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辉 《商》2013,(17):214-215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将判断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久的走向,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观察窗口。此次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届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将大约达到美国现在的水平。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福利体系、福利设施方面,我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有差距就有目标,这也正好证明了我们的福利事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接班人,信念上应该相信未来会更美好。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的未来还有很多的矛盾与挑战在冲击着我们的信念。  相似文献   

2.
城镇居民福利收入分析和建议卢中原陈志理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制,同时由国家和单位向城镇职工提供广泛的公共福利,主要包括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物价、交通、实物和其他福利事业等方面的“暗补”。近年来失业救济成为福利收入的一项新内容,但尚未建立完整的统计。我...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与福利缺失长期并存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传统的经济福利测度方法无法准确度量社会福利水平。可行能力理论为社会福利测度提供了新的视角,国内外学者也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可行能力理论度量福利水平的适用性研究和以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为对象展开的应用性研究,但在研究对象的选取、福利测度的功能性活动范畴和福利水平的异质性因素分析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国外房产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三种理论传导机制—财富效应、抵押信贷效应和购房支出压力效应,通过比较宏观数据研究和微观数据研究的差别来分析未来研究发展的走势,整理了国外主要研究结论.在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晚、研究相对落后的背景下,对国内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评价,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6.
重视GDP中劳动收入比重的下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稻葵 《新财富》2007,(9):40-41
中国一次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各省的平均水平从1990年53%下降为2005年B948%,低于发达国家的65—80%。这一现状既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不利于经济中消费比重的提升,可以考虑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鼓励全民创业、推动职工持股、适当减税以扭转这一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周梅 《中国市场》2013,(21):83-86
居民收入与消费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本文将采用EVIEWS分析软件,主要通过协整检验、多元回归等方法研究居民收入与消费二者的关系,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与消费对我国GDP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居民消费对GDP的贡献较大,其他要素如进出口贸易和政府投资等因素也影响GDP。因此,需要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达到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8.
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能科学有效地反映了一个地区一定时间内的经济增长水平。然而,由于忽视资源环境等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因素,其缺陷也日益凸显。本文从重点介绍3G-GDP国民福利核算体系的内涵和核算公式出发,比较了3G-GDP与传统GDP核算指标的优劣,说明构建3G-GDP核算体系的优势。最后,对我国构建3G-GDP核算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thiel熵指数对农民非农收入区域差异进行了测度,揭示了非农收入差异产生的原因,通过泰尔熵模型分析了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带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差异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以FDI形式承接国际服务产业转移的福利效应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商直接投资已逐渐成为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主要方式。本文在Feenstra and Hanson(1997)的外购理论基础上,借鉴R.Posner(1961)以及Fisher and Samuelson(1980)的模型框架,修正了一个服务业转移模型分析其福利效应,并基于我国1989-2005年间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测度说明:在服务业承接FDI国际转移的初期,东道国的福利效应集中体现为吸收大量非技术性劳动就业,但对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FDI的大量涌入,带动国内对于服务业技术性劳动需求及其工资水平增加,激励了非技术性劳动向技术性劳动转变,最终实现了服务业整体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由此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了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最后,提出了为更好地实现服务产业的国际接轨,必须逐步放开资本流动管制、营造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承接软环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试点与推广,加快了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进程。迁村并居模式是目前增减挂钩政策的主要模式之一,其执行过程中农户福利变化是该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框架,就国内外利用该理论进行的关于福利测度的相关研究和指标选取进行梳理,提出迁村并居过程中农户福利变化的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12.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在不断高速增长,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完善和成熟,这就促使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在不断提高。根据计量分析能够发现,我国的人均消费水平主要就是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当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所增长,那么人均居民消费水平也会同时增长,另外,滞后的人均消费水平对于我国当年的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通过对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消费水平关系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使两者之间能够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伴随发展观的进步,对传统常用的经济指标GDP进行“绿化”,计算“绿色GDP”的呼声日见响亮。但是,关于“绿色GDP”及其应用的认识,目前还存在着误区。绿色GDP在核算技术上还存在障碍,尚难以像GDP那样进行经常、稳定的统计;以环境因素对传统经济指标进行调整,并非只是计算绿色GDP,可持续收入、真实储蓄和真实投资等都属于这样的调整总量。  相似文献   

14.
邱国鑫 《商场现代化》2007,(34):225-226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和综合经济考核的权威指标,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的GDP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但近些年来,GDP普遍受到质疑,与此同时,绿色GDP作为一个众说纷纭的热门话题,近来备受关注,人们不禁要问:GDP怎么了?究竟如何看待GDP?绿色GDP是怎么回事?能否用绿色GDP取代GDP?  相似文献   

15.
高冬 《商场现代化》2012,(20):358-359
我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许多资源产地经济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恶化之间的恶性循环,以内蒙古煤电经济为代表,这一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解决途径中的探索中,资源性产品价格杠杆应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逐步提高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理顺价格体系,有助于走出粗放式经济增长困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无论从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实践看,还是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看,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因此,研究如何通过扩大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增长,进而促进消费需求进入良性循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内消费需求拉动与GDP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中国GDP的增长过渡依赖对外出口,而国内消费对GDP增长所占的比例却很小,因而导致了中国经济结构失衡。阻碍国内消费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与基本消费水平不成比例,保障机制不健全。应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让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使广大人民群众能更多地分享到改革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从边际消费倾向理论出发,以及凯恩思乘数理论中所涉及的核心内容,提出我国当前宏观经济保增长应将重心转移至GDP中的重要一项——消费增长问题。提出提高消费水平,政府应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医疗保险,教育及住房保障等制度。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事业单位实际工作角度来看,分析影响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偏差的因素,并对某些可以避免的因素提出建议,以期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及执行水平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穆良平 《财贸研究》1990,1(5):16-21
<正>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就业、福利与保障三位一体的劳动力计划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根本特征在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目标只能通过就业方式实现,因此可以称之为就业式福利保障制度。这种制度是传统体制下为谋求高积累速度发展工业化战略所实施的高就业、低工资和高福利政策的直接产物。由于就业制度和福利保障制度在整个改革中的滞后性,这种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并成为近年来牵引我国消费膨胀的内在机制。本文意在对近年来出现的消费基金膨胀,消费性投资膨胀,消费需求超前和结余购买力的高度扩张同这一制度的内在联系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