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滕加丰 《价值工程》2010,29(3):31-32
CO2混相驱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CO2最小混相压力是注CO2开发的一个重要参数,只有当驱替压力高于最小混相压力时才可能达到混相驱。所研究油田属于特低渗透油田,本文采用两种方法针对原油进行了注CO2最小混相压力实验。当采用界面张力法时,发现随着压力的增加,地层原油与CO2间界面张力逐渐下降,并在约33-34MPa时达到混相状态;当采用细管实验方法时,确定的最小混相压力值为32.2MPa。由此获得的注CO2驱油的最小混相压力值可为油藏开采和油气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在模拟实际油藏条件下开展水驱、CO2驱和水/CO2交替驱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水/CO2交替驱的采收率比CO2驱高22.63%,比水驱采收率高27.22%。水驱见水早,含水率上升快,注入压力高;CO2驱虽然注入压力低,但CO2气窜非常严重;水/CO2交替驱注入压力比CO2驱高,但远远低于水驱压力。水/CO2交替驱见气和见水时间较CO2驱和水驱晚,而且气油比和含水率上升速度慢。因此利用CO2驱油时,应首先选择水/CO2交替驱。  相似文献   

3.
董鹏涛 《科技与企业》2014,(10):156-156
贝14兴安岭油层属低孔特低渗透油藏,2004年12月投入开发,前期进行弹性开采,产量递减较快;2006年5月实现注水开发,但是由于地层渗透率低,水敏性强,很难实现有效注入,开发效果不理想。2011年9月CO2试验区一期投运,注气区油井逐步见到注气效果。本文结合CO2驱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机理及现场试验情况,对贝14兴安岭区块注CO2矿场实验取得的开发效果做了进一步分析研究,为下步扩大试验规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旨在通过CO2/水交替注入的数值模拟研究,进行CO2/水交替注入的参数优化,从而为导试验矿场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达到特高含水油藏的CO2/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研究表明CO2驱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低渗透油藏自然产能低、地层能量不足、地层压力下降快等引起采收率低的现状,在CO2驱油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CO2驱注入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O2驱具有良好的开发效果,对后期的CO2驱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白宏基 《科技与企业》2014,(15):181-181
特低渗透油藏因其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严重,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注水困难的问题。为了研究油藏注气可行性,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在拟合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展开了5种模拟方案,即不补充能量衰竭、注水驱、注气驱(CO2、N2及干气驱)。研究结果表明:油藏弹性能较低,依靠弹性能采出程度只有4.1%;同时控制流线和等压线是稳定变化的,水驱前缘均匀推进,导致了注水模拟结果偏高;在注气补充能量中,3种纯气驱的采出程度比纯水驱的采出程度高,其中在模拟结束时,注CO2驱采出程度最高,为49.31%。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筛选出可适用于中低温的稠油油藏的自生CO2泡沫驱油体系.在油藏温度下,筛选出自生CO2泡沫驱油体系,研究温度对自生CO2泡沫体系的泡沫性质的影响,同时对自生CO2泡沫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和粘度稳定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黄原胶做稳泡剂时,能保持粘度的长期稳定稳定性;自生CO2泡沫体系比单一聚合物能提高的采收率6.2-8.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边、底水驱油藏特点,首先开展了多种化学驱油技术的优选及论证,明确了本类油藏开展化学驱是可行的,并进一步明确了最优驱油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全新的高效驱油体系,最终开展了物理模拟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表明,在边、底水驱油藏开展"3+3"化学段塞组合驱使完全可行的,可以提高采收率17%以上.本文对于边、底水驱油藏开展三次采油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低渗透储层,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渗透率、原油相对密度及非均质性等因素对CO2驱油效果的影响,并且在分析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油藏CO2驱替效果的影响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CO2驱非达西渗流规律数学模型。根据数值模拟结果,随着渗透率的增加,CO2驱采出程度增大;随着原油相对密度的增加,CO2驱采出程度降低;非均质性性越强,CO2驱采出程度越低;考虑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对于低渗透油田CO2驱油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毕凤琴  李芳  梁辉 《价值工程》2011,30(11):206-207
CO2-EOR不仅能够减少向大气中排放CO2的量,同时还能够将以往认为是废气的CO2利用起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因此,CO2-EOR已经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注意。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CO2-EOR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CO2-EOR技术的驱油机理、地质条件和筛选标准,结合CO2-EOR技术存在的气源、腐蚀和波及系数低等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特高含水油田水驱采收率的提高,对降低采油成本、稳定我国油气产量、满足国内经济发展要求意义重大。从水驱采收率定义出发,基于现场应用的角度研究了胜利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提高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过水倍数的高低及层系井网的合理与否是影响特高含水期断块油藏水驱采收率的主要因素。结论为特高含水期断块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陈熙 《价值工程》2011,30(22):35-36
封闭断块油藏断层多,面积小,油层非均质差异大,提高采收率困难。注空气提高采收率较其他注气方法具有气源丰富、成本低等特点。文章通过对其机理的详细研究,对比国内外不同油田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成果,最终得出适合注空气提高采收率的油藏特征,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低渗透油藏储量丰富,其高效开发问题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低渗透油藏微生物驱油开展了探索性的试验研究。研究认为,微生物驱能有效改变低渗油藏的润湿性,使水驱油藏从亲油或弱亲水转变为亲水或强亲水,从而可以提高油气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姚春林  贾微 《科技与企业》2012,(12):331-332
向地层中注入营养物质,激活油藏中的本源微生物,利用微生物的代谢物质提高注水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是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传统的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是采用水溶性的营养体系,并补充定量空气以实现油藏好养菌群的激活和原油的生物降解。水溶性营养物在注入油藏时会沿着高渗透区域窜流,在油藏中滞留时间短,微生物利用程度低,生物产物与油藏岩石和流体相互作用时间短,这是造成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现场效果不明显或见效慢的主要原因。我们通过室内研究优选出了一种新的营养体系,将该营养液注入地层后,既能激活地层中的本源微生物,促进其生长和代谢,实现驱油目的,又可堵塞地层大孔道,延长作用时间,提高注入水的波及体积,达到调驱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陈禹欣 《价值工程》2013,(23):39-40
CO2最小混相压力是确定油藏能否采用CO2混相驱的重要依据。细管实验是测定最小混相压力的首选实验方法。它通常被用来确定某一给定的原油最小混相压力。在获得的驱油效率与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以及驱油效率与驱替压力的关系曲线中,曲线拐点所对应的压力(或组分组成)即为最低混相压力。除了细管实验外,本文还采用了经验公式计算和状态方程法等方法预测最小混相压力,最后确定CO2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为进行二氧化碳混相驱先导试验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各油藏普遍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的"三高"阶段,采出的原油含水量剧增。为了稳定原油生产、提高最终采收率,相继应用各种采油工艺和增产措施,如表面活性剂驱、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等,导致采出液乳化严重、油水分离困难,加热输送和原油处理能耗急  相似文献   

17.
双河油田为近物源快速沉积的陆相碎屑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分层产状差异大,层间干扰严重,特别对聚合物驱开发,影响分层聚驱效果的发挥和波及体积的扩大。通过分采泵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层间干扰问题,促进了多层同步见效,提高了阶段采收率,扩大了聚驱效果,为多层油藏聚合物驱开发和水驱油藏非主力层的挖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潘越峰 《科技与企业》2014,(13):390-390
原油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必需的能源材料,在原油的开采中,需要尽量避免严重的浪费现象的出现,因此,提高原油的采收率是非常重要的。大庆油田作为我国主要的原油开采油田之一,在开采的过程中对原有采收率的问题实际为关注的,聚合物驱油技术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但是该技术如何才能够在大庆油田这一地理环境下进行科学运用是非常关键的。文中对聚合物驱油的原理进行了研究,对其适合条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大庆油田整体环境,对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9.
高浩 《活力》2010,(4):83-83
聚合物驱油简称聚驱,它是在水中加入聚合物,增加水相黏度,改善油水流度比,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聚驱作为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措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于它的某些理论和机理仍然还未认识清楚.从而影响到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低渗透储油层在实际油田开采中,由于储油层的物性比较差,导致储油层油气渗流时启动压力值的梯度比较大,因此在油田的实际开采过程中适应性问题比较突出。进行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优化提高采收率的分析研究,有利于避免低渗透油田的注采过程中低渗透适应性影响问题,提高对于低渗透油田油气资源的开采率。本文主要结合低渗透油田油藏层的渗流机制原理,通过采用压降叠加的工作原理,提出使用一源一汇以及面积注水方式中的五点法和七点法、九点法等油井注采工艺技术,将油气资源注采过程中的油气资源井内注采驱替压力梯度分布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在油藏注采工艺的不同注水方式下注采极限井距改进,以提高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对于油气资源采收的优化与提高实现。文章主要结合国内外低渗透油田储油层注采工艺技术的现状,以某油田低渗透油藏特征以及油气注采工艺效果为例,并结合对于该低渗透油田储油层注采工艺效果的影响因素,从低渗透油藏的合理注采井距与油藏注采压力系统等方面的优化提高,实现对于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油气采收率的优化与提高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