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管理念是指监管主体开展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增强资本市场监管的有效性,首先必须确定科学的监管理念,否则,监管就没有方向。树立科学的理念,包括监管主体的合理定位和正确的监管指导思想,并以此来指导监管实践。正确的监管理念,是保证监管有效性的前提。同时,要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有效性,监管主体的定位也必须科学、合理,必须以科学的监管理念指导监管实践。  相似文献   

2.
基层银行业监管机构处在监管第一线,监管环境较为复杂,监管能力参差不齐,要提高现实监管的有效性,应该坚持三个结合,正确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现实监管绩效与上级监管目标的对应衔接——坚持被动监管与主动监管相结合基层监管机构贴近监管对象,  相似文献   

3.
我国银行非现场监管偏差及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现场监管在倡导风险监管理念的国际金融监管背景下凸显出独特的优越性。结合其在我国银行监管应用实践中存在的偏差,为使这一监管手段发挥最佳监管效用,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我国银行非现场监管体系予以完善,并调整现行监管职能,提高监管队伍素质,实现监管信息共享和多元化监管。  相似文献   

4.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持续性监管工作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传正 《金融论坛》2005,10(3):52-55
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心原则评估小组指出:持续性监管是有效银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如何充分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持续性监管工作框架,实施对银行业的有效监管,是当前银行业监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在对持续性监管的内涵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并总结了前期我国持续性监管的工作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持续性监管的工作框架,即包括监管环境、监管基础设施、监管过程和监管措施四个方面,通过监管法规和监管理念的落实,以及监管手段和监管措施的实施,按照监管标准的要求,取得最终监管目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金融的进一步自由化和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与监管存在错位现象,地方金融风险日益凸现。加强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监管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地方政府不同于一行三会等专业的监管机构,其监管责任大,监管权力小,在监管范围监管方法、监管体制和监管能力上均存在特殊性。因此在加大地方政府监管责任的同时还应完善地方金融监管机制,加强地方政府作为监管主体的监管权力,不断加大地方政府与监管机构的配合力度,创新监管手段,形成监管合力,防范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6.
加强银行监管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银行监管存在八大基本态势 ,即重行为监管 ,审慎监管不足 ;重运作监管 ,准入监管不足 ;重合规监管 ,风险监管不足 ;重现场监管 ,非现场监管不足 ;重外部监管 ,自律监管不足 ;重严查重处 ,促进发展不足 ;重监管模式变革 ,游戏规则修订不及时 ;重监管收益增长 ,监管成本核算不到位。基于此 ,作者提出了改进我国银行监管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7.
英美银行监管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别介绍了英美两个国家银行业监管的特点,认为我国银行监管需要转变监管观念,围绕监管法定目标定位监管者,重视有效监管框架下的合规监管和风险监管,加强原则性监管与规则性监管,严格实施内部监管,提高监管部门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8.
《金融电子化》2004,(7):92-92
《银行行为监管:银行监管信息化》(分上、下册)是《软件行为学》系列著作中第二部学术著作。《银行行为监管:银行监管信息化》讨论了银行领域在物理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中风险监管这一世界性重大课题。课题包括风险监管信息内容真实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业务内容监管、业务行为监管、系统行为监管、信息内容监管、监管信息与系统在不同范围内的综合与抽象、信息自下而上汇总的行为监管、政策自上而下传导的行为监管。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应紧密结合我国农村金融自身所具有的鲜明特性。金融监管应追求安全与效率的和谐统一。金融监管的方式应从单纯的合规性监管、统一监管更新为以风险性监管和分类监管、差别监管为主。在健全农村金融监管法规的基础上应有针对性地对民间金融合法化。多元化的监管体系和足够的监管资源、均衡投入的监管力量也是成熟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0.
简述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主体和监管现状,分析监管主体的监管模式和监管力度,查找监管力度不足的原因,提供合理化建议,并对以后的质量监管前景进行瞻望。  相似文献   

11.
保险市场监管通常包括费率监管、偿付能力监管、资金运用监管等多种行为。现有关于保险监管的研究多是针对单一监管行为的,较少分析多种监管行为间的相互影响和协调问题。事实上,严格的费率监管会导致保险人偿付能力的变化,资金运用监管亦会改变保险人的偿付能力。本文通过构建基于风险调整的保险市场均衡模型,将费率监管、偿付能力监管和资金运用监管纳入到同一个框架中进行分析,对不同监管行为对市场均衡的影响,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机制进行了探讨,对中国保险市场监管的改进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跨境人民币业务监管为例,探讨了有关金融监管的基本问题。从金融监管的必要性、监管原则、监管模式、监管方法与监管工具进行了层层剖析,认为监管要遵循真实、合法、规范、有序原则,并结合业务实际探讨了行为监管和审慎监管两种监管模式的关系,进而探讨了具体监管方法和工具的选择,最后提出了促进监管有效实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非现场监管是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有效发挥其监管作用,及时发现和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适时有效指导现场检查,需要不断研究。我们必须要做到监管指标设定的科学性,监管系统指标的一致性,监管信息来源的真实性,监管指标计算的准确性,监管内容分析的全面性,监管信息反映的及时性,监管结果运用的有效性,监管人员使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普遍加强银行监管,更新监管框架,构建相对完备且成体系的银行监管体系,提升银行监管效力和金融稳健性。但是欧美国家的银行监管并非无懈可击,不仅存在短板和缺陷,面临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而且银行经营生态和模式的变化将对银行监管提出更多的现实挑战,迫切需要启动新一轮银行监管改革。本文认为,过去十余年欧美国家的银行监管整体上成效显著,监管制度日益健全,监管工具更加丰富。面对新的内外部形势,以及潜在的银行风险上升趋势,银行监管难度加大,治理成本也大幅提高。本文提出进一步深化银行监管改革,维护银行监管独立性,提升银行监管覆盖面,提高银行监管前瞻性,增强国际银行监管协调等。欧美国家的银行监管机构既要持续提高银行监管的效力和效用,也要加快探索推进防范银行潜在风险、处置化解银行危机等监管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随着英国金融服务局(VSA)对原则监管理念的大力宣传和积极探索,原则监管与规制监管成为各国银行业监管当局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根据《原则与规制》(Principles Versus Rules)一文,对原则监管和规制监管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我国银行业引入原则监管的做法,实现规制监管与原则监管的综合平衡。提高银行监管透明度.增进监管合作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释了分类监管与项目监管的关系,剖析了开展项目监管的实践意义,论述了项目监管运行环境,最后结合当前保险业和保险监管实际提出从六个方面着手加强分类监管与项目监管的互动,实现保险监管资源优化配置,增强保险监管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从西方商业银行监管的风险控制、监管法制、监管目标、监管对象等要素出发,探析归纳了基于不同要素下的各自监管理念的演进原因及其过程。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中,伴随着各国政治、经济、法治等的历史差异以及金融理论的不断创新、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和金融实践的不断探索,西方商业银行监管理念经历了从合规为本监管到资本为本监管与风险为本监管的转变,并存在着规制导向监管与原则导向监管、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机构导向监管与功能导向监管等差异。这些不同的监管理念有效地丰富了西方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完善了西方商业银行的监管体制,较好地强化了西方商业银行的监管,保护了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促进了西方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金融业行为风险、行为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及其相互关系,指出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具有互补性、差异性,也有潜在冲突的可能。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要有机平衡,不能顾此失彼。次贷危机表明,过去监管实践中更容易忽视行为监管,弱化金融消费者保护。危机后,各国都在加强行为监管。我国也需要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完善行为监管体系,形成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有效互补的监管框架。  相似文献   

19.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业监管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赤  林峰 《现代金融》2010,(6):43-43
(一)分业监管模式下各监管机构监管标准不一,缺乏协调,导致监管真空和盲区。目前,我国以“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各监管主体各司其职,负责其业务模块下的金融监管,各监管机构对某些业务未达成监管共识,多头监管没有具体的措施可依,使得被监管机构无所适从,导致监管过度,监管资源浪费。如果不同金融机构必须向不同的监管部门申请业务许可,并按照不同的监管标准运作,就没有一个监管机构能够总体评价和监管不同行业间产生的金融风险。对个别业务,可能存在各监管部门推诿扯皮,责任不清的现象,易产生监管盲区。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融资担保监管体系的构建:基于博弈论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融资担保监管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监管当局与融资担保机构之间的博弈模型,得出两者的策略组合为(监管,合格)。根据模型结论的政策含义,本文提出对融资担保行业监管的五大原则,即风险为本的监管原则、功能监管原则、统一监管原则、防火墙监管原则以及透明度监管原则,并设计了对融资担保行业进行监管的手段,最后提出加强融资担保监管的法律建设、改革融资担保监管架构、加强融资担保与其他金融部门的监管协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