风险的问责制也被有关监管部门加以推行。从商业银行经营现状来看,抵质押产品缺口扩大、变现困难及抵质押贷款违约损失率和不良率偏高等现象普遍存在。本文通过押品评估与管理现状的描述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防范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柜面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容易引发操作风险的业务环节。柜面业务范围较广,包括账户管理、存取款、现金库箱、印押证管理、票据凭证审核、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等各项操作。农行的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在其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环节点多面广,控制不好就可能给农行带来声誉、管理和发展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银行押品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押品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由借款人或第三人为担保农业银行债权实现而抵押或质押给农业银行的财产或权利;财政部《关于印发〈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抵债资产为银行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押品是抵押或质押给银行的财产或权利,非银行本身的权属资产,抵债资产在银行行使债权抵销前属于债务人或第三人,也非银行本身的权属资产。由于押品、抵债资产等非权属银行资产关系到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对银行债权保障有特殊意义,因此应当高度重视此类资产的管理工作。若管理不善导致其毁损灭失,可能被要求承担赔偿责任。笔者将从一起银行承担返还赔偿责任的案例,评析银行的过错以及承担责任原因,以期给农行的押品及抵债资产管理带来启示,进一步完善相关基础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对传统信贷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改革,精简不必要的操作和管理环节。摆脱依赖客户财务报表进行风险分析的做法,把"人品、产品、押品"、"电表、水表、纳税表"等真实反映小企业经营和风险状况的信息指标引  相似文献   

20.
从2007年《物权法》颁布以来,以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作为担保方式的银行贷款逐渐增多。如何更好地把握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业务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商业银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特点,分析其作为担保方式的风险,并就如何防范风险提出建议,包括:贷前调查阶段侧重押品的选择;依法完成股权出质的审批手续,重视质押合同的签订和质押手续的办理;细化押品和质押股权公司的贷后管理;与产权交易中心加强合作,拓宽非上市公司质押股权交易的途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