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辛勤耕耘又一载,先进花落十佳县。刚刚过去的2009年,全省质监系统基层县级局围绕高起点基础提升年主题,紧扣质量和安全年主线,主动融入当地经济建设主战场,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认真做好源头抓质量的各项工作,努力打造服务质监、平安质监、实力质监、文明质监,成为推动全省质监事业跨越发展的主力军和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2.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2010年,伴随着福建省跨越发展的坚定步伐,全省质监系统基层县级质监局抢抓机遇,围绕“质量提升年”主题,以“高标准快发展”为目标,主动履职,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3.
200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09年在全国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要求。当前,“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已经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福建省质监局已在年初召开的全省质监工作会议上就此项活动作出了部署,3月20日上午,又召开“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动员大会,对全省质监系统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全省质监系统各单位现已全面启动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设区市领导访谈(一) 1月19日,在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本刊对出席会议的全省九个设区市分管质监工作副市长进行了专访。分管领导对于全省质监系统在“十一五”最后一年里,构建质量提升、基础支撑、科技创新.安全监督、闽台合作、文明建设六大平台,服务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海西跨越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并希望福建质监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各设区市领导对深入开展“质量兴市”,创造更加辉煌的“十二五”新业绩提出了新目标、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2009年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各级质监部门正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的要求,围绕“质量和安全年”全面落实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打造“服务质监、平安质监、实力质监、文明质监”,全面履行职能,为加快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促进福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本期开始,全省各设区市质监局局长将为您勾画他们的2009。我们相信,有福建省质监局这个好的火车头的带领,有全系统干部职工的齐心协力,有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福建质监事业必将迎来新的辉煌,书写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6.
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是创新干部培养机制、增强干部储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年轻干部的培养是关系到质监事业后继有人、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是贯彻落实人才兴检战略的重要举措。在今年全省质监工作会议上,省质监局黄序和局长明确提出了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基础挂职锻炼的工作思路和要求。2009年4月份,省质监局人事教育处迅速行动,精心组织,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展示全省质监系统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省质监局于7月10日举办了全省质监系统“质量和安全年”主题演讲比赛。省局机关、各设区市局和省局各直属单位共报送了66篇征文,从中选送了13名选手参赛。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近来,浙江瑞安市质监局始终把基层质监机构规范化建设作为深化区域监管工作的基础,实施“四化”措施,有效提高了基层质监工作的有效性和贡献率。该局一是推进硬件环境统一化,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以来,永定县质监局按照"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方针,通过"抓组织领导,强化文明建设责任;抓学习型机关建设,夯实文明建设基础;抓业务工作,凸显文明建设业绩;抓活动载体,扩大文明建设影响",实现文明创建与质监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2012年至今,该局连续三年走在全市质监系统的前列,先后获得省政府颁发"2012年福建省标准贡献奖"、"福建省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颁发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党支部被县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山西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进程、加快推进对外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山西的关键年。在催人奋进的大好形势下,如何实现质监事业的新发展、开创质监事业的新局面,更好地服务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全省质监系统面前的新课题。为此,我们在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期间,采访了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正喜。  相似文献   

11.
6月12日下午,福建省质监局组织召开全省质监系统“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座谈会,学习贯彻全国质检系统“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座谈会精神,听取全省质监系统近期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情况汇报,研究下一阶段推进活动开展的新举措。省质监局“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分管局领导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成员,各设区市质监局、省质监局直属各单位的分管领导及联络员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省局     
福建质监以科学发展观力推三个项目全国第一 今年以来,福建省质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务院部署的“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紧扣“高起点基础提升年”主题,着力打造“服务质监、平安质监、实力质监、文明质监”,力推三个项目全国第一,为加快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促进福建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各级质监部门正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的要求,围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紧扣"高起点基础提升年"主题,全面落实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打造"服务质监、平安质监、实力质监、文明质监",全面履行职能,为加快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促进福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本期开始,全省各设区市质监局局长将为您勾画他们的2009。我们相信,有福建省质监局这个好的火车头的带领,有全系统干部职工的齐心协力,有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福建质监事业必将迎来新的辉煌,书写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是福建质监众揽硕果的一年,全省质监系统围绕国家质检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科学发展,跨越推进,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荣获2011年度"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的莆田市质监局、福州市质监局、宁德市质监局、福建省计量院、福建省特检院、福建省质检院六个单位,以稳中求进、精准高效、开拓创新的精神夯实质监基础,强化质监工作力度,为服务海西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福建省质监局按照“22334”即“建立两个机制(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长效监管机制)、落实两个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质监部门监管责任)、建设三个体系(质量信用体系,质量和安全标准体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体系)、强化三项建设(技术机构能力建设,监管信息化建设,监管队伍能力建设)、夯实四个工程(质量基础工程、名牌提升工程、计量基础工程、认证保障工程)”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亮点纷呈,成效明显,突出体现了福建质监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榕城劲吹文明风,质赢天下花先绽。日前,福州市有4个单位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以“质监家园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城市质量文化“为核心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的福州市质监
  局在全省质监系统率先获此殊荣。2012年以来,该局开展了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全国质检系统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的“联建联创”活动,做到创建目标明确、创建工作规范、创建载体多样、创建内容丰富。“四大创建”既有力促进了质监文明和质监事业,也为推进幸福之州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全省质监工作会议上,福建省质监局局长黄维礼作了题为《改革创新,稳中求进,持续推动全省质监事业科学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2013年全省质监工作情况,并要求全省质监系统扎实做好2014年质监工作,强化党建,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持续推进全省质监事业科学发展。务实进取,质监工作稳中向好过去一年,全省质监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质检总局的指导下,凝心聚力,务实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质量强省有序推进,致力于良好质量环境的营造;安全监管力度加大,食品生产监管工作持续抓好,职能划转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8.
自去年7月以来,四川省资阳市质量技监局创新思路推行进企业“三必查”的工作制度,切实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基层质监部门的“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问题,缓解了质监部门“人少事多”的矛盾,形成了科学和谐的质监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质监系统基层网络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据统计,浙江质监系统7年间已经在全省各县(市)的乡镇建成了221个站所(分局),共配备工作人员860多名,"三员"(乡镇质监员、村居协管员和企业安全员)队伍达到6.1万多名,有效缓解了该省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浙江省质监系统的基层站所也从初级阶段步入规范化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20.
趁势而上争取大作为 过去的一年,是三明质监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市质监系统坚决贯彻国家质检总局、省质监局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服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认真履行职责,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绩,基本构建了大质量的工作基础.比如三明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全省首个落户于山区设区市的国家质检中心建设顺利推进,三明成为全省开展"质量兴市"活动覆盖面最广的设区市,三明质监蝉联三届省级文明单位,在全省质监系统和三明市直机关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先开展"开门审案"试点工作并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