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客户带去价值,是企业永远的立足之本。哪怕公司对此有偏离,你自己也不应该含糊,这是你职业生涯的根本。与一位《财富》500强企业的员工攀谈,他告诉我,他痛恨这家著名的公司。他是一位销售经理,任务指标很高,明明完不成,还得假装信心百倍。他原本期望能够从公司得到大力的支持,但是,像他这样的前线经理,几乎不了解公司的战略战术,而他的老板除了"催租子、数豆子"之外,很少能为他提供有价值的现场帮助,因此他  相似文献   

2.
最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客户,他是刚进公司不久的新人,主要是负责市场营销和会展这块儿业务。起初我和客户两个人聊得很好,客户是新入公司,而且以前也缺乏会展策划这方面的经验,他们老板临时把这项工作交给他,他也束手无策。当我联系他的时候,我说我是专业做会展策划,设计搭建全面服务的公司的时候,他就象抓到一根救命草一样。  相似文献   

3.
白立新 《光彩》2011,(10):40-40
只要建立了"完美的利益链条",企业管理其实很简单好企业与差企业的组织形态没有多大的差别,都有老板、经理、员工,然后为客户服务。在差的企业中,老板想多挣点钱,少发点工资;经理想自己多捞点,少出点力气;员工想多拿点奖金,少做点客户服务;至于客户,就只能指望着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了。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利益,结果是企业破产,大家什么也得不到。而在好的企业中,老板委托经理人管理日常事务,聘请员工为客户服务,所以经理对老板的利益负责,员工对客户的利益负责,而老板则对经理和员工的利益负责。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企业老板或经理,您是否面临如下问题: 1.公司的部门设置和工作方法是几年前公司新建时确立的,公司最高管理层意识到现在已有很多不适合的地方。这时,公司请到了具有某著名公司工作经历的老赵,希望他能帮助公司完成改进的过程。老赵上任后,经常对经理说:“你的部门在我以前的公司是这样做的……”当公司所有的部门都按照老赵以前所在公司的情况改过之后,公司最高管理层还是感到公司的管理落后于  相似文献   

5.
阿里巴巴的老板马云有一句经典名言:员工第一,客户第二。因为在他看来,员工是他的第一个客户。只有员工接受了他的产品(也就是他的经营理念、他的指示和领导),才可以和他一起为他的客户服务。时至今日,依然觉得马云这句话是对上下级关系最精彩、最深刻的诠释。后来,又渐渐明白,不但员工是老板的第一个客户,老板也是员工的第一个客户。一般情况下,员工对老板会有两种态度:一是对老板不满,满腹抱怨;二是对老板唯唯诺诺,惟命是从。这两种人都是职场不如意者。他们仅仅把老板  相似文献   

6.
客户经理是对不同客户群体进行服务与营销的一线营销岗位,他是公司销售策略的执行者、企业和零售客户利益的代言人、客户服务团队的核心、连接企业与客户的桥梁与纽带。客户经理既是公司的代表又是客户的经理。因此,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客户经理工作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破解关键员工管理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案例:A.一家网络公司,一个和老板一起创业的关键员工向老板提出,希望公司能给他一定的股份,这样才有归宿感。虽然他此时的年薪已经非常丰厚了。除了老板,他的收入是全公司最高的。老板不想给他股份,但老板知道,要是不给,这位员工可能会辞职,那么,无论他自己创业还是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对公司都会形成强大的压力。老板不知道该怎样处理此事。B.某 IT 研发高技术企业,有两个高级研发经理,对老板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就像华为的李一男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8.
<正> 亲历了4个回合的紧张较量,刘老板如释重负:"张经理、王经理,以后合作的机会很多,你们今天解开了我心中的一个‘结’,我想选择……" 公司东北区域经理高华一大清早就接到沈阳经销商刘老板的电话:"高经理,什么时候有空?我们再谈一谈产品经销的事。"高华一听,心想:机会终于来了。与刘老板谈了3次,基本条件已认同,应该就差签合同和汇款了。下午4:30,高华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刘老板办公室,刘老板正在会议室接待客户,等了一会儿,刘老板出来  相似文献   

9.
大观园     
《中国市场》2000,(1):58-59
<正> 德国:谎言公司生意红火 德国有一个“借口服务公司”,专门为人编造和兜售谎言,每次收费10至25个马克。有个工人因几天上班迟到,便谎称到牙科医生那里去了,引起了老板的怀疑。他求助于“借口服务公司”,公司立即给客户的老板打电话,自称是某诊所,说你们厂的某工人过去几天上午都在这里看病,不过他今天把身份证留在诊所了,请叫他下班后来取,结果老板信以为真。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在日华人就职者增多,华人就职者在日本社会渐渐立足并成为企业中坚,华人就职者“辞职难”的现象同时浮现出来。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顾祥忠先生在一家公司做IC营销贸易工作,工作3年间,赢得一批客户的信任和友情,营业额在公司里也处拔尖地位。当他提出辞职时,公司老板先是不准,后又提出要他帮助培养新人,不许带走客户等诸多条件。顾先生本着和公司和睦相  相似文献   

11.
<正> 某搬家公司在为一客户搬家时,客户竟提出了"无理"要求:不但把各种物什完好搬入新居,还要求搬家公司代为设计一下新居的布局,沙发放在哪,书柜放在哪……搬运工人认为这是无理要求,再说具体实施搬运的人员也没有这个素质和水平,因此感到很为难。公司经理得知此事,立即派人请来一位专业设计人员,对居室的家具摆放布局给予精心的指导,满足了这位顾客的"无理"要求,使他对搬家公司的工作非常满意。然而,此事却使公司经理看到了一个同行还没有发现的商机。于是,在该公司的广告中就增加了一条所有同行都没有的承诺:免费为客户提供家具摆放布局方案,家具一步到位,免除后顾之忧。率先打出这一新的服务举措后,公司的业务量大增。  相似文献   

12.
奏效的激励     
许来 《中国海关》2011,(10):79-79
Eric就职于一家全球500强公司,被提升为市场副总的一年来,下属6个经理离职了4个。不少同事都把原因归结在Eric个人身上,老板也流露出质疑,并让他注意对下属的激励。  相似文献   

13.
穆胜 《光彩》2012,(1):38-39
在公司员工建立的论坛里,原来看似合理的工作流程,居然是如此愚蠢张明是国内一家大型汽车销售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最近他经常接到来自公司质量部门的抱怨,称由于顾客数量迅速增加,公司的一线服务人员吃紧,导致流程不畅,投诉迅速增加。于是张明向老板王刚提交了一份增加人员的方案。由于身处竞争激烈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王刚对于人工成本异常敏感,断然否决了  相似文献   

14.
“信一”取谐音“信誉”,“我们的企业就是凭良好的信誉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生存发展。”这是出自一家私营企业经理口中的话。 北京信一净化美饰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公司老板个子不高,戴副深度近视眼镜,精明能干,他毕业于著名学府清华大学,其助手就是老板的贤内助,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两位知识分子在商品经济的发展的时期毅然辞去工作下海与五名大学生创  相似文献   

15.
我把自己经受的磨难统统称为“修炼”。那些年,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块石头,在岁月中经受风吹雨打,虽然伤痕累累,却越来越结实……我在一家服务公司当过一年的工程部经理,这种所谓的经理说到底只不过是一个领着人干活的角色。夹在老板和工人以及客户之间,滋味很不好受。那年春天,公司接手了一栋建筑面积多达2万平方米大楼的清理任务。客户要求“五一”以前必须完工,可签完合同已是4月13日。我知道只有每天干完一层,才能保证这栋15层的大楼按时交工。我的工作习惯是每天一早安排好工作内容后,除了查一查工程质量,也捎带着干一些活儿。那…  相似文献   

16.
“本土经理人”是指担任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经理及重要部门经理的中国本土人士。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本土经理人在跨国公司中因种种不适,无法继续工作下去而被动离开或主动离开的行为。这种行为在跨国公司中屡屡发生。我们大致将这类行为区分为解职、被动辞职和主动辞职这三种类型。前两种情况常常发生在跨国公司对本土经理人的表现颇为不满之时。本土经理人离任之后,取而代之的往往是空降而至的外籍经理人。第三种情况指的是本土经理人感到自己在原公司的境遇和状态不尽理想或难适应,他们就会主动放弃自己的职位而另寻出路。表面看来,本…  相似文献   

17.
“本土经理人”是指担任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经理及重要部门经理的中国本土人士。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本土经理人在跨国公司中困种种不适.无法继续工作下去而被动离开或主动离开的行为。这种行为在跨国公司中屡屡发生。我们大致将这类行为区分为解职、被动辞职和主动辞职这三种类型。前两种情况常常发生在跨国公司对本土经理人的表现颇为不满之时。本土经理人离任之后.取而代之的往往是空降而至的外籍经理人。第三种情况指的是本土经理人感到自己在原公司的境遇和状态不尽理想或难适应.他们就会主动放弃自己的职位而另寻出路。  相似文献   

18.
赵俊 《中国品牌》2014,(4):86-88
在运营管理方面拥有33年经验的孟瑟,为艾默生的业务国际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于2001年担任公司首席运营官,之后又成为公司总裁,帮助公司拓展了新兴市场,并将公司业务重心由元器件生产转向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在他眼里,率领公司成功转型以及顺利实现交班是其任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 销售部张经理所在的公司,最近有了麻烦:有家竞争对手的产品大幅降价,让公司面临很大的压力。但张经理的老板认为在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降价是很危险的,他决定反其道而行之,用涨价来对抗对手的降价。于是张经理导演了一场好戏。  相似文献   

20.
几年的摸爬滚打,刘先生由一个木匠成为一家装饰公司的小老板。公司刚成立,刘先生就四处找关系,寻门路揽活。一天,他在一长小报上看到一家公司的旧办公大楼要装修的招标广告,便按照广告上提供的地址来到那家公司。只见公司经理的办公室里巳坐了七八个人,看样子都是来竞标,个个都在跟经理套近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