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多人都说香港遍地黄金,这个传说在内地更广泛流传,亦是导致很多内地人士认为香港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究竟,香港人是怎样投资,怎样“钱生钱”而达至“滚雪球”效应? 无疑,香港遍地黄金是一个夸张的说法,但我们相信,香港的政策及投资环境提供了很多赚钱的机会,而除了直接投资外,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金融市场,香港亦提供了多项金融  相似文献   

2.
投资不是为了赚钱? 唐翔千关注着中国政局的变化,忧心如焚.从澳大利亚回来就直奔新港中心,找到刘述峰劈头问道:“那件事怎么样了?” 刘述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怎么样’啊?” “就是那个承包协议呀!什么时候签字呢?” 刘述峰惊讶地看着翔千:“这都是什么时候了!人家都往外跑,你还一个劲地要进来?”他心想,你真要办工厂赚钱,全世界有大把地方可选,马来西亚、新加坡都不错嘛!  相似文献   

3.
阮煜琳 《发展》2002,(10):66-66
上个世纪末,一些媒体已开始通过直接上市、购并重组等方式与资本市场结缘。经过传媒与资本结合的风风雨雨,今天,日渐冷静的投资商对传媒业是“中国最后一个暴利行业”已经提出质疑,并清醒地认识到,并非所有的媒体都是“赚钱的机器”。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它早已感受到传媒市场春潮的涌动,北京、上海、广州、湖南、成都,可以说几乎每一个传媒竞争激烈的地区,都展现出资本不同的身影。同时,传媒业高成本、高投入、高利润、高度监管的特点,也使对媒体的投资具有了高风险的特性。正由于如此,也使得一些投资者在陶醉于传媒丰厚回报的同…  相似文献   

4.
东方 《沪港经济》2002,(3):11-12
台湾人邱永汉,人称“赚钱神仙”。他既是实业家,又是经济评论家,著有《我的赚钱自传》、《成功的法则》、《赚钱密室谈》、《赚大钱的故事》等作品。 面对—波波的市场经济潮流,不知有多少人想揭开赚钱的秘密。“赚钱神仙”邱永汉,以数十年股票、房地产投资经验及判断经济趋势的心得,告诉人们“赚钱秘诀”。  相似文献   

5.
“投资黄金,以小博大,投资1美元就可拥有100美元的黄金!不用到境外开户,就可以玩转境外投资工具,赚外国人的钱!每天都能赚翻倍!”在以通货膨胀为主题的今天,渴望投资赚钱的你看到这类广告会心动吗?  相似文献   

6.
赚钱狠角色     
在当代社会愈演愈烈的商业化进程中,人们早已将计划经济中的惯性思维逐渐转入了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对于自家手中的闲散资金也不再让它寂寞的躺在银行里,孤独的等待着收取那一丁点微薄的利息。不少人都在心里时刻盘算着如何将自己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无限”的“赚钱运动”中去,让资金“动起来”几乎已经成为了时下一句流行的口号。但成为一名“赚钱狠角色”并非易事,不能光靠一股子闯劲,尤其是在风云突变的房地产市场,投资理财更是讲究方法和时机,因此,“赚钱狠角色”们往往会有制胜的法宝。有一位老人家孔子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爱财,更当治之有道。”  相似文献   

7.
到香港工作已经快三年了,认识的香港人也不少。我的感觉是香港人的金融投资意识比较强,脑袋里好象比上海人多一根赚钱的筋。但香港人喜欢赚快钱,最好是今天买进,明天就能够赚钱。时间太长不行,香港人没这个耐性。用香港人的话来说,那真正叫做是“时间就是金钱”。  相似文献   

8.
并非人人都有赚大钱的机会市场经济撩拨起人们赚钱致富的欲望。在中国这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中 ,一旦能有“赚大钱”的机会 ,便会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浮躁心态和投机心理 ,使得一些人对投资回报率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总期盼着一夜之间就能抱一个大金娃娃。也正是这种浮躁心态和投机心理 ,使得有人慌不择路或不择手段去赚钱 ;有的人一个猛子扎进商海 ,呛一肚子的“海水” ;有的人懵懵懂懂闯入股市 ,赔了个精光 ;有的人贪心上当 ,陷进了非法集资的泥坑 ;有的人不择手段违法乱纪 ,走上了人生歧途。其实 ,点石成金的神话只能是一种…  相似文献   

9.
刘立新 《新财经》2006,(9):62-63
今年以来,基金业可谓火暴,成为了“最赚钱的行业”。而基金经理,作为几亿乃至几十亿基金的掌舵人,每天都可以用“玩的就是心跳”来形容每天清晨,开着车去往延安东路港泰广场上班的路上,他都会思考走哪条路会避免堵车、走哪个车道会比较快一些、今天是周一的话如何走更合理……这是国泰金鹰基金经理冯天戈某个清晨的写照。他的工作和生活就像这个普通的早晨,随时要像做投资一样做权衡、判断。投资、博弈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他的每一天。  相似文献   

10.
《环球财经》2009,(1):18-21
纳斯达克前主席麦道夫诈骗案件可能是华尔街历史上最大的欺诈案。谁都没想到,这样一个世纪大案,竟是一个拥有近半个世纪“白璧无瑕”从业记录、德高望重的投资专家,用并不新鲜的“金字塔”骗局——用高额回报引诱投资者,  相似文献   

11.
一、销售“伤感商品”前苏联解体这是轰动全世界的政治大事件,台湾有个商人则将此看作是个赚钱的大好时机,他从前苏联用易货贸易的方式进口了许多便宜而有特色的消  相似文献   

12.
谁都渴望发财,只是方式不同,但靠名气赚钱就是明星的“专利”了。明星是让人羡慕的,但正所谓“花无百日红”,许多演艺圈里的人都会为自己准备退路。于是,各路明星纷纷分身做生意,有的得意归来春风满面,有的暗淡收场血本无归。明星投身商界,到底是“聪明一世”还是  相似文献   

13.
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所长张汉亚说,去年政府靠发债加大了投资力度,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所以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比较高,但全社会投资增长相对偏低,说明其它投资主体的投资没有相应跟上。进一步增大投资总量,必须启动非政府投资,即民间投资。他说,与政府投资不同,民间投资讲究的是“有钱赚”,而目前市场上有2/3的商品都有较大的过剩,没有明显短缺且盈利较高的产品。企业找不到能赚钱的项  相似文献   

14.
“不是缺少机会,而是缺少发现”,经济学家的重新定义让中国老百姓看到了赚钱的好门路。美国的GSI投资公司有一个分析:政府正式采用停止福利分房政策,人们就会认识到,一旦拥有所有权,住房将会成为非常重要的个人投资。  相似文献   

15.
《东北之窗》2010,(22):5-5
背景:湖南新晃投资50亿元建“夜郎古国”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质疑,一个省级贫困县哪来那么多钱?对此.新晃县委书记曹成华回应说:“这个项目与人合作建设,‘其实这个项目我们政府不仅不出一分钱,还要赚钱’。”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信息》2008,(3):66-66
买一个优质上市公司的好股票并长期持有,这种巴菲特式的投资赚钱方法今年还灵吗?论坛上,经济学家们对今年该采取何种投资策略,产生了不小的分歧。有的认为中国股市将进入价值投资时代。有的认为价值投资今年可能没市场,并提醒股民2008年“捂股”风险将可能变大。  相似文献   

17.
另类投资     
张月 《新财经》2000,(2):29-29
一.安全第一。虽然股民来到股市都是为了赚钱.但股市始终是一个充满了风险的“游乐场”,身在其中.本人始终将安垒放在第一位;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自己在股市中能确保资金的安全.确保自己不被机构消灭.赚钱有的是机会。  相似文献   

18.
为全民炒股声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士豪 《新财经》2001,(3):26-29
萧教授性格直爽、快人快语,记者单刀直入地提了第一个问题:许多中国老百姓将自己有限的资金投入股市,并从股市中学会了如何投资理财,如何炒股赚钱。但不久前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中国的股市很像一个“赌场”。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王曦 《新财经》2000,(5):40-41
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小县城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但在会赚钱的人眼里.小县城却是一本万利的“风水宝地”——投资仅是大城市的零头。又因为是块“处女地”,所以蕴含着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20.
有经济学家坦言:名牌最终将是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生命力和代名词。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一种无形资产,品牌经济是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在山东,一个旨在用以强省的“名牌山东”发展战略正在快步行进中。山东半岛崛起一个消息让全国关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浙江、江苏的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信贷等5大核心经济指标增长速度,上半年都纷纷回落,有的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近十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首次出现整体增速“滑落”迹象。与此相对应的是,上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