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雒晗 《投资与合作》2011,(6):172-17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劳动派遣这一新型的用工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采用。我国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作了统一规定,以规范劳动派遣、保护派遣劳动者权利和维护劳动关系。本文欲通过在对相应文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迷说明《劳动合同法》对我国劳务派遣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方丽 《现代金融》2014,(4):43-45
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劳务派遣法律法规,从2013年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行政实施许可办法》,到2014年1月出台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都是旨在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目前银行在各类岗位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等非劳动合同用工情形大量存在,本文拟通过解读法律法规,提出应对策略,指导银行防范劳务派遣用工及业务外包中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3.
2008年,伴随着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全面实施,一种新的用工方式——劳务派遣在神州大地上正式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地位。所谓劳务派遣在我国又称为劳动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劳务公司)与派遣劳工(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而后将劳动者派遣到要派机构(实际用工单位),在实际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从事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劳动合同法》的生效,劳务派遣这一新的特殊用工方式专门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使众多的采用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的单位和个人得到了法律的指引。近年来劳务派遣用工有效缓解了基层人民银行人员紧张的问题,各基层行切实加强和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较好地发挥了劳务派遣制用工辅助基层央行履职的作用。但在引进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管理风险和制度风险。笔者对云南辖区2家州(市)中支劳务派遣用工进  相似文献   

5.
随着劳务派遣用工量的增加,目前的一些制度规划与管理办法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201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的条文做了适当修改,提高了劳务派遣公司的注册资金标准,但对劳务派遣机构的经营资质审批缺乏明细的规定和统一标准,与之相配套的监管制度也很不完善。本文首先探讨了现代企业劳务派遣的内涵,具体论述了现代企业劳务派遣的发展困境,然后提出了现代企业劳务派遣的前景:建立同工同酬制度、建立派遣工维权通道、缓解劳务派遣冲突和完善劳务派遣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派遣工与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形成一重劳动关系,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作为共同雇主参与到这一劳动关系中。但《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缺乏清晰界定,以致在雇主责任分配制度中存在诸多缺陷。为保护派遣工权益,应在劳务派遣中构建科学合理的雇主责任分配制度,对雇主责任的主次划分和雇主责任的承担方式等事项作出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7.
董妤 《云南金融》2012,(4X):292-293
为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劳动市场出现了劳务派遣的新劳动资源配置现象,即由派遣单位(用人单位)与要派单位(用工单位)签订劳动派遣协议,派遣单位在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基础上,被派遣劳动者在要派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为要派单位提供一系列的劳务活动。本文将针对劳务派遣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构建劳务派遣雇主法律责任及风险进行研究,并依据《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雇主法律责任方面的缺失提出相关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董妤 《时代金融》2012,(12):292-293
为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劳动市场出现了劳务派遣的新劳动资源配置现象,即由派遣单位(用人单位)与要派单位(用工单位)签订劳动派遣协议,派遣单位在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基础上,被派遣劳动者在要派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为要派单位提供一系列的劳务活动。本文将针对劳务派遣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构建劳务派遣雇主法律责任及风险进行研究,并依据《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雇主法律责任方面的缺失提出相关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为切实保障劳动者自身的合法权益,一三年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中,对于劳务派遣的内容进行了重新修订,以期在切实优化企业人才管理程序的同时,降低企业建设和发展成本,减少劳务纠纷,进而为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当下《新劳动合同法》,对现阶段合同法实施以来存在的劳务派遣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从根本上保障劳工的派遣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劳务派遣应运而生,而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势头。我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首次提出增加实现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规定。面对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务派遣的诟病也愈加凸显。我国的劳务派遣走向何方将是有待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用工市场不断扩大,近十几年间,劳务派遣和短期工也逐渐成为中国企、事业单位的主要用工渠道。但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对劳务派遣的管理制度还没有成熟严格的规定。但于2012年7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随着修正案对劳务派遣的规范,企业用工成本的提高将迫使更多以往袁康价劳动力维持发展的制造型企业走向创新之晦大多数企业选择引入激励机制谋求以激励机制的应用要建立在对于员工的绩效考评工作的基础之上,因此建立绩效考核制度至关重要。这种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本文就企业中常用的绩效考核策略做几点阐述。  相似文献   

12.
郝黎黎 《中国外资》2011,(8):208-208
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背景下,劳动关系就显得比较复杂。尤其是随着经济体制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经营机制的转换,还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由过去单一行政管理模式开始向多元化的模式转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填补了我国"劳务派遣"的立法空白,因此,与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对规范劳务派遣市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着重要的保证和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和劳务派遣滥用等,所带来的问题比较突出。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劳动合同法》作了修订,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新法)已于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法最大的亮点,就是明确规定了劳务派遣员工享有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对此,很多人满怀希望,很多人认为新法有利于规范劳务派遗乱象。但要实现同工同酬,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在分析直接用工、劳务派遣、业务外包三种用工模式内容及特点的基础上,构建比较模型,从任务目标和管理要求两个层面,对人民银行分支行使用直接用工、劳务派遣、业务外包三种编制外用工模式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分析,为分支行编制外用工模式选择及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少蕾 《中国外资》2013,(15):283-284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尽管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劳务派遣用工制度,但若要法律落到实处,仍任重而道远。长期以来,由于劳务派遣人员的编制、技能、社会认知度等原因,使他们的社会地位、自我定位有着许多消极的方面,尤其是思想、心理上。因此,笔者就新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如何加强劳务派遣人员的人文关怀进行分析,从而促使新法的各项规定能更好的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周雪 《金卡工程》2010,14(6):43-44
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首次用专节对劳务派遣进行了规定,结束了劳务派遣制度无法可依的状态。由于劳务派遣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不足,而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方面的规定也比较原则,导致法律适用较困难。本文分析了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和立法现状,指出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在立法上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完善劳务派遣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赵宏岳 《金卡工程》2009,13(8):195-196
劳务派遣制度肇事于欧洲,在国外已经有了长时间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务派遣已经成为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就业服务方式和企业用工制度.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劳务派遣三方法律关系,对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毕竟该制度在我国刚刚起步,在实际运行还有很多问题,法律规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戴星 《中国税务》2014,(12):52-53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从事约定的生产劳动的一种用工形式。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目前在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中运用较为普遍。本文对劳务派遣过程中的涉税处理及风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晓旺 《金卡工程》2010,14(11):211-212
在我国,劳务派遣大量出现促成了《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进行规定,但仍存在大量不合理和模糊地方。其中对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和劳务公司的准入门槛缺乏合理规定。同时劳务派遣在价值获取的逻辑过程中也存在不合理。本文力图用法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解释相应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劳务派遣的滥用,直接影响着广大劳动者的权益.滥用劳务派遣工不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不利于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责任感和忠诚度,不利于企业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不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也不利于加强社会管理.所以,滥用劳务派遣工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新法对企业劳务派遣有更多明确的制约,本文从用工单位的角度出发,系统地分析即将修改的劳务派遣,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使企业的劳务派遣用工合法、和谐、科学地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