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方海华 《华商》2008,(20):77-77
什么是私募基金?所谓私募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私募是相对于公募而言,是就证券发行方法之差异,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界定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由于私募基金的销售和赎回都是通过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私下协商来进行的,因此它又被称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与封闭基金、开放式基金等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其具有公募基金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以资金规模而论,私募基金堪称中国目前最大的"灰色部落"。从理论上看,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并不存在明显的优劣之分。在国际上,既有经营相当成功的公募基金,也有折戟沉沙的私募基金。然而,就中国而言,我们相信,私募基金的合法化、市场化将为中国基金业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提供制度演进的重要线索和活力。私募基金写入《中国投资基金法》的消息传出,长期徘徊于监管之外的市场自发创新的产物——私募基金跃入人们的视野。考虑到"基金黑幕"事件以及中国股市的整体现状,对于长期处于地下状态的私募基金,人们在感到好奇之外,还增添了几分希望。尽管中国证监会强调要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改善投资者结构,并给予公募性质的基金以许多倾斜政策,但是,地面上的这些基金显然并不足以代表未来。在这个阶段,如何全面认识中国私募基金的现状、功能、影响,如何确定私募基金的政策走向?是将这些私募基金纳入公募基金的管制渠道,还是以私募基金的形成和发展为契机推进基金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作为国内第一篇全面分析私募基金及中国私募基金发展的报告,将就私募基金九大问题进行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3.
以资金规模而论,私募基金堪称中国目前最大的"灰色部落"。从理论上看,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并不存在明显的优劣之分。在国际上,既有经营相当成功的公募基金,也有折戟沉沙的私募基金。然而,就中国而言,我们相信,私募基金的合法化、市场化将为中国基金业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提供制度演进的重要线索和活力。私募基金写入《中国投资基金法》的消息传出,长期徘徊于监管之外的市场自发创新的产物——私募基金跃入人们的视野。考虑到"基金黑幕"事件以及中国股市的整体现状,对于长期处于地下状态的私募基金,人们在感到好奇之外,还增添了几分希望。尽管中国证监会强调要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改善投资者结构,并给予公募性质的基金以许多倾斜政策,但是,地面上的这些基金显然并不足以代表未来。在这个阶段,如何全面认识中国私募基金的现状、功能、影响,如何确定私募基金的政策走向?是将这些私募基金纳入公募基金的管制渠道,还是以私募基金的形成和发展为契机推进基金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作为国内第一篇全面分析私募基金及中国私募基金发展的报告,将就私募基金九大问题进行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4.
私募基金即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我国私募基金在资金规模方面远远超过公募基金,但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立法对其加以规范。私募基金由于缺乏配套法律、法规的监管,蕴含着很大的法律风险。因此,政府应当加紧制定与私募基金监管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利于它们的规范运作。因此,通过对私募基金典型监管模式的比较,对我国私募基金监管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私募基金是相对于公募的共同基金而言的一种基金类型,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基金。目前我国虽然对私募基金的规模无法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其规模已超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对发展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既有危害性又有贡献性,为此,必须对私募基金采取正视与规范的态度,加强监管,促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香港对冲基金监管制度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通过对《对冲基金指引》条文的分析,将对冲基金私募条件和公募条件进行比较,将对冲基金公募制度和其他基金公募的制度进行比较,说明:该指引在对冲基金基金监管的层次上取得突破,创设了公募对冲基金的中间形态,监管适度,会促进对冲基金发展和保护投资者利益,而防范系统性风险目标可能不会很理想。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中国公募基金迎来了20周年生日,公募基金作为规范性和透明度最高的资管产品,为中国资管行业的发展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将阐述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历程并重点阐述2018年情况。一、基金公司发展浅析1998年,南方基金、国泰基金、博士基金、华安基金、华夏基金、鹏华基金相继成立,开始了我国公募基金行业20年的发展历程,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从事公募基金的机构共有142家,其中券商系基金公司65家、信托系基金公司24家、银行系基金公司14家,保险系基金公司7家,个人系基金公司10家。从整体上来看,券商系基金公司在权益投研方面优势显著,而银行系  相似文献   

8.
所谓的私募基金,就是以不公开的方式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在资金规模方面,我国的私募基金要远远超过公募基金,但是直到现在我国仍然没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私募基金由于没有相关法律制度的规范,也没有配套的监管人员,存在着很大的法律风险。所以,加紧对我国私募基金的管理和法律制度建设成为了当务之急。对此,在比较了私募基金典型管理模式上,笔者对我国私募基金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从我国现阶段私募基金占资管业务总规模的比重说明私募基金在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性,由此介绍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权基金定义和运作环节,通过详细阐述私募股权基金各环节的涉税业务及税收优惠政策,深入分析私募股权基金的税务筹划现状,并提出优化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权基金税务筹划策略,以期促进私募股权基金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昱 《商务周刊》2011,(Z1):8-9
私募基金会转为公募,意味着打开了一个民间机构向民众集资的口子,花的是公众的钱,不管以什么名目,从老百姓那里拿来的钱都应监管再监管;而陈光标不管多么令人不舒服的高调,拿出来的是他私人的钱,怎么花、花多少,都是他自己的自由  相似文献   

11.
“阳光明媚”的私募基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募基金有较高的灵活性、流动性,在规避市场风险上有更多的主动性。因此具有公募基金无法比拟的优势。《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是私募基金阳光化的规范令,明确划定信托公司“阳光私募”的投资顾问门槛及权限.肯定了“阳光私募”这种操作模式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通过信托的“阳光化”,有利于民间私募基金摆脱无法可依、无人可管的局面,为民间金融力量提供了一臂之力。但如何给阳光私募一个自己的资质与渠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私募基金会转为公募,意味着打开了一个民间机构向民众集资的口子,花的是公众的钱,不管以什么名目,从老百姓那里拿来的钱都应监管再监管;而陈光标不管多么令人不舒服的高调,拿出来的是他私人的钱,怎么花、花多少,都是他自己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证券发行方法上,前者会公开发行份额,后者则只向特定的对象发售邀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私募基金的规模也在持续扩大。本文将就私募和公募基金之间的共生性和互斥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激励模式下基金的总体业绩作了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提取高业绩费的信托型私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业的业绩在考察期内要显著优于公募型基金.但个别私募基金经理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差,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在经过风险调整之后,信托型私募基金依然体现出优越性,不仅超越了公募基金,还大幅超越市场基准。  相似文献   

15.
私募基金是相对于公募的共同基金而言的一种基金类型,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基金。目前我国虽然对和募基金的规模无法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其规模已超过公募基金。和募基金对发展与完各我国资本市场既有危害性又有贡献性,为此,必须对和募基金采取正税与规范的态度,加强监管,促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私募基金,是与公募基金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它的销售和赎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过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私募基金法律调控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晔 《财贸研究》2005,16(5):101-106
私募基金即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我国私募基金在资金规模方面远远超过公募基金,但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立法对其加以规范。私募基金的存在,一方面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配套法律、法规和政策监管,又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政府应当加紧制定和完善与私募基金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其地位,再配之以严格的法律环境和监督制约。这样既可以顺应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减少交易成本,又有利于它们的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18.
陈永谦 《新财富》2013,(1):64-69
在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2013年伊始,《新财富》再度遍访各大券商研究机构、海外投行和本刊专栏作者,并结合公募基金、保险资产管理、私募基金、券商资产管理、银行、QFII、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深度调查。  相似文献   

19.
私募基金在我国的崛起已成为事实,合理地监管私募基金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私募基金监管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制度盲区,提出我国私募基金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于欣 《新财富》2007,(6):88-92
基金经理炫目的光环背后,是年均30%左右的淘汰率和年均54.3%的变动率。近年众多明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更使基金经理的流动性为投资者所关注。我们的研究显示,2006年以来,在公募基金公司间流动的基金经理人数是流向私募基金的两倍,公募基金仍是大部分基金经理的首选。不过,三成基金经理流向私募,说明私募在薪酬、投资领域和机制方面的吸引力也不容小觑。此外,基金经理在公募基金间的流动,也呈老基金公司流向新公司、合资公司的趋势,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则是重要的参考依据。相较而言,私募更注重基金经理的实战投资经历和投资理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