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圆梦:奶类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牛奶”。日前,温家宝总理在视察重庆江北区光大奶牛科技园养殖基地时,写下了这样一段饱含深情的留言。在参观结束时他又殷切提出:“希望你们能让我梦想成真。”这一段留言和一声期盼,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高度关怀.同时也揭示出中国奶业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农场,这是一片富有弹性的土地。1991年,当陈明先由内蒙古哈达图农牧场十农场调到十四农场时,全场只有20几户人家。当时人们要求外走的不少,要求他这个新来的头儿给出“手续”。原因很简单,这是哈达图农牧场中最穷,家底子薄,棍子最多的一个破大家。有道是“国富民泰安,家穷犬不宁”。老陈知道,这个农场已经连续几年“亏本”“倒挂”了。职工们盼了一年又一年,干了一天又一天,盼来盼去,就是盼不来兜里“鼓溜”的时候。1990年年终“分红”时一算,全场职工不但一分“红”没分着,而且为了下一年揭开锻,每人还倒…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会计》2005,(11):40-40
一位年近花甲的哲学教授在上他的最后一节课。在课快讲完时拿出了一个大玻璃瓶,又先后拿出两个布袋,一个装着核桃.另一个装着莲子。然后他对大家说:“我今天给你们做一个实验;我还是在年轻时看到这个实验的,至今仍然常常想起,并常用以激励自已,我希望你们每个人也能一辈子记住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4.
有一类“积劳成疾”常被大家尤其被女性所忽视,如果不加以警惕,这类“积劳成疾”也同样会成为健康的“杀手”,甚至会过早地夺去人们宝贵的生命。这并非危言耸听,繁重的家务同样会致人“积劳成疾”,而我们不少人,尤其是女性正陷入这一误区之中。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星期一上班,原本休息了两天,大家应该都是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的,可一些人,尤其是女性却无精打采,一身的疲倦。何故如此,原来她们的双休日根本没有好好休息,而是做了两天的家务,整理房间、洗衣服、擦地板、擦门窗……一刻都不曾闲着,而这些家务她们又不愿意交给“钟点工”去干。…  相似文献   

5.
阳光感受     
在炎热的夏季,提到阳光,你可能只会想到烈日和闷热的空气,你断然不会想到那一缕阳光是多么的美丽,清新和凉爽。因为那阳光发自一个人的心里,这个人就是我们彝良县扶贫办的主任——王明香。他到扶贫办工作的时间不长,我只跟他下过一天乡,这一天是阳光的一天,他的阳光行为深深感动了我,令我把它记下来为的是让人们感受阳光并获得健康。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的一个工休日上午,一位外单位人急匆匆赶到合浦县粮食局办事,但负责办理粮食业务的工作人员已回家休息,急得来人团团转。怎么办呢?看到这个情况,值班人员立即用电话向局领导反映。局领导了解情况后.马上打电话通知业务股黄格明赶回局里接待,及时为对方办理了业务手续。办完业务后,来人紧紧握着黄裕明的手赞扬说:“真没想到你们公休日能为我办事,耽误了你休息时间,真是太感谢了……”这是该县粮食局党委开展“双学”活动后出现的一个“镜头”。去年以来,这个县粮食局党委按照县委的部署,积极带领局机关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  相似文献   

7.
怀念老站长     
严格地说,我和老站长没有多少私交,但老站长因冠心病的突然离世,却使我悲痛的心情许久不能平复。老站长去世时73岁,尽管到了“七十三、八十四”的岁数,尽管我也为他老人家守了三天灵,但一想到老站长,心里老觉得失落,总是心欠欠的。  相似文献   

8.
近日,在荣成市第九届“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中,荣成市粮食局南山路粮店职工姜波光荣当选。他是我们荣成市粮食系统200多名青年职工的骄傲。他不是令暴徒闻名丧胆的勇士,也不是创造奇迹的商场豪杰,他的事迹平凡,但十分感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这些同辈人很难做到。  相似文献   

9.
好一个“抠”站长向华阳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临溪区粮站站长欧元华,自1994年任站长以来,凭着一股子“抠”劲儿,硬是把一个全县亏损第一的粮站变成了年年盈利、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的先进企业,因而人们风趣地称他“抠站长”。扭亏,得有严格的规章制度1994年,...  相似文献   

10.
在金融系统广泛深入开展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之际,仍听说有位农民与一信用社信贷员三次约定时间办理借款手续均未见其面。我认为,该信贷员的做法实在不妥。首先,这大大损害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信贷员身为信用社职工,竟如此不讲“信用”,实在令人感到费解!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要求每一位职工都要“爱岗敬业”,难道他就是这样“爱岗”?又是这样“敬业”的吗?!如今,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试想,如果是在金融机构林立的地方,我看农户早就望“社”却步了。其次,失…  相似文献   

11.
蒋站长的“掌上明珠”王洪波湖北省随州市尚市镇经管站站长蒋泽忠,今年春被调往本市万店镇经管站主持工作,同志们在卸他行李时,准备把他的那把斑驳陈旧的算盘扔掉,他急忙抢过来把上面灰尘拂了又拂,那样子,简直视如"掌上明珠"。十八年前,原任站长调离时,亲手交给...  相似文献   

12.
病人     
希特勒来到一个精神病院视察。他问一病人,道他是谁吗,病人摇摇头。于是,希特勒大声宣布“我是阿道夫·希特勒,你们的领袖。我的力量之在可以与上帝相比。”病人们微笑着,同情地望着他。其中一个人拍希特勒的肩膀说:“是啊,是啊,我们开始得病时,像你这个样子。”(摘自《环球时报》)病人  相似文献   

13.
“鲁人徙越”是战国时期韩非子写的一个故事。内容是说一个鲁国人,擅长编织麻鞋,他妻子擅长编织白绢。夫妻俩商定迁徙到越地去。邻居听了,有人劝道:“你们到越地,一定会穷困不堪”。鲁人很奇怪:“我俩手艺高超,为什么会穷困?”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赤脚走路;白绢是做帽子戴的,而越人披头散发。你俩的手艺在越地无用武之地,怎不穷困潦倒呢?”几千年来,人们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做生意要适销对路,不了解人们的实际需求,盲目产销,即使产品上乘,手艺出众,仍然会到处碰壁。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鲁人徙越”是没有找准…  相似文献   

14.
刘林 《致富之友》2003,(11):13-13
企业经营者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要努力撵“财神爷”.跑得非常吃力,结果气喘吁吁,精疲力尽撵不上的倒霉蛋;另一种是惨淡经营撵“财神爷”.虽然吃力,总算能抓住“财神爷”的尾巴,尚属幸运儿;还有一种.给人的感觉是他总牵着“财神爷”的鼻子,是“财神爷”跟着他跑,这样经营者堪称高手。  相似文献   

15.
新望 《中国改革》2004,(12):8-9
社会学家孙立平教授说,当前的中国社会业已出现“社会断裂”。什么意思呢?就是乡村与城市、农民与城市职工、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在这个断层之间,我们最为担心的就是那些被城市化浪潮所吸收但又被歧视的人们:他们是失地农民,是进城打工者。当一个人两边都够得着,但两边都不落实的时候,那,也是最“悬”的时候。在我们居住的城市,有一群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甚至,他们已经不是小小的一群,他们的总数已超过城市正式职工。他们衣衫不整,蓬头垢面,他们苟且在城市屋檐下。他们随时会从我们身边走过,但我们很少…  相似文献   

16.
转折     
“刘家粮站来了一个新站长,据说是魏城粮站的会计提拔起来的,唉,不知有多大能耐,一步到位竟然当了法人代表”。前年元旦节前后,在绵阳游仙区刘家镇的街头巷尾,人们沸沸扬扬地絮叨着这个山区小镇的“重大新闻”。他,34岁,中等个子,一脸的络腮胡让人捉摸不透他的实际年龄。乍一看,觉得他“胡子里长满故事”,深沉老练。1988年省粮校毕业后参加粮食工作,从此他与“粮食”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年财会工作的磨砺,使他对生活、事业有了一种理性的感悟,对粮食企业今后发展隐含了一份真切的期盼。至于如何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他有自己的诠释:老老实实做…  相似文献   

17.
友谊农场十分场一队现有耕地1.3万亩,职工85人;全队76户,其中外引水稻户25户,属人少地多单位。1998年初,这个队在实行“两自理四到户”的基础上,又实行了“一机三带”劳动协作体……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     
上课时,心理学教授教学生如何分析梦境。他问学生:“你们认为对西方人来说,梦见蛇代表什么?”学生答:“魔鬼。”教授又问:“那对东方人来说,蛇又代表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答:“补品。” 补品一名旅客去到一个食人肉的国家,在一间饭店内看见广告牌上写着每一种佳肴的价格。当中包括:每盘牧师肉三美元、每盘猎人肉四美元、每盘政客肉二十五美元等。旅客看后感到奇怪,便问侍应生为何政客肉的价钱这么贵回答是:“因为这种肉要弄得干净并非容易。”一对男女出街时,若想知道他们的感情状况,可由付帐的…  相似文献   

19.
在湖北麦面加工界,有这样一个人:十年时间,他让枣阳麦面加工走出湖北,名扬全国。为此,业内评论人士说:现在湖北麦面看枣阳,枣阳麦面看三杰,三杰要看掌门人孙扬久。孙扬久——湖北三杰粮油食品集团董事长,既有魄力又有亲和力,彼人们亲切地称为“久哥”,曾获评为“中国粮油创业十大风云人物”,囚而存业界又有“面王”之誉。“久哥”和他的团队创造了农产品加工行业的“三杰速度”,每年都有1全2个新的生产项目建成并投产。实力雄厚的湖北三杰粮油食品集团,’举跻身“中国小麦粉加工五十强”之列,存湖北省内仅此一家。  相似文献   

20.
编者:为了工作,他无暇顾及个人利益,工作巾他不想停歇,就算病魔缠身.也负重前行。心中对农技推广工作火一般的热情.支持他四十年如一日的奋斗在农技推广工作的最前线。他善于学习,勤于实践。一次又一次成功的试验示范.让他获得业界不计其数的嘉奖。但他仍一如既往.在基础农技推广岗位上坚守如初.赵瑞云就是这样,一个不折不扣。让人钦佩的农技站的“老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