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对南朝鲜研究的文章颇多。经众多学者专家从各个不同角度归纳分析认为,以高速增长为特征的南朝鲜经济就其原因讲,是人谋与时运两济,就其结果而言,是欣喜与忧愁并存。一南朝鲜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有利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了相当的物质基础。它的经济从混乱到恢复到高速增长以至经济调整,再到经济中速增长时期,经过了以“美援”为主要支柱的统制经济到以“替代进口”为特征的经济开发的转变;从“替代进口型”发展战略到“出口主导型”发展战略的转变;从“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到“民间主导型”体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一、“进口替代”时期台湾经济的基本情况 在1953年遏制了“光复时期”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后,台湾进入了初级经济建设时期。在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上,当时的台湾当局考虑到发展民间企业和劳动力密集型生产,以及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设备的需要,采取了“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政策。所谓“进口替代”,即以进口机器设备替代进口消费品,以自己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消费品,  相似文献   

3.
一、过程和特点 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南朝鲜推行了以进口替代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战略。到了六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内外条件的变化,这种经济发展战略暴露出许多问题,已难以适应当时南朝鲜经济发展的要求。于是,从1964年起便转而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战后,西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二次重大的调整,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本文拟就其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的相关联系作一些初步探讨。一、“进口替代”向“出口主导”的转变及相应的产业结构变化。战后初期,西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大都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它利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排除国外竞争,保护国内幼稚产业;并用高估的外汇汇率进口中间制品,满足国内替代进口产品的生产。这样战略虽然对其初期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姜明 《亚太经济》1988,(5):19-22
一、发展 南朝鲜、香港和台湾(本文简称之为亚洲“三小”)纺织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是初建期此间,亚洲“三小”正处于战后恢复阶段。它们先后推行了“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重点放在以消费资料为中心的轻纺工业上。 战前。  相似文献   

6.
一、亚洲“四小”化学工业概况 亚洲“四小”化学工业主要包括石油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等部门,除香港作为化学品再加工生产和经销地外,南朝鲜、台湾和新加坡都有相当发达的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代表是石油化工。亚洲“四小”没石油资源,从国外进口原油,但南朝鲜,台湾和新加坡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迅速发展了石油化工。  相似文献   

7.
南朝鲜是一个以“出口主导型”加工贸易为其发展战略的地区。对外经济关系在南朝鲜经济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965年,南朝鲜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之后。  相似文献   

8.
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4国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继新加坡、香港、台湾、南朝鲜“四小龙”之后,被称为新“四小龙”。这无疑与外国资本在这些国家的大力投资密切相关,而外国资本的投资又取决于这些国家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9.
南朝鲜和我国台湾省自六十年代起先后实行了经济战略转移。到七十年代中期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的佼佼者,与新加坡、香港一起被誉为“亚洲四小虎”。 南朝鲜和台湾省原有的经济基础薄弱。五十年代在美援的支撑下发展了以纺织品、食品等非耐用消费品生产为中心的代替进口工业,产品主要内销。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台湾  相似文献   

10.
一、外资政策及特点 自1957年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对外国直接投资一直持欢迎态度。为鼓励企业把资本投向政府指定的重点产业,政府在1958年颁布了“先驱工业法令”。从这时起,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开始进入马来西亚制造业部门。随着六十年代末期经济发展战略从替代进口转向促进出口,1968年“投资奖励法”诞生了。1970年政府又颁布了“新经济政策”,其基本目标是,  相似文献   

11.
<正> 一80年代后期以来,拉美经济中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变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降低关税壁垒,放宽进口限制。控制进口是“进口替代”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一措施在较大程度上保护了民族的工业。但是,处在关税壁垒保护之下的拉美工业部门却难以提高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部门的正常发展。如果说,在拉美经济危机之初,只有智利一个国家放松了进口限制,那么在目前,几乎所有拉美国家都已开始降低贸易壁  相似文献   

12.
南朝鲜和中国台湾省自60年代初开始采取出口导向经济政策以来,迄今已创造出令人赞叹的经济成就。它们所取得的成就固然与“美援”分不开,但追根究底,应归因子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与之相适应的财政政策。为了顺应出口导向战略,南朝鲜和台湾当局因时制宜地制定了许多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支出和公债政策),这些政策为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起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南朝鲜企业经济是在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地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李朝末期朝庭贵族、地主、资本家“三养”、“和信”等财阀资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资本关系的核心是“家族性”,财产所有权绝大部分由财阀家族掌握,并且世袭。 1945年光复之后。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六二年以来,南朝鲜经济经历了三次大转换。六十年代初确立出口主导型开发战略,集中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七十年代初,产业重点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重化工业;进入八十年代,积极实行产业结构的新转换,集中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如果说前两次转换出现了经济的第一次起飞,并创造了“汉江奇迹”,一跃而成为新兴工业地区,那末八十年代的经济转换经过产业大调整,迎来了第二次经济起飞,它将使南朝鲜经济由新兴工业地区跨入发达工业地区,经济结构从开发型转到发达国家型。因此,这次转换比前两次转换意义更为深远,因而也是个最困难的转换。本文仅就八十年代南朝鲜经济调整和经济展望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南朝鲜在近二十年中,实施以出口替代为主的工业化战略,取得了卓越业绩,成为令人瞩目的新兴工业地区。实际上,这种战略成功的关键要求有强大的科技实力,促其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换。因此,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科技发展战略作支撑。南朝鲜正是采用了更为核心的技术吸收战略,以科技进步推动工业化促使出口替代战略有效实现。一、技术吸收战略的内涵所谓技术吸收战略,就是以引进国外产业技术,利用本国科技力量对其进行消化吸  相似文献   

16.
产业政策是南朝鲜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南朝鲜和台湾同属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典型。在“四小龙”中它们的经济与工业体系相对更为完备,实行明确的产业政策,也是其共同之处。值得注意的是,南朝鲜和台湾虽发展层次相同。  相似文献   

17.
六十年代初,南朝鲜确立“出口主导型”开发战略,集中发展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七十年代初,通过“重化工业化”,产业重点转向资本、技术密集的重化学工业;进入八十年代,积极实行产业结构的新转变,在继续发展资本、技术密集产业的同时,有计划地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8.
战后,南朝鲜经济发展迅速,1962—1983年经济增长率为8.2%,属于世界上高速增长的国家或地区之列。这种高速增长,除大量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之外,同引进外国技术关系极为密切。三十多年来,南朝鲜引进外国技术3000多项,所花费用占外国直接投资的55%,技  相似文献   

19.
南朝鲜和台湾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均将电子工业置于优先地位加以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电子工业发展过程中,它们有相似之处,但其侧重点、生产组织形式以及各自的优势不同。 一、电子工业发展概况比较 1、两地均起步晚,发展快。南朝鲜和台湾电子工业都是在60年代前后才起步的,但一直受到高度重视。1969年,南朝鲜制订了“电子工业振兴法”,后又于1981年补充修改了“电子工业振兴法”。1979年,台湾通过“电子工业发展法(10年计划)”,并于1980年动手兴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70年代间,南朝鲜和台湾的电子工业已有较快发展,进入80年代  相似文献   

20.
张忆 《亚太经济》1988,(4):11-17
出口导向战略的确立与经济增长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期,是香港、台湾、南朝鲜、新加坡经济发生重大变革的转折时期。此间,“四小”先后实现了经济发展战略上的重大转变,即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以谋求经济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