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近年来。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以下简称佛山供电局)在创先领域深耕细作,不断优化发展布局和改善管理机制,在供电可靠性管理、营配一体化管理、班组管理等方面日臻完善。随着企业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相应的组织绩效考核压力凸显,亟需打造科学高效的“精益化组织绩效机制”。因此,佛山供电局充分结合内外部环境.开展了深入详细的国际对标、分析及研究,建立了“打造精益化组织绩效机制”的方法论,并付诸实践,实现了全局各业务线条的组织绩效优化。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精益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整合管理资源,优化指标管理流程,提高指标管理水平,切实发挥指标的龙头作用,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电业局(以下简称厦门局)于2009年初率先在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系统内导入先进的精益管理理念,应用精益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对全局关键绩效指标开展全程精益化管理。加强指标的分解下达、分析管控和评价考核,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2012年厦门局获评国家电网公司大型供电企业业绩标杆单位,省公司业绩考核优胜单位和同业对标综合标杆单位。  相似文献   

3.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以下简称佛山局)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在传统的绩效考核基础上,强化“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反馈”、“绩效应用”四个环节,实现绩效“计划、沟通、考核、反馈”的闭环管理。  相似文献   

4.
蒙波 《广西电业》2014,(9):26-27
近年来,随着客户和设备数量的增加,广西南宁供电局发现部分班组结构不能适应核心业务高效运转与精益化管理的发展需求。今年以来,该局开展组织优化课题研究,找到了班组管理的3个短板,并在青秀分局进行业务优化试点工作,以工作专门化管理思路,通过业务及组织结构优化,实施中压业务专业化、低压业务综合化,简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云南电网公司玉溪供电局围绕南方电网的战略目标,实施企业管理向精益化转变,全面推进一体化管理,加强供电所的规范化建设,不断夯实基础管理,以管理促质量提升、效益提升和服务提升,实现供电所"业务流程化、作业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一体化、检查考评统一化"。供电所规范化建设的推进,标志着玉溪供电局各供电所建设已经向规范、标准、精益化迈进,精益化管理的理念在基层站所、班组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6.
李琛  贺璇 《中国电业》2013,(12):54-55
“这么快就可以用电了,我对你们的服务很满意!要是没有这个平台,抢修人员用来查找故障的时间就不会少于半个小时。”居住在玉溪市东风二小区的唐女士所说的“平台”,就是日前玉溪供电局刚刚通过验收的“基于配网GIS的快速复电功能开发实现”项目,该项目属于国内首次引入先进的智能停电管理平台,并进行实用化运用.为供电可靠性的精益化管理、提升客户满意度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全面实施,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依据企业内外部现状采取了战略调整、机构重组、流程再造等变革措施。但事实证明,公司现有绩效管理体系的战略性、规范化、精益化还有待提高,绩效管理的激励牵引机制还不够健全,对激发员工潜能、促进员工成长的力度有待加强,这就急需基于战略思维探索公司绩效管理的创新策略。企业绩效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8.
供电可靠性指标是配电网精益化运维水平的最直接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配电网的设备状况和运维管理水平。提升供电可靠性是提高供电企业配网运营效率效益、客户服务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国网青海电力黄化供电公司以停电时户数管控为主线,优化配电指标体系,配电精益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和发展建设的重点将从输变电转变为配电,配网从以往的“配角”逐步变为“主角”。一直以来,县级供电企业在配网投资、人员配置上重视不够,管理粗放,重过载变压器和线路跳闸不断出现。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配网在县级供电企业生产运营中的重要地位。加强专业化管理,加快配网建设,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使配网管理和建设朝着“精益化”“专业化”“多元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首先,要努力实现配网专业化管  相似文献   

10.
以管理目标为导向,以精益化理论为基础,从组织机构、精益管理、标准化体系、资源配置等方面探索,构建特高压变压器工厂化检修管理体系。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打造多重功能集约化平台,强化现场精益化管理,建立现场管控制度标准,形成完善的工厂化检修管理系统,提升了现场本质安全和精益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精益思想是以“消除浪费、创造价值”、“持续改善”等理念为核心原则,以提高客户满意、企业效益为根本目的的一整套理念和方法。上海电力借鉴国际电力公司的变革经验,通过整合精益生产、同业对标、绩效管理、卓越绩效等方法,系统面对高速发展下企业管理瓶颈、员工创新能力、持续改善机制等问题,整体规划业务改进主题,强化流程管理、过程管控、标准规范、信息支撑,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提供一个有效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南方电网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推动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一体化管控、精益化管理,其本质就是要打通流程壁垒、模式差异,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统一、规范、精细管理。并争取管理效益的最优。但是.目前基层管理尤其是一线管理与“一体化、精益化”的要求仍有较大的距离,特别是在“规范、高效、减负”上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基层供电企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是业务管理缺乏规范性,缺乏统一管理,部分业务流程过于冗余复杂,许多附加性的工作分散了工作精力,造成重复劳动或者干了“多余”的事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13.
张建强 《现代班组》2013,(11):20-21
云南电网公司红河供电局变电管理所自动化班大胆探索精益化管理模式下的业务管理技术创新,根据年初编制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班组减负增效实施方案",有序开展班组减负增效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大大减轻了班组负担并取得实效。班员技能培训更轻松精益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  相似文献   

14.
精益化管理不仅实现了施工企业质量、成本、进度和安全等目标的优化,也带来了管理思想及理念的变革。立足现实,实施精益化管理已成为现代施工企业管理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星灵 《广西电业》2013,(10):21-22
柳州供电局将缩短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作为创先工作主线,以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将客户对更好供电服务的期待转化为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动力,借"清四风"破除工作瓶颈,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创新工作方法,向管理要发展,向创新要效益,努力提升供电可靠性指标。PDCA闭环管理提升精益化水平作为衡量电网持续供电能力和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柳州供电局狠抓供电可靠  相似文献   

16.
精益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要求。我公司在推进企业战略转型的发展过程中,在企业管理由"精细化管理"向"精益化管理"推进实施过渡中,仍暴露出了许多管理问题和不足。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打造市场竞争力,愈来愈多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化,客户服务需求不断升级,国网黑龙江鹤岗供电公司从治理代管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创新农电管理提升手段,在代管县级供电企业中开展了消缺管理实践。明确消缺管理理念鹤岗供电公司提出农电管理工作必须明确“两个理念”,一是精益化管理理念。加快农电职责、制度、标准、流程、考核一体化建设进程。二是供电服务提升理念。通过建立消缺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供电服务过程中存在  相似文献   

18.
正按南网战略管理要向精益化转型的要求,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简称曲靖局)抓牢现场过程管控,将一体化管理推进、班组规范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生产现场的管理问题、安全问题等以QC活动的形式组建团队研究解决,并建立了有效的职能联动成果推广应用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县级供电企业QC活动考评机制,为大众创新、推进精益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曲靖局面向基层班组、面向基础业务,以推进精益管  相似文献   

19.
资产精益化管理的核心思想包括两大内容:全寿命周期管理和资产平台管理。前者类似于“软件”,目的是实现物资、项目、设备、资产一体管理:后者类似于“硬件”,目的是为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思想建立一个实现平台,在这个信息平台上,生产、基建、财务等职能管理部门权责分明地实现资产精益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正>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清丰县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班(以下简称“供电服务指挥班”)狠抓班组精益化管理,以“班组建设再提升,加快建设卓越服务体系”为主题,努力打造班组卓越执行的“细胞群”、激发活力四射的“生命体”班组,持续提升班组的管理水平、工作业绩、创效能力、凝聚力和综合素质,为公司供电服务精益化管理水平提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健全工作机制提升班组管理水平供电服务指挥班根据班组的使命、任务、目标、方向,完善班组管理流程与建设运行机制,强化班组管理的主体责任,优化班组建设的内容标准,加强专业融合,构建“集约、融合、协同、互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