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环境经济》2005,(11):17-20
第一条 为了防治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
《环境经济》2006,(B05):14-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提高制革、毛皮工业的清洁生产工艺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制革、毛皮工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现发布《制革、毛皮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请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3.
雷放 《环境经济》2008,(4):48-53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2月28日全票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与在此之前施行了近12年之久的、1996年修正的《水污染防治法》相比,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新意颇多:不仅加大了地方政府在水污染防治中的责任,还扩大了其权力;不仅强化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还在法律位阶上明确了排污许可证制度;不仅加大了违法排污处罚力度,还完善了水污染损害赔偿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4.
《环境经济》2007,(B10):1-4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作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水污染防治法》)自1996年修正施行以来,对控制和减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健康,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水污染物排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面临着旧账未清完、又欠新账的局面。突出表现为: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1.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目前,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而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这样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不能不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 《水污染防治法》第九十条明确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行为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对环境管理中违反治安管理规定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行为做出了具体规定。为认真贯彻执行《水污染防治法》,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充分运用行政拘留的强制手段处罚恶意排污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008年5月印发了《对违法排污行为适用行政拘留处罚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将《意见》转发给你们,并将具体运用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土壤生态保护与污染控制在立法形式上存在分散立法、附属立法、立法层级较低等缺陷,在立法内容上存在重复立法较多、立法冲突、原则立法过多、可操作性差、基本法律制度没有建立等缺陷。现有的土壤生态保护与污染控制相关法律规定分散且不系统,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不能满足中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土壤污染控制必须立法,以前很多人认为土壤污染的来源是被污染的大气和水的输入,既然有了《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可以防止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沉淀到地面,防止水污染物质流进土壤,那么就没有必要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了。坦白地说,本人以前也这么认为。现在看来,土壤污染和土壤生态脆弱在一些区域很严重,不通过立法解决不行。这也说明《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制度和机制,难以对土壤污染的改善和土壤生态的修复起到有效  相似文献   

8.
《环境经济》2005,(1):13-14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备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9.
姜妮 《环境经济》2007,(9):10-16
孙佑海,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环境资源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环境资源立法工作。从1985年任职国务院法制局立法工作人员起,参加起草了1985年以来我国所有的环境资源立法,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土地管理法》、《水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草原法》、《防沙治沙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目前正从事《循环经济法》、《节约能源法》等法律的起草和修改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环境经济》2006,(9):I0029-I0031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处置状况等信息”的规定,规范并指导信息发布,我局制定了《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导则》。现予以发布,请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1.
《环境经济》2006,(B06):20-2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控制和减少电子信息产品废弃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生产和销售低污染电子信息产品,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两会”期间,加强水资源保护、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水环境标准和管理等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如何利用司法手段保护水资源,成为今年全国政协民主党派提案关注的内容。民革中央建议,建立健全以新《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为中心的水资源保护配套法律、法规,明确水资源污染损害赔偿标准,加大对涉水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尽快制定《流域管理基本法》,将流域作为独立完整的客体进行协调和规划,实行统一和综合管理,突破行政性分散管理体制的约束。  相似文献   

13.
于今年2月28日修订后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已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记者就《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情况及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等问题专访了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  相似文献   

14.
政策发布     
《环境经济》2008,(4):7
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以硬指标确保硬约束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2月28日表决通过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加大了水污染违法成本,加大了行政处罚力度。根据违法  相似文献   

15.
《环境经济》2007,(B11):13-17
第一条 为了防治电子废物污染环境,加强对电子废物的环境管理,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拆解、利用、处置电子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产生、贮存电子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也适用本办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相似文献   

16.
《环境经济》2006,(B11):6-10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减少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使用废弃后的废物产生量,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控制其在综合利用和处置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现发布《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请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7.
《环境经济》:在这五年的履职过程中,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哪些深刻体会?方敏:这五年的履职,感受比较深的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这些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突出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将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写入宪法,作出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资源税法,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可以说健全了制度规范,充分契合需求.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特制定《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现予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9.
政策发布     
《环境经济》2010,(5):7-8
国务院出台《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 国务院日前公布《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明确了我国管理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目标和任务,规定国家逐步削减并最终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条例》将于2010年6月1日施行。《条例》建立了消耗臭氧层物质总量控制制度,规定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方案和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法》第45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是新环保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这一看似熟悉却执行不力的制度,我们应深入思考三个问题。排污许可证入法14年,走到了哪一步?排污许可始于2000年。当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