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核算规定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两种方法,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任选其一。笔者对其中的疑点作以下分析。 一、对直接转销法的质疑 直接转销法是在某项应收账款被确认为实在无法收回时,将这种实际损失直接记入这一会计期间的费用,并相应转销应收账款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直接转销法核算显然简便易行,但也存在很大缺陷。 1.不符合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直接转销法无视坏账损失同赊销及应收账款的必然联系,坏账损失的确认期间同相应的赊销收入的确认期间不相一致,影响当年损益的正确计算。在转销坏账损失的前期,对于坏账的情况不做任何处理,并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2.不符合谨慎性原则。直接转销法不承认坏账损失的不可避免性,不承认应收账款的价值与其预期可变现价值的差异性,从而夸大了前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的可变现价值,虚增了利润,加大了财务风险。 二、对备托法的质赐 备抵法是在每一会计期末对应收账款中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予以合理估计,计人当期费用,同时将估计的应收账款应转销数记人应收账款的备抵调整账户(坏账准备),待某一特定账款被确认为坏账时,再通过备抵调整账户予以注销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目前我国大多数...  相似文献   

2.
一坏账和坏账损失坏账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与其它商务、业务往来中,因各种因素造成企业确实无法收回或逾期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坏帐损失则指企业由于坏帐而发生的损失。二对现行坏账损失核算方法的评价我国《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可以不计提坏帐准备金,坏账准备发生时,将实际损失直接从应收账款中转销,计入当期费用,称为直接转销法;企业也可以计提坏账准备金,按应收账款的余额,估计应收帐款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不论当期是否发生,均计入“管理费用”提取坏账准备,在坏账实际发生时,冲减“坏账准备”,称为备抵法。这两种…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解决企业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损益归属期间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新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会计处理程序———“余额形成年份区分法”。该法是在现有的备抵法基础上,选用账龄分析与个别认定相结合的估计方法来估计期末坏账数额,运用差额计提的方式来计提坏账准备,并将由此产生的损益分别计入不同的应收账款形成年份,从而影响各年利润的一套完整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会计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4.
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坏账准备是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之一。对此,《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完整表述为“计提的坏账准备或转销的坏账”。这种表述至少会引起3种歧义:(1)在备抵法下计提的坏账准备或直接转销法下转销的坏账;(2)在备抵法下计提的坏账准备或者备抵法下转销的坏账(二者之一);(3)在备抵法下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备抵法下转销的坏账(二者的代数和)。究竟哪种认识是正确的呢?本文拟作简要分析。在直接转销法下,发生坏账损失时,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应收账款”,使净利润减少,…  相似文献   

5.
杨文娟 《新智慧》2006,(4):69-69
例:某企业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并按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该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第一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200000元;第二年客户甲单位所欠15000元账款按规定确认为坏账,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400000元;第三年客户乙单位破产,所欠10000元中有4000元无法收回。确认为坏账。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300000元;第四年已冲销的甲单位所欠15000元账款又收回10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500000元。则该企业因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在四年中累计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多少元?  相似文献   

6.
杜泽源 《新智慧》2007,(9):41-42
(一)为了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债权性资产,现代会计制度遵照谨慎性原则,规定企业应该采用备抵法合理地计提坏账准备。那么在计提坏账准备后如何正确地编制现金流量表呢?下面以一个例子作为示范,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使大家透彻了解现金流量表的调节原理。例: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100万元,库存商品600万元(年初该存货未发生减值)。当年销售年初库存商品500万元,销售收入为1170万元(包含增值税税额),其中赊销234万元(包含增值税税额),本年共收回前期应收账款100万元。该企业一贯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3%,本年共发生坏账损失20万元,收回前期已核销坏账15万元。  相似文献   

7.
根据税金价值构成的不同,增值税可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三大类型。我国在东北地区“六大行业”开始试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标志着我国部分地区增值税税收政策正在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增值税转型的内容为:将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所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增值税款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不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中。这势必对会计处理产生一定影响,笔者拟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一、增值税转型前后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分析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按照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当购入的固定资产发生退货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例1:2004年10月6日,A公司购进用于管理的设备一台,不含税价款为400000元,增值税额为68000元,该款项通过银行转账支付。该设备预计使用4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增值税转型前后的会计处理如下:1.取得时。转型前:借:固定资产468000元;贷:银行存款468000元。转型后:...  相似文献   

8.
税法规定,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扣代缴消费税,并按照受托方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受托方在账务处理时,借记“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笔者认为,这样处理不够妥当。理由是,该项税费并非受托方实际负担的税费,只是代扣代缴。其本意是从源头上防止应交消费税的流失,将其纳入“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来核算,容易夸大受托企业的税收负担,影响领导人的决策。另外,税务机关征税时,很难将受托方自身应交消费税和代扣代缴的消费税区分开来,容易造成税款流失。所以笔者认为,代扣代缴消费税可以通过“其他应交款———代扣代缴消费税”科目来核算。受托方代扣时,其账务处理为借记“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应交款———代扣代缴消费税”科目。对于委托方,通常做法是分不同情况进行账务处理:①企业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不再交纳消费税,将受托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其成本,借记“委托加工材料”、“生产成本”、“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②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根据规...  相似文献   

9.
《财会月刊》2000年第20期刊登了刘亚莉同志的《略谈现金流量表指南中有关增值税调整分录的改进》一文。该文对《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 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有关增值税的调整分录提出了改进意见。笔者认为还能进一步改进 ,可以借助于年末已有的比较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总账以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等明细账 ,采用叠加原始业务分录的方法进行。有关增值税调整分录问题 ,追溯到原始业务主要有三类 ,即销货时已收(表现为现金流入)或尚未收到的(增加债权)销项税额 ,进货时已付(表现为现金流出)或已承担的(增加债务)进项税额及交纳的增值税(表现为现金流出)。故首先从“产品销售收入”报表项目列示额着手 ,结平年末专为编制报表项目开设的T型账户中债权账户 ,参考“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贷方提供的资料 ,将原相关业务分录叠合成如下调整分录(以《指南》所述例题为例) ,借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1201000元、———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161500(1250000&;#215;17% -300000&;#215;17 %)元 ,应收账款———货款249000元、———增值税51000元 ...  相似文献   

10.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规定:在债务重组中,债务人以存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按照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结转,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小于用以清偿债务的存货成本、增值税销项税额和支付的相关税费合计的差额,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用以清偿债务的存货成本、增值税销项税额和支付的相关税费合计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债权人应当按照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作为存货的成本。笔者认为,上述债权人的会计处理有不妥之处,下面举例说明。例如:甲企业欠乙企业货款700000元。由于甲企业发生财务困难,短期内不能支付货款。经协商,甲企业以其产品偿还债务,该产品的销售价格为550000元,实际成本440000元。甲企业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率为17%。乙企业接受甲企业以产品偿还债务时,将该产品作为产成品入账,并不再支付给甲企业增值税额,乙企业未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根据上述资料,甲、乙企业的会计处理如下:甲企业应作会计分录:借:应付账款———乙企业700000元;贷:库存商品440000元,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3500元,资本公...  相似文献   

11.
一、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的原理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企业应按照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的原理(以下简称“备抵原理”)可总结如下:①确定“坏账准备”账户的应有余额:计提本期坏账准备后“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②确定“坏账准备”账户的现有余额:计提本期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③应有余额减去现有余额的差额即为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备抵原理在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有多处运用,笔者认为,凡涉及冲销、转回、追溯调整的会计事项,如果能确定应有状况(如应有的金额、应涉及的账户等),都可以采用备抵原理进行会计处理。为了更好地说明备抵原理的应用,笔者将备抵原理推广到一般:①确定会计事项的应有状况;②确定会计事项的现有状况;③分析应有状况与现有状况的差异,决定应采取的会计处理方法。二、备抵原理的推广1.备抵原理在按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中的应用。按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冲销或转回投资成本,由于其应有状况容易确定,因此可以采用备抵原理进行会计处理。具体做法是:比较投资后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假设金额为A)与投资后被投资单位累积分配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假设金额为B)的大小。假设投资...  相似文献   

12.
《财会月刊》2000年第14期刊登了时若曼、林涛同志的《现金折扣账务处理之我见》一文(以下简称“时文”) ,笔者认为“时文”中的有些观点与《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和现行税法相违背 ,现就该文谈谈笔者的两点不同意见。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 ,赊销商品时 ,借记“应收账款”科目 ,贷记“产品销售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科目 ;在产品销售收入采用总价法核算 ,企业收回赊销货款 ,购货方享受折扣时 ,借记“银行存款”、“财务费用”科目 ,贷记“应收账款”科目。“时文”认为这种做法 ,“在账务处理上只是增加财务费用 ,而企业销售收入总额却并未减少 ,使产品销售收入虚增。”但笔者认为 ,这两笔分录中 ,前者是销售产品而产生的产品销售收入 ,且收入已经实现 ;后者为鼓励客户及早付款而发生的现金折扣 ,计入“财务费用” ,它是一种理财费用 ,这为两笔业务 ,即“产品销售收入”并不因为发生现金折扣而受到影响。2.“时文”认为 ,“在利润表中 ,计算利润以产品销售收入净额为基础 ,产品销售收入净额=产品销售收入 -销售折让。利用此公式计算产品销售收入净额时 ,只是扣除了由于销售折让而少取得...  相似文献   

13.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 ,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时 ,其进项税额应转入相应的有关科目 ,但对进项税额如何计算并没有作出说明 ,致使一些单位涉税会计处理错误 ,影响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现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当企业发生非正常损失时 ,应首先计算出在产品、产成品中耗用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购进价值 ,然后作出相应的账务处理。即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的实际成本与负担的进项税额的合计数 ,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按实际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成本 ,贷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成品”科目 ,按计算应转出的税金数额 ,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例如 :某企业2000年3月由于仓库倒塌毁损一批产品 ,已知损失产品账面价值为98000元 ,当期总生产成本为460000元。其中耗用外购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价值为320000元 ,外购货物均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则损失产品成本中所耗用外购货物的购进价值=98000&;#215;(320000&;#247;460000)=68174(元) ,应转出进项税额=68174&;#215;17 %=11590(元)。相应的会计分录为 :借 :待处...  相似文献   

14.
《财会月刊》2000年第12期刊登了高云同志的《债务重组损失如何冲减坏账准备》(以下简称“高文”)一文。对于其中债权人就其债务重组损失按债务重组损失占全部应收债权的比例冲减坏账准备的第二种账务处理方法 ,笔者认为还不够完善 ,现略陈管见。结合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 ,笔者认为 ,在采用组合方式进行债务重组时 ,若债权人做出了让步且该债权已提有坏账准备 ,则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损失应冲减的坏账准备比例是已收回和已放弃的债权占全部债权的比例 ,而不是全部应收债权和可收回债权之差占全部应收债权的比例。因为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一个备抵科目 ,它所反映的是应收账款中估计未来不能收回的部分 ,在数值上 ,它等于应收账款余额和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之积。在“高文”所举的例题中 ,债权人已收回和已放弃的债权为32000元[商品抵债(已收回)20000 +免除债权(已放弃)60000&;#215;20%] ,占全部应收债权80000元的40% ,应冲减的坏账准备相应为160元(400&;#215;40%)。这样 ,对于该项重组后的债权而言 ,与之相对应的坏账准备为240元(400 -160) ,占未来应收债权48000元[(80000-20000)&;#215;...  相似文献   

15.
时间性差异是因税法与会计制度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在坏账损失的确认方法上,税法与会计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也需要计算时间性差异并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和会计处理。在实务中此类问题比较复杂,因此往往会在会计核算和纳税调整过程中出现差错,引发不必要的麻烦。笔者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就此问题谈以下几点看法。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原则上应按实际发生额扣除,经税务机关批准,也可提取坏账准备金。采用备抵法时,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应冲减坏账准备金;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已提取的坏账准备的部分,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已核销的坏账收回时,应相应增加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税法还规定,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在这种方法下,税法确认的坏账损失应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当期实际发生的坏账;二是当期收回的已核销的坏账;三是根据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相比增加的部分按5‰的固定比例计提的坏账准备金。由此得出当期坏账损失的计算公式①为:当期坏账损失=(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215;5‰+当期发生的坏账-当期收回已核销的坏账。会计上企业...  相似文献   

16.
非货币性交易是指实务中以物易物的一类特殊的交易。对于这类交易的会计处理,财政部已在《企业会计制度》(简称《制度》)中进行了规定,但其中尚有一些问题需作进一步推敲。本文试就非货币性交易中应收账款会计处理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一、存在的问题(一)不涉及补价的换入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根据《制度》的规定,在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中,如果换入的资产涉及应收账款的,应当分别按以下情况处理:1.企业以应收账款换入应收账款,或者以应收账款和其他资产换入应收账款,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例1:A公司将其应收C公司的一项应收账款与B公司应收D公司的一项应收账款进行互换。假定两项应收账款的公允价值相等,A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为100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200万元,B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为70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100万元。这笔业务若按《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则A公司换入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应收账款——D公司800万元,坏账准备200万元;贷:应收账款——C公司1000万元。从上述会计处理中可以看出,B公司原来应收D公司账款700万元,但经过这样的交换之后,A公司应收D公司的账款却变成了8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对增值税的处理分别通过几笔调整分录来反映。1、对应收、应付款项增减变动额中所含的增值税 ,通过调整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的相关分录来反映。在《指南》中 ,以应收款项中所含增值税销项税额为例 ,其调整分录为 :借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1201000元 ,应收账款———货款249000元、———增值税51000元 ;贷 :产品销售收入1250000元 ,应收票据———货款200000元 ,未交税金51000元。这一调整分录的编制 ,虽然能使与收入相关的债权债务集中反映 ,但在此处调整与“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无关的增值税 ,显得突兀 ,与《指南》的讲解配合不当 ,使初读者感到“未交税金”贷方的出现 ,不大好理解。2、对当期收到的增值税额进行反映 ,其调整分录为(仅以销项税额为例) :借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161500元 ;贷 :未交税金161500元。这一数据的获得要通过对账簿记录进行分析 ,扣除当期未收到的增值税额来填列 ,实际上重复了第1笔分录的工作。上述调整方法在实务中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8.
侯贵菊 《新智慧》2004,(11B):43-43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于年度末了时对应收款项(不包括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应当单独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按照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反映。应收款项是指“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两个科目所核算和反映的内容。同时,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又明确指出: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歉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当某项应收款项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按确认的坏账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款项。根据以往的做法.估计坏账损失主要有四种方法,即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要求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  相似文献   

19.
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的填列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包括8项:①应收账款坏账准备;②存货跌价准备;③短期投资跌价准备;④长期投资减值准备;⑤委托贷款减值准备;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⑦无形资产减值准备;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其中,“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这两个项目的填列,可分别依据“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填列。其他项目可分别依据“投资收益—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投资收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收益—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来填列。现以“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项目为例进行说明。计提坏账准备时,记入当期的管理费用,列入利润表中。但其实际上并没有发生现金流出。为了将净利润调节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应加回到净利润中。如果年内发生了坏账转销,比如是1000元,一方面,与利润无关;另一方面,在后面计算“加:应收账款的减少”中也包括了这一减少的数额1000元,如果以此数额进行计算,现金流量就会增加1000元。而事实上,转销坏账本身不影响现...  相似文献   

20.
一、提坏账准备的必要性及作用 企业在商品交易中,作为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无力或无法偿还债务,而作为债权人就存在不能如期收回或者根本无法收回账款的可能.坏账就是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偿还债务,而作为债权人就存在不能如期收回或者根本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坏账损失采用直接核销,一次列入成本、费用,同时核销应收账款,会使企业发生的陈账、呆账、坏账得不到妥善处理,从而产生虚增或虚减了利润的现象.另一方面,发生坏账损失后,一次列入成本费用,又会造成当期成本费用的较大波动和失真,不利于成本分析.而采用计提坏账准备金(简称坏账准备),是用一定的方法估计坏账损失,并按期计入成本费用,待坏账实际发生时,通过坏账准备金予以转销.计提坏账准备,可以将坏账损失的风险分散到各期,使不能收回的坏账及时得到更加合理的处理,有利于均衡各期的损失负担,利于财会人员对成本进行分析、测算、计划等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