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预算法修改后,允许省级政府发行地方债券,因此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同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本文论述了预算法修改涉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内容,分析了预算法修改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建立全口径债务预算管理与分级控制机制、逐步建立地方政府财政破产制度、以中期预算管理为核心严格控制隐性债务增长,以及完善党政官员任期与责任追究制度等政策建议,以进一步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促进我国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债务是以地方政府、政府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国有事业单位、投融资平台公司等为债务人举借的债务。随着我省地方政府债务的产生和扩大,地方政府一定程度上存在直接违约风险、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财政体制和政府管理的一些缺陷等错综复杂的因素致使地方政府资金需求与供给矛盾产生并不断扩大,进而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产生与聚集。因此,应改革国家财政体制,各级政府应完善政府管理制度与机制;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主要债务主体的债务管理;金融机构加强监管,协同控制河南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3.
在日本,法律赋予了地方政府举债的权限.但中央政府通过“地方财政计划”、“起债许可制度”(2006年改为“起债协议制度”)等形式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进行直接控制和管理.而且,一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这就使得中央政府事实上为地方政府债务提供着隐性担保.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日本地方财政状况的恶化,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地方债负债率不断增大和提高,甚至发生了因隐性债务膨胀而导致地方财政破产的恶性事件.为此,近年来日本政府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其改革措施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降低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担保,地方政府融资更趋市场化和多元化;二是强化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旨在实现早期“财政健全化”.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已经在全世界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如何合理地控制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控制政府举债规模、加强债务管理体系、完善政府偿债机制、建立风险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术界和相关部门对于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形成原因、传导机制和潜在危害已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论证,但对于如何将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防止地方财政风险的不断传导升级,却缺乏专门的研究。通过对地方政府违约债务具体表现形式的探讨,从数理经济学视角提出了测算违约债务规模和合理设置偿债准备金的总体思路,整个机制可以为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保障各级财政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自2010年审计报告首次披露地方政府债务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及其风险获得全社会高度关注。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呈现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特点,部分地区债务负担重、风险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产生与政府职能转变、财政体制、治理机制、债务管理等问题密切相关,必须在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行财政体制、官员考核晋升机制、政府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化解可能存在的债务风险,发挥地方政府债务的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债务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加重地方财政负担,导致财政风险。造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有地方政府举债过度、项目管理不到位、项目实施效果不佳、偿债机制不健全、还款资金来源不落实等。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采取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体制,创新政府债务偿债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债务预警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债务担保机制,加强项目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潜在增长率趋于下滑,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财政赤字增加,地方债风险不断积聚并存在潜在隐患.新《预算法》赋予了地方政府适度的举债权限,进一步规范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有助于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但同时也应看到,地方政府债务仍然存在透明度低、地方债发行机制不合理、信用评级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及地方债监管缺失等问题.本文拟从规避和防范地方债风险的角度出发,提出在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规范地方债发行机制,提高地方债务透明度,完善地方债信用评级并加大地方债监管力度,有效实现地方债风险预警与防范,保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
“土地财政”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运作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房地产市场火爆发展时期,“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迅速膨胀的“催化剂”,而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迅速降温,“土地财政”又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爆发的“导火线”。要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应以改革“土地财政”为契机,一方面,通过构建稳定的地方财政收入机制,减少融资平台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降低融资平台债务运行的不可持续性;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融资平台债务监管,创新融资平台市场化融资方式,提高融资平台自身的借债和偿债能力,确保融资平台债务能按期偿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方政府负债具有规模庞大、区域性、复杂性、层次性、传递性等特点。造成地方政府负债的原因,主要是投资体制改革滞后、财政体制存在问题以及经济和社会风险转嫁等。防范和化解我国地方政府负债,要清查债务存量,进行分类化解,完善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现行投融资体制,压缩政府投资范围,建立地方政府财政风险预警系统,监控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1.
金融风暴导致我国经济刺激计划在保增长促就业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信贷风险,尤其是地方政府负债违约风险。地方政府负债可能面临的财政金融风险包括法律风险、违约风险、政府道德风险、地方人大监督能力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五大风险。如何预警、防范和化解政府负债风险就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的收支缺口越来越大,债务迅速膨胀。债务存量较多、结构失衡、使用效率低下、偿还期集中等问题导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蕴含风险日益增加,究其原因既有债务约束软化、债务收支监管乏力、风险预警系统失准等债务管理方面的不足,也有财政分权、转移支付等制度方面的局限。鉴于此,从应对地方债务风险的短期举措和长期制度建设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多措并举,标本兼治,为防范和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路径选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存在多头管理、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管理不完善、地方债务预算管理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其成因主要由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内在缺陷与监管制度执行不严格等因素共同决定,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与政治不稳定,助长官员及社会大众败德行为倾向,削减民众的社会福利。应积极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的内外部约束机制,有效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万亿多元,存在着巨大的债务风险,主要表现在财政、金融和法律等方面.对风险的控制主要通过完善与地方政府融资相关的法律、建立和完善地方偿债机制及问责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融资法定化和平台融资市场化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地方财政是城乡一体化顺利推进的重要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国地方公共财政将承担更多职责。然而,地方政府财力不足、财政收入来源单一、地方财政债务风险严重以及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都制约了地方财政作用的发挥。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优化地方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结构,加强对地方财政债务风险的监控,以帮助地方财政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6.
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以来,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宏观政策指引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增长较快。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融资平台的有效管理,其运作中的问题也与日俱增,潜在风险日益积聚。因此,必须从严格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准入、加强对融资平台的融资管理等方面入手,着力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作风险,促其健康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7.
政府治理是通过认识和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确立政府治理理念,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和权利运行机制,不断寻求最有效的管理现代市场经济和驾驭市场机制的政府行政模式。我国现阶段的巨额债务与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关,政府的过度参与与民众监督的乏力造成了政府治理的不完善。文章首先分析了政府治理理论的西方起源,然后以此借鉴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并提出在改进我国政府治理的视角下改善债务规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债规模过大是一直困扰各国政府的财政难题。是否存在国债借款约束的理论机制,用以指导债务规模,化解债务风险?研究发现,国债借款约束至少包含三个关键方面:财政收支不平衡可以有效测量、债权方的预期有必要予以考虑、国债规模必须收敛。微观预期和财富状况是国债借款的基础,而债务收敛和相关经济变量作用是债务规模变化的主要诱因。结论认为,以当前借款约束模型为基础的国债借款约束机制是衡量国债规模可持续性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