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二战"以后形成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美元本位的货币体系。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的地位虽一度有所弱化,但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仍然充当着最主要的国际货币角色。东亚地区实际上也处于美元区内,是美元体制的主要受益者和重要支撑力量。但是东亚与美国经济长期失衡和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削弱美元本位制的基础,东亚维持这一体制的代价越来越大,以美元为基准的国际货币体系终将解体。随着东亚地区贸易投资关系形成的共同积极利益日益扩大,构建亚洲货币体系将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一、主要国际货币境内外循环流动的经验借鉴(一)美元国际循环机制及启示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为美元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一战期间,在众多国家放弃金本位制的同时,美国决定恢复金本位制以扶植和加强美元的国际地位。二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日本等国家输出美元,更凭借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构筑起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多边经济体制,强化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20世纪70年代,“特里芬两难”造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坍塌,美元与黄金脱钩,进入“美元本位制”的牙买加体系。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美国一直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和较低的通货膨胀,为美元国际地位的巩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国际生产效率区域转移与货币体系错配: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国际生产效率区域曾在英国,后又转移到美国,国际货币体系也由此从英镑为主导的金本位制,转为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际生产效率区域逐渐从美国转移到东亚各国.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制造业效率突出区,对外贸易量急剧增加,但使用的计价和结算货币仍然是美元,出现了国际生产体系和货币体系的不一致现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错配.这种错配造成东亚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金融动荡,在中国表现为承担着美元外汇占款带来的巨大成本,使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对此,必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改革国内金融市场,分"三步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等,逐步摆脱美元体系错配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报摘     
《中国外汇管理》2010,(23):11-11
国际货币改革难以撼动美元地位 几乎所有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人都认为,长期而言改革将不可避免,中国的崛起将意味着美元无法长期维持其作为全球唯一储备货币的地位。但眼下任何改革该体系的尝试,都可能会在下述问题所引发的紧张局面前遇挫:“汇率战争”,以及对美国和其它国家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压低本币汇率的指责。  相似文献   

5.
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经济和金融体系动荡不安,美元汇率和美国资本市场总体走势更加不稳定。美元华尔街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美元作为国际信用货币体系核心的地位面临严重挑战。悲观者甚至认为,美元一华尔街体系的根基已经动摇,最终将面临解体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要采取与世界现有主要储备货币不同的形成道路,是史上未曾有过的模式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随着美国综合国力的相对变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和90年代后期,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曾出现过起伏波折。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融  相似文献   

7.
从美元霸权到美元危机的历史与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让美元成为了当时唯一的国际货币,使其走上了霸权之路.而且,后来该体系的崩溃也拯救了当时美元的霸权地位,开创了黄金非货币化时代.从此,美国开始了长期大规模的经常项目逆差,通过不断输出美元来换回境外的商品、资源和服务,同时通过金融项目顺差使美元回流.这种循环大幅提高了境外对美国金融资产的需求,刺激了美国虚拟经济的膨胀,加速了其实体经济的持续衰退,引发了境外市场对美元信心的崩溃.这将大幅削弱美元在同际储备货币中的地位,引发全面的美元危机.  相似文献   

8.
美元的崛起 美元原只是美国的本位币,但自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伴随着美国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升高,美元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1944年国际社会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一次货币金融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建立了影响深远的"双挂钩"制度:即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折合35美元):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双挂钩"使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在其后的运作中,美元的国际地位逐渐得到提升,遂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关键货币.在战后的30年中,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因而带来了国际贸易、投资的巨大发展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促成了50年代和60年代世界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正>“石油美元”不仅指石油以美元计价结算,而更重要的是指石油美元的使用。这对于维系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经验值得借鉴。“石油美元”概念最初于1976年由美国经济学家奥维斯提出,是指由于石油价格大幅提高,产油国出售石油获取的美元收入扣除本国发展所需资金的盈余。20世纪70年代,美国主导建立“石油美元”体系。美元锚定石油,其汇率与国际油价高度负相关,美元成为国际大宗商品计价和交易的主要货币。“石油美元”不仅指石油以美元计价结算,而更重要的是指石油美元的使用。这对于维系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以美元为中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本次金融危机也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提供了重要契机,从短期看,虽然国际货币体系很难发生重大调整,美元仍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从中长期看,美元作为中心货币的地位将被逐渐削弱,欧元与亚洲货币的地位将会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