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农业生产函数对广西农业生产各投入要素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广西农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费用投入的增加和科技进步,劳动力和耕地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很小.因此,增加物质的投入、依靠科技进步、进行制度创新是促进广西农业增长的重要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但在当前农业科技发展中却存在着研发体制不顺、实力不强、经费不足、成果难以转化等问题。对此,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从完善农业农村科技工作布局、建立统筹城乡科技发展机制、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速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等方面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运用C-D生产函数来测度西部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西部农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费用的增加和农业科技进步,同时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54%又源于农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是促进西部农业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利用统计年鉴中有关农业财政各项支出和农业GDP的数据,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财政支出和农业县域经济两者的关系构建模型作了实证分析,并联系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模型的最后结果作出了解释,提出政府应大力加强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资,尤其是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支出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政府应大力压缩农业的消费性支出等措施来促进农业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完善产业化组织形式,创新运行机制,是目前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首要工作。政府应从体制、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但必须清楚,农业产业化只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经营组织和制度导向.是农业发展的辅助手段,科技进步和持续的制度创新才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另外,农业产业化的未来发展必须和适应世贸组织要求以及壮大县域经济的社会基础结合起来,突出比较优势,走特色经济之路.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市场制度与中国农业技术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农业现代化既包括技术现代化,也包括制度现代化,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是通向现代农业的光明之路.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竞争性的市场制度,致使农业的科技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配置.在我国当前条件下,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制度的作用,应该把诱致性技术变迁和强制性技术变迁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人类生存依赖农业,农业发展依靠科技,科技进步离不开教育.中国西部陕西省的杨凌集农业科技教育于一身,成为中国少有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范区.它展示了中国现代化农业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8.
农业步入新常态后迫切需要科技创新与推广支撑农业发展,但科技供求“最后一公里”难题制约着农业科技进步,根本原因是传统的科技创新与推广模式自身的缺陷。基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模式的历史演变及局限性,新常态下解决科技研发与科技应用“两张皮”的前提条件是形成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新融合机制、新利益机制和新互动机制。新机制的运行可通过构建“政府推动、科研院所主导、新型经营主体运作”的新模式实现。  相似文献   

9.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还存在素质低、人口教育水平低、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加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科技和文化融合,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近年来,国家注重科技进步在文化事业方面的实践和应用,大力提升各文化事业相关部门的科技应用实力。本文从社会发展历史层面就科技进步对文化创新的推动作用和新时期科技进步和文化创新的融合新态进行诠释,认为科技进步总是作为文化创新的先导而出现,并为文化创新提供必要的现实条件和更为丰富的形式。同时,科技进步拉近了不同文化的时空距离,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多元文化素材。  相似文献   

11.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畅通国内大循环,生产端的升级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与保障。本文在构建平衡增长路径下多部门经济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级层面的三次产业数据,实证考察技术进步对以就业结构变动为表征的产业升级的影响,从生产端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支持。研究发现,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和工业就业比值呈负相关关系,工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和工业就业比值、服务业和工业就业比值同时呈正相关关系,服务业技术进步则与工业和服务业就业比值呈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差异会引致部门之间劳动力的流动,从而推动以就业结构变动为表征的产业结构升级。相对价格机制是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机制,即技术进步可以通过降低部门产品的相对价格,推动以就业结构改变为表征的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基于中国数据,验证了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事实。因此,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要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以技术进步推动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合理流动,从而实现资源在三次产业间的有效配置,从生产端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2.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进行等多种正向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与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际农业科技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巨大差距.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投入不足、推广不力、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和资源配置低下的现状.基于此,文章从政府主导、农业企业主体配合、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以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扩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是一个通过投入各类技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系统过程。技术创新扩散使一项技术创新的潜在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促进技术经济系统向高级化发展。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有效温床,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动力源泉,产业集群增强了技术创新扩散。  相似文献   

14.
利用银行工具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化运作是破解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瓶颈的重要手段之一。从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市场化运行状况、技术创新市场化运行工具特点及创新过程中对金融的有效选择等方面,特别研究银行信贷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密切关系。然后,提出利用银行信贷工具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化运行的机制和途径,即建立创新基金、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开发性金融信贷机构、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等。  相似文献   

15.
针对技术创新问题,许多学者从技术创新系统的建立、运行机制和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对于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式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而一个好的技术扩散路径和模式对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本文对一些代表性的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式进行了回溯和简要分析,对现阶段技术创新扩散理论进行综述,分析了影响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的因素,目的在于总结合适的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式,发挥企业的创新扩散优势,提高其创新扩散的绩效.  相似文献   

16.
农业技术的革新是增加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2年我国全雌化牙鲆苗种推广调研数据为例,利用切换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产出有正效应,采用新技术的农业产出期望值大于采用传统技术的期望值。由此本文建议,应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产业发展战略,并将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构造非对称和协调技术采纳博弈模型,对农民的技术采纳行为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在理性有限的条件下,农民参与部分创新工作是创新供求双方非对称博弈的均衡策略;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存在着阈值,只有当新技术的初始采纳数量超过这一阈值时,技术才能成功传播。从理论上论证了参与式创新扩散应是今后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的主要方式,克服初始选择数量瓶颈是政策调整的一个重点。若政策能够刺激一些企业或农户率先进行创新示范,则会加快技术创新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先进的科技创新模式支撑。由于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原创性以及经济增长效应均较低,尤其是现有科技创新模式忽视创新成果的原创性及转化率,且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契合度不高,有效科技创新不足成为制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从科技市场培育角度来看,应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念,构建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为主体的科技协同创新模式,转变创新主体观念和行为,完善创新成果交易市场,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和管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充分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企业家才能配置模型对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兼并与英国圈地运动产生的经济效应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表明,中英制度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两国企业家在生产性活动和非生产性活动之间的配置存在着差异。圈地运动时期英国的制度环境促使地主阶层成为一个经营者阶层,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农场的兴起、技术革新和农业飞跃发展;而传统中国社会的制度环境则鼓励企业家流向官僚阶层,官僚阶层兼并土地后并不直接经营,而是成为食利阶级从土地所有权中获取收入,因而阻碍了资本主义农场的发展,抑制了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