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市场和社会三方都可以作为行动主体推动产业转移,但效率各有不同。如果政府作为行动主体,负责产业转移的官员可能缺乏园区管理经验,对企业运作了解甚少,很难劝说发达地区企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如果行业协会和商会等社会力量作为行动主体,由于其动员能力有限,也很难说服企业转移;如果纯粹依靠市场规律引导产业转移,上海和苏南等发达地区的企业不一定要转移到苏北、浙西等后发地带,很可能会转移到内地去,这将违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思想。长三角的做法是成立有政府背景的园区运作公司,在政府政策指引下,由园区开发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这比政府直接推动产业转移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
共建产业园区内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演进的实质是转出地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对转移企业的知识溢出以及转移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共建产业园区内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是以转移企业为核心节点所形成的复杂连接。其演进动力主要来自转出地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交易成本降低、互补机制、知识流动与集体学习、外部环境和政府主动对集群的规划与调控。其演进过程包含萌芽期、成长期、巩固期与互动期4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园区产业转移现状 广东省的产业转移主要形式是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不仅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转移,也可以起到缩小珠三角和粤北山区以及东西两翼的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产业转移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4.
以"双转移"为核心内容的产业转移园建设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中起引领作用。而其本身也有一个因应内外部条件变化而转型升级问题,对此需作深入研究。本文构建了一个双向关联的分析框架,以广东为例,重点分析产业转移园建设中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资源的配置响应,以及转入地和转出地产业转型升级的绩效。在此基础上,从园区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园区产业发展等方面揭示了广东产业转移园建设中的要素响应问题。本文认为产业转移园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改善要素供给。因此,一要以园区提质扩容促进要素集聚。重点要突破园区建设瓶颈,促进园区要素高效集聚;积极推进"扩园建城",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努力提高环境容量,促进要素规模化集聚。二要改善园区管理,消除要素集聚的障碍,克服园区管理体制机制障碍,促进要素集聚;鼓励差异发展,引导要素及产业集聚的专业化。三要发挥园区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要素集聚。推动产业集群转移,提高要素集聚的质量;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带动园区整体提质。  相似文献   

5.
集聚效应和产业关联性促进了产业集群的空间转移,而集群发展与园区建设的耦合关系进一步推动了集群转移进程。基于产业集群升级与产业集群空间转移的耦合关系,从价值链的角度对集群空间转移的两种典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并结合苏通科技产业园和苏宿工业园两个案例对转移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空间转移是成熟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政府应该积极依托园区建设,结合地区特点及资源优势,采取恰当的产业集群转移模式,实现集群转移带动下的产业转型升级与地区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由区域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合理的产业分工以及产业转移成为三地协同发展的重大课题。目前,京津和津冀间优势产业的重合度较高,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其竞争倾向较高;京冀间相似系数较低,产业差异明显,其协作倾向较强,转移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转移企业多为资源消耗型,转移主要集中在较近的城乡边缘区,且已进入由梯度转移为主向转变城市功能为主以及产业创新、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并行的新阶段。京津冀产业对接与转移的总体思路应以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带"、园区"进圈"为主线,形成"项目带动、企业拉动、集群驱动、产城互动、区域联动"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尚玉红 《时代经贸》2008,6(19):141-143
当前国外与沿海双重产业转移为位于粤北的韶关提供了产业承接机遇,但园区建设、项目用地、环境评价、用工、交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其承接声业转移的能力。为此,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集约节约用地、合理引进项目、加强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财政性资金支持等旺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促进韶关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着重培养产业链成长,广西各产业园区得到快速发展,并因其具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等优势,而成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广西还在着力建好原有园区的基础上,建设了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龙头。  相似文献   

9.
蔡丽茹  刘炜 《广东经济》2016,(10):54-61
21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土地成本不断提升,借助2008年以来广东省推进"双转移"战略的契机,大量成本敏感型产业开始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其中也包括一些初期成本较为敏感,但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大量深圳、东莞的通信设备企业转移到河源高新区,广州、佛山的空气能设备制造企业转移到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园区等.  相似文献   

10.
重点开发区域是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重要区域,以广西的省级重点开发区——梧州市为例,通过对梧州市2006—2009年招商引资的数据分析发现:梧州市承接转移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承接产业转移与地方资源禀赋相关性强,产业转移来源地以广东、广西和福建为主,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分析认为:东部地区生产成本上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推力因素,较为宽松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地方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是梧州产业集聚的拉力因素,开放程度提高与资源依赖性增强、以及廉价的运输成本使得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和集聚成为可能。寻找企业最小综合成本的区位是我国现阶段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因此,重点开发区域产业集聚是地域功能属性、综合成本和产业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李澎 《现代经济信息》2012,(10):308-309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应是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但现阶段广西多数地区发展的方向仍然以依赖资源和资本的产业为主。广西在经济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如环境破坏、园区发展迟滞、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应从发展方向、政府以及企业的职能等方面寻找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共建园区—福建产业转移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山 《发展研究》2009,(4):88-90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过程,本文通过分析对比沿海东部的广东、福建两省以及福建省的沿海和山区在产业转移中的现象,直接和内在原因,阐述了推进经济发展共建产业园区的条件、构想和模式,提出了有序引导沿海产业向山区转移所需条件及政府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产业链条。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传统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存在产业缺乏特色、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和分工、园区内欠缺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无法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等问题。因此,整合园区内企业群,完善园区产业链,并使之能与园区外部产业对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新产业园区完成二次创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产业转移不仅是一种典型的经济行为,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遵循经济学逻辑,当不同区域间的生产要素价格差距较大时,受市场信号指挥的企业就会自发采取适应性行为——向要素成本较低的区域进行梯度转移。现实中,尽管我国区域间的要素价格差距悬殊,但产业转移步伐远远落后于预期。从新经济社会学视角论证这种"经济悖论",发现嵌入本地的生产性、服务性、制度性、社会性网络制约着企业的异地转移行为,进一步提出产业转移是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和协力合作网络"脱嵌-再嵌入"的过程,并以江苏省南北挂钩共建产业园区为例,验证了两地政府通力合作有利于降低"脱嵌"对企业异地生产的冲击,并能够帮助企业"再嵌入"异地社会关系网络和协力合作网络,从而有力地解释了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需要政府介入的新经济社会学逻辑。  相似文献   

15.
产业转移不仅是一种典型的经济行为,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遵循经济学逻辑,当不同区域间的生产要素价格差距较大时,受市场信号指挥的企业就会自发采取适应性行为——向要素成本较低的区域进行梯度转移。现实中,尽管我国区域间的要素价格差距悬殊,但产业转移步伐远远落后于预期。从新经济社会学视角论证这种“经济悖论”,发现嵌入本地的生产性、服务性、制度性、社会性网络制约着企业的异地转移行为,进一步提出产业转移是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和协力合作网络“脱嵌-再嵌入”的过程,并以江苏省南北挂钩共建产业园区为例,验证了两地政府通力合作有利于降低“脱嵌”对企业异地生产的冲击,并能够帮助企业“再嵌入”异地社会关系网络和协力合作网络,从而有力地解释了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需要政府介入的新经济社会学逻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在促进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优势,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为推进中国境外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切实提高企业对境外产业园区的认知度与参与度;切实提升境外产业园区的集群化发展步伐;切实建立起与园区所在地的园区运行机制与利益互动机制;切实提升对境外产业合作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切实依法经营、本土化经营;切实建立科学的境外产业园区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7.
《广东经济》2012,(9):59-59
8月15日,省政府通报了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评情况。据了解,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因再度“黄牌”,被取消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资格。这是省政府对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展考核两年以来开出的首张“红牌”。在2011年度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评中,汕头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大朗(信宜)产业转移工业园因为考核排名靠后被给予了“黄牌”警告。其中,因连续两次考核排名均列末尾两名的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被摘除了省级园区的资格。  相似文献   

18.
产业园区是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面对产业创新不足的现状,如何通过跨界整合创新资源,集众园区之力形成整体产业优势,是实现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基于对数字内容产业链网状结构的分析,讨论了园区企业跨界协同创新行为,并从微观延伸至中观,关注园区整体,研究了数字内容产业园区协同创新的4类模式,最后,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产业发展政策、集群发展政策及园区企业发展战略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研究的理论综述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对工业园区的理论研究作了简单介绍和评述,并从中得出我国建设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启示。指出建设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具有重大意义,政府应针对园区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政策,企业自身应积极向园区集聚,从而推动工业园区的集群化。  相似文献   

20.
丁丹青 《经贸实践》2007,(11):45-46
衢州高新技术园区(以下简称高新园区)是省级特色园区,以发展“氟硅”产业集群为主要目标,又分氟化工、有机硅、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等专业化区块。园区按照“政府主导,依托巨化,企业运作”的路子发展,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已经进驻并加快建设,不少已经投产,氟硅产业集群正在园区逐步成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