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汽车市场》2004,(9):66-67
北京车市已经几个月不能让汽车经销商满意了,一切促销动作似乎都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2.
今年6月,车市价格天翻地覆。经济型车、中级车、合资车、自主品牌车、新车、旧车纷纷卷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降价大战之中。库存积压大、促销力度大、顾客进店率不高、成交量比上个月更低,成了6月车市的显著特点。不少经销商说,六七月属于车市传统淡季,价格战不可避免。不过汽车专业人士表示,汽车降价的幅度越来越大,还是因为目前库存压力加大,另一方面,汽车厂家也纷纷给予经销商优惠的权利,低迷的6月因此成为了购车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3.
上半年中国车市的意外减速,不仅厂家着急,直接承受市场压力的经销商更是如坐针毡。厂家、商家联手救市成了最自然的选择。近日,华泰汽车联合八大区经销商,成立华泰汽车营销咨询委员会,引起了汽车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不少人认为,华泰汽车谋求同经销商从战略到战术层面的全面合作,表明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厂商联手,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整体营销时代。  相似文献   

4.
2008年底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一些汽车经销商倒闭或转让资产,但如今车市红火,却仍有很多经销商面临着生存危机,业内专家分析,这其实是由很多因素累计千万的,金融危机在其中只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对汽车经销商的销售带来影响,但这并不是造成经销商倒闭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5.
对于目前汽车经销商行业出现的新状况,记者采访了北京上海大众页川销售维修中心的副总经理桑瑞林。 《环球供应链》:和两年前车市井喷,经销商纷纷进入不同,现在很多资金从汽车销售渠道中抽出,是否这个行业真的没有前途了?  相似文献   

6.
作为最前沿的参与者,对市场的起起落落,经销商们有着最切实的体会和最鲜明的观点。在2008年这个不平常的年份中,对于车市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感触?在7月25日《汽车产经报道》和易车网联合主办的“2008经济大潮中的车市走向”研讨会上,来自各地的经销商老总就此做了精彩的发言。  相似文献   

7.
回首2007年的中国车市,几人欢喜几人忧——新车型层出不穷,降价潮此起彼伏,在汽车企业和经销商一轮轮的明降、暗降背后,2007年中国车市的“降阶大戏”与以往有很大差别,正如前一段时间上演的喜剧大片《命运呼叫转移》一样,中国车市的降价也上演了一出“呼叫转移”的好戏。  相似文献   

8.
来自中汽协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汽车产销超过115万辆,继3月越过100万辆大关后再创历史新高。确实,过去的几个月内,大部分经销商都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随着气候的持续升温,如今的车市依然如火如荼,而对盛夏的来临,我们的经销商们如何借着这股“热气”继续“加温”车市呢?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总结与计划吧。  相似文献   

9.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在车市极度火爆的2003年开始酝酿,在硝烟弥漫残酷竞争的2004年被整整讨论了一年; 到了2005年车市已入谷底方露真容。汽车实行品牌销售被作为行业发展方向以政策形式被正式确定下来,也就意味着汽车生产厂家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新的游戏规则有了,经销商与厂商之间的博弈战是否就此终了?消费者又能否从中获利?  相似文献   

10.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在车市极度火爆的2003年开始酝酿,在硝烟弥漫残酷竞争的2004年被整整讨论了一年;到了2005年车市已入谷底方露真容.汽车实行品牌销售被作为行业发展方向以政策形式被正式确定下来,也就意味着汽车生产厂家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新的游戏规则有了,经销商与厂商之间的博弈战是否就此终了?消费者又能否从中获利?  相似文献   

11.
即使车市在下半年某个时候再度启动,迎接汽车厂家和经销商们的也决不会是以前的那种井喷式增长。车市的竞争已由增量拉动转向存量分割,汽车营销的市场环境已今非昔比。此时,剑走偏锋式的小策划,小创意已无济于事,汽车界需要的是真正的营销大智慧,那就是以消费为中心,为他们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和服务,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相似文献   

12.
当2004年寒流席卷中国车市时,连续快跑了两年的中国车市,突然减慢了速度,这一变故让许多厂商和经销商措手不及.车市增速快速回落原因何在?车市的发展能否步入一个健康、有序的勒道?面对如此局面,我们的决策者、生产者、经销商又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轰轰烈烈的上半年车市在人们的意外与兴奋中过去了,这半年.中国的汽车销量持续攀高.连续6个月保持全球第一。车市的逐月递增.让国内的主流汽车企业和经销商们都亮出了一份漂亮的”中考”成绩单.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在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市场的暖阳。  相似文献   

14.
尽管当前车市低速,消费者持币待购现象加剧,经销商库存量增大,但政府关于完善汽车方面新政策的脚步却丝毫没有放慢。7月1日,三项有关汽车行业的新政策开始启动、破壳实施——  相似文献   

15.
当2004年寒流席卷中国车市时,连续快跑了两年的中国车市,突然减慢了速度.这一变故让许多厂商和经销商措手不及。车市增速快速回落原因何在?车市的发展能否步入一个健康.有序的轨道?面对如此局面,我们的决策者.生产者.经销商又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6.
2004年的汽车流通市场,真是变幻莫测:该发生的没发生,不该出现的出现了。汽车流通业内的大小专家因为对2004年车市的预测几乎全部落空而倍受打击,深感失落之后只剩下一个感觉,那就是"晕"。被2004年的汽车市场着实"涮"了一把的专家,如今面对媒体的"追杀",不得不在心里说:让2005年的车市"跟着感觉走吧"。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解释车市现象说,这都是因为中国的市场太奇特,中国的经销商太奇特,中国的消费者太奇特了。让我们看看业内资深人士们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市场周刊》2004,(42):24-25
车市陷入低迷后,有关部门终于有了彻底整顿这一市场的理由:先是拟取消进口车配额制度,让近111万元的进口车许可证一路下滑到千元一张;10月29日开始的加息更将给汽车市场带来深远的影响。这些宏观政策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提高资金的准入门槛来削减中小车商和经销商,从而便于有关部门的监控。进口车配额制度取消后,取而代之的可能将是实施进口车的“落地完税”和“登记制”两项制度,这意味着进口车商要有三倍于目前的现金流来支撑全年的进口车经营,这将给中小进口车商带来致命的打击,同样加息也将增加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的运营成本。在车市经历“黑色拐点”后,这些政策会给车市带来什么样新拐点,也许取决于有关部门将给车市洗一副什么样的牌……  相似文献   

18.
2004年车市里的"寒气"逼迫着4S店以平均15天关门一家的速度让众多4S店犹如惊弓之鸟,说不定下一个就会轮到自己。经销商们开始埋怨厂家盲目投产,库存增加导致车价猛降;埋怨消费者听信"谣言"持币待购在车市外徘徊;埋怨媒体成天报道车市要"崩盘"的消息搞得人心惶惶。 经销商们怨气冲天,可是为何不从自身找找原因呢?巨资投建的超豪华4S店是否名副其实?4个S到底有没有做到位呢?有些经销商们已经开始自省,但是长期忘却服务,被称为汽车市场最  相似文献   

19.
当2004年寒流席卷中国车市时,连续快跑了两年的中国车市,突然减慢了速度。这一变故让许多厂商和经销商措手不及。车市增速快速回落原因何在?车市的发展能否步入一个健康,有序的轨道?面对如此局面?我们的决策者、生产者、经销商又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王易 《市场周刊》2005,(34):40-40
因为8月的一场“油荒”而低落的车市,有望在9月变得热闹。新车登场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经销商和厂家对“金九车市”的重视也将可能促使9月车市的爆破。记从市场了解到,稳定了一阵子的汽车价格已经开始松动,除了少数需要排队的热销车型坚守厂家指导价外,其它的车几乎都有不同幅度的“打折”,优惠从2000元-10000多元不等,优惠名目也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