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强调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的作用。城市治理是个综合性的问题,社会组织参与城市治理还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阻碍。本文研究发现,武汉城市治理存在着诸如多元主体协同水平低、官员治理能力有限、社会组织发展不完善等问题。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背景下,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武汉城市治理中的作用、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和社会组织法制建设、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对于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城市治理、承担更多的治理责任,从而达到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体三者相互协调的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高校在探索社会工作介入高校第二课堂德育工作中形成了一些可复制的成熟模式,但仍存在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不稳定特征。探索区域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第二课堂主管部门、德育社工机构、行业协会和大学生等多主体协同参与的学校社工介入第二课堂德育实践创新运行模式,可以为高校提升德育实践工作实效提供一个创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社工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突出的作用,有效弥补了基层社区及社会组织人员专业技能欠缺和人员匮乏的不足。当下我国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还处在上升期,部分地区人才缺失程度仍然较高;同时,基层社区及社会组织承担业务繁多、所辖居民需求各异,对于社工的要求也日益全面。因此,依托社工专业教育,发展基于全科模式下的社工人才将是提升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作为当前社工专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与全科理念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是发展全科社工的良好土壤。本文依托高职院校社工专业教育的特有优势,探索在高职院校打造全科社工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和现实路径,以期为社会治理创造更多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国家城市的“大政府”管理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公众广泛参与城市治理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须全面增强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主人意识和治理能力;完善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制度保障;拓宽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多元渠道.  相似文献   

5.
"三社联动"机制创建以来,许多城市陆续开展了这一机制的试点工作。各城市开展"三社联动"机制试点工作呈现了不少亮点,但也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改进社区服务办公用房布点规划;注重大学生社工队伍建设;促进政府与社工机构平等合作;保证政府对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利用社会资源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优化社会组织培育环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志愿者在社区服务、大型体育赛事、环保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政府大力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鼓励"社工+义工"的联动机制,充分运用社区志愿者参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作用。社区志愿者由于传统观念和家庭氛围、受教育水平、职业性质、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利益驱动型、盲目从众型、处事张扬型、无私奉献型四种不同的参与动机,因此要从加大舆论宣传,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加强对社工专业服务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培训,建立完善的志愿者激励制度,完善时间银行储蓄制度等,对社区志愿者参与专业社工服务机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讲话中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为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管理的改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从传统的城市社会管理走向新型的城市社会治理,推进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而建立在当代治理理念基础上的城市社会治理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治理主要涉及城市空间内不同的权利主体———政府、社会组织和城市居民。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城市治理的时代背景和外在基础,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提供了城市治理的政治动因和内在动力。近年来,杭州依托复合主体参与协商民主的机制,通过在全市建设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及其数字平台,进一步整合辖区公共行政资源,各城区深入探索服务管理体制创新,着力提升社会服务和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了社会资源和公众参与渠道的优化配置,即在参与协商民主的框架下实现了从社会复合主体到城市品牌网群再到城市治理的发展跨越。巩固深化城市治理导向的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成果,需要继续探索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社会服务管理和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国际城市网络是城市间或城市与其他行为体所共同组成的制度化国际合作组织。这类组织为城市共同参与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渠道,拓展了城市外交的范围。国际城市网络逐渐成为城市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协助城市落实全球治理倡议,并为全球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和行动方案。但国际城市网络关注议题有限、各网络间存在竞争以及网络成员多元化等问题也限制了其作用发挥和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为突破这些限度,国际城市网络必须加强沟通与合作,优化网络生态,秉持“城市优先”理念,通过“从中间溢出”的方式为全球治理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与传统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相比较,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呈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政府是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各类主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在城市社区治理实践中政府角色定位出现问题,则不利于城市社区发展。因此,政府的功能及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基于治理理论,重构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角色,对提高城市社区治理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权证作为一种新的金融衍生品种产生了.权证交易对我国资本市场具有深远的影响.权证的推出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投资者参与市场投资的积极性及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年报数据实证分析独立董事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实践经验、薪酬比重、参与公司会议的次数以及声誉资本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和公司治理效率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独立董事的声誉资本作为一种激励与约束相容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对公司绩效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聘请独立董事时,把握好独立董事的贡献与薪酬关联的"度"以及充分利用好独立董事的声誉资本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用事业大多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供给上具有需求偏好的部分可显示、社会选择的半市场化、管理过程中居民有限参与等特点。我国目前的城市公用事业供给存在政府过多垄断问题,突出表现在供给中市民参与不足、民意缺乏有效表达途径、供给效率低下等。这需要我们进行制度创新,可以从竞争性结构构造和竞争性行为培养两方面入手,改革目前的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城市环境治理就是各类治理主体对城市环境公共事务进行合作参与、多元化管理的过程或状态,城市环境引入治理,演化为城市环境治理的新概念,可以改变我们长期以来对城市环境管理作用与方式的传统理解,同时也可以使我们通过城市环境治理作用实现城市环境管理作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是一种典型的行政救助模式,这种救助模式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救助能力不足、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经费收支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合作治理的兴起对行政救助模式提出了挑战,所以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由政府、非营利组织、公众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合作治理模式。在合作治理模式之下,能够实现多中心主体之间的资源整合、工作对接和系统交换,更好地解决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问题。  相似文献   

16.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主体和形式选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主体和形式选择应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核心主体是以银行为代表的机构资金交易债权人;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形式为以单纯债权人的身份参与公司治理;以全体债权人集体参与的形式为主,单个债权人独自参与的形式为辅;根据债权人的不同情况,既可采用债权人亲任直接式,也可采取债权人委托间接式;宜以法律的任意性规范赋予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并列举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博导张长立教授在2013年11期《南京社会科学》上发表题为"合作主义视域中的城市多元主体治理解读"一文,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日益复杂多变,政府作为城市治理的主体,经受多方考验。如何在行政生态的演进中,不断发展自身力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引导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多方行为主体参与到城市治理中,使城市管理由城市管治向城市治理转变,是当今乃至未来城市公共管理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一、市民参政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城市是政治社会的重要发祥地,是人类制度文明的摇篮;市民是城市和城市治理的主体,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制度创新的智慧源泉.古往今来,在城市治理中有一条不变的真理,即冷漠滋生对抗,参与孕育和谐.  相似文献   

19.
对所有制和集中程度两种含义上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与高度集中、高度分散两种股权结构相比,适度集中、有相对控股股东存在、有其他大股东与之相制衡,且第一大股东为法人的股权结构总体上有利于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发挥作用,因而可作为优化我国上市公司权结构进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中,我国许多城市的建设出现了过分强调发展而忽视治理的问题,对城市的功能产生了严重不利影响,导致城市病大面积发生,大幅度增加了城市发展与治理的成本。解决城市先发展后治理带来的问题,要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稳定城市发展速度,提升城市内涵建设,将宜居作为城市发展和治理的核心目标;要坚持依法发展和治理城市,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城市规划,违反城市规划的施政行为,应予以追究法律责任;要赋予城市居民应有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决策程序上充分考虑让城市居民参与讨论和决策的有效途径,并由此建立起居民和政府治理城市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