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它是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形成的最大工业区域。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对新的社会经济形势表现出明显不适。在新常态背景下,紧跟国家战略,要抓好重大政策机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变政府职能是关键。文章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转变目标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企业标准化》2007,(9):F0004-F0004
“十一五”期间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标准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拥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来保证及时、准确地向用户提供标准、满足用户对标准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龙新南 《活力》2005,(7):6-7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中央从全国发展大局出发,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黑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十分宝贵的机遇。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步伐,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把广大干部凝聚到振兴和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4.
《2006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我市由装备制造基地向先进装备研制基地转变”;大连市第十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提升装备制造业层次,建设我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可见,“发展装备制造业,把大连建设成为先进的装备制造基地”,是目前乃至“十一五”期间大连的工作重点。我们应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国家支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战略机遇,着力发展基础设备、成套设备和运输设备,  相似文献   

5.
刘海生 《活力》2006,(5):6-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定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中心任务,这为我省加快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一定要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战略决策。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加快推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经济监督部门,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负有重要职责。因此,各级审计机关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审计机关要深刻认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这为振兴重庆老工业基地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重庆作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必须紧紧抓住这次发展机遇,按照工业兴市的要求,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工业调整和改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兴渝,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奠定雄厚的产业基础。一、重庆工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1.老工业基地固有的矛盾和问题重庆的经济总量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地方财政实力较弱,缺口较大。2001年,全市GDP居全国第23位;2002年,全市财政收入158亿元,支出346亿元。地方财力难以支撑社会保…  相似文献   

8.
常伟  曲芳 《活力》2005,(6):43-43,50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是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关系到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而且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和结构性调整的全局,甚至关系国家安全和国际战略。老工业基地振兴在国内外都有过成功的范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应积极借鉴国内外经验,从而避免走弯路,加快振兴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调整、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充分利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处在上升期,特别是装备工业与重要原材料工业快速增长的有利时机,按照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入世贸组织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要求,以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营造有竞争力的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为切入点,以国有企业体制转换为依托,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和混合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在一个适当长的时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提出。在此后的长时期内,我国曾做过一些工作。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10.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的实施,为吉林省经济振兴提供重要的发展机遇.吉林省能否抓住这一机遇,是吉林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常伟  曲芳 《活力》2005,(5):86-87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经济整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近些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落后于国家的整体步伐,并产生了相应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了解决东北问题,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特别是自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振兴东北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加强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的研究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理论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战略方针,辽宁经济的振兴又一次迎来了新的机遇。为此,对辽宁省工业产业、地区及所有制结构特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摸清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家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这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要求我们在全面认识、系统分析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提出合理性建议,加快推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是“一五”时期国家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基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辽宁老工业基地具有良好的基础、巨大的发展潜力,要采用新思路、运用新办法,积极探索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新路子。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特别是头1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利时机,坚持工业强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做强做大优势骨干企业为重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经过“…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与振兴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实现经济振兴,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此,笔从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现状出发,谈谈农村信用社对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快东北乃至全国的发展,中央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并将之和西部开发并列为现代化建设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中央做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为我们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加快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对此,我们辽宁要抓住机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深化改革,开拓进取,扎实苦干,再创辽宁老工业基地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中央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来,辽宁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老工业基地建设进入全面振兴的新阶段。今年以来,实施振兴战略三年来的经济累积效应和改革效应逐渐显现,全省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宏观经济整体运行步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好时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吕维刚 《活力》2007,(3):47-47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审时度势,谋划全局,着眼于东北在全国的战略地位,统筹地区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东北等地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它与西部开发并行,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这个决策对东北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是个极好的机遇。我们必须对依法行政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严格依法行政,才能充分地保障振兴老工业基地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铁道财会》2004,(2):45-48
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给沈阳局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感到,沈阳局在路网建设暂时不多的情况下,要解决一个管辖范围较大的局不拖全路后腿问题,解决一个亏损局生存发展问题,解决一个老局实现经营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必须坚持内涵扩大再生产,少花钱多办  相似文献   

20.
赵恒太 《活力》2005,(6):19-19
县域经济发展如何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这一难得的重大机遇面前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提档升级,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根据勃利县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和实现“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主题任务的现实要求,我们认为,以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为契机,大力实施“工业立县、项目富县”战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是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