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 《国土经济》1999,(2):38-40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导刊》2012,(10):30-30
今天,非常高兴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齐聚于有“盛京”之称的北国重镇沈阳,共同分享“2012’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十届中国地产经济主流高峰论坛”这一业界盛会。2012年的国际经济形势充满了“不确定”性。挑战当前,发展势头强劲的中国正不断寻求自身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而快速的城市化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来说是一个良机。城市化能够使大量人口集中到城市当中,集中进行能源消耗,减少能源使用成本,也可拉动消费与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3.
魏乐宇 《民营科技》2014,(8):254-254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交通发展加快,便利的交通环境促进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果保证交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确保交通便利的同时,环境不会被破坏,或是不会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剧,是交通管理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努力解决的问题。阐述了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交通与环境问题,同时论述了交通对于环境的影响,提出限制小汽车使用率,提高公交系统利用率,通过自行车、步行、电动车、地铁等不同交通工具的使用,加强交通管理,实现交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是新世纪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强大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铁臻 《经济界》2000,(1):32-36
21世纪即将到来,新世纪是人类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在21世纪的前20年中,中国的经济仍将有可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城市化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城市化将是新世纪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强大动力。一、城市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化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近代和现代经济发展的伴生物。据联合国《人口统计年鉴》资料,1992年美国城市化水平为76%,日本为77%,英国为89%,法国为73%,加拿大为78%O中国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经济改革而发展的。城镇人口1949年3949.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3%,19…  相似文献   

5.
试论城市化过程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城市化浪潮 所谓城市,是人类历史上形成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高度聚集的社会物质系统,是适合人类居住的某个区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向前推进,城市出现、市场发育、商业繁荣,为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同时,农村中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增加。这些因素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促使大批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工业革命使得原有的城市规模扩大,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城市化得到较快的发展。到190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13.6%。进入20世纪…  相似文献   

6.
姚开建 《经济界》2000,(5):35-38,44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意义及基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这种高速增长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僵化的中央计划模式被打破,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获得发展,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同时,这种高速增长也因为,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在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工商业的发展还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曾在较长时间内走过的路,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在目前阶段还要同时完成的是中国的城市化,即在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的基础上,使农村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应吸取城市化的历史教训,重视城市化的质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应保持适宜的城市化速度、城市化的有序性,衡量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水平不仅要有经济指标。还要有社会指标,要保护和发展城市-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理章  张一 《城市问题》2012,(9):9-11,63
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中国"论也逐渐受到了学界的关注。认为作为研究对象,"城市中国"是个需要慎重对待的观点。鉴于我国城市化的现状,认为"城市中国"仍是一个美好的远景。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观是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是提倡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条件恶化,环境污染加剧,资源利用效率低,技术经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所以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最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 ,中国城市化水平将有一个很大提高。作者认为 ,在这一过程中 ,应该以发展大城市为重点 ,并以此带动一批中小城市 (镇 )的发展 ,实现全国城市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震荡、减速、转型"成为2012年全球经济的三大关键词。从债务缠身、市场震荡的美国,到经济疲软、复苏缓慢的欧洲,再到通胀高企、寻求转型的新兴经济体,世界各国经济均面临严峻的挑战。挑战当前,发展势头强劲的中国正不断寻求自身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扩内需开启经济转型的"钥匙"Internal Demand Expasion,the Key toEconomic Transition从经济学角度看,出口、投资、消费构成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并不顺利,我国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政策刺激力度和效应在减弱。"中国出口受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针对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就城镇化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测算,并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0.25%,但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带来相邻地区经济减少0.49%。“十三五”时期及中长期亟须区域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新型城镇化在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各自的功能,本文应运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函数对中国1984 ~2010年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动态研究表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影响效果差异明显;在不同滞后期存在单项关系,不具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与农业经济增长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农村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中有效的综合性手段。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不仅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且必须伴随城市化。  相似文献   

16.
金融深化、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金融深化与城市化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金融深化是城市快速成长的动因之一,城市化又进一步促进金融深化。这一结论给城市化进程要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也支持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纽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贸易和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发现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不明显,而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变得十分突出和重要。贸易发展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是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贸易除了直接促进经济发展之外,还通过影响经济领域的制度变迁,从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为中国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机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等经济领域的制度变迁,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坚持市场化导向的经济改革,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成熟的法治市场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期面临的若干挑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作者认为 ,今后 2 0年将是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 ,中国将面临以下挑战 :片面的城镇化率决定论导致过度城市化 ;大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孕育严重的城市病 ;城市间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 ;各类园区与大城市空间有序扩展脱节 ;城市防灾功能衰退 ,人居环境恶化 ;交通拥堵 ,市民出行日益困难 ;投资渠道分散 ,小城镇增长乏力 ;中小城市缺乏核心竞争力 ,城市功能不健全 ;城市风貌千城一面 ,特色丧失 ,建筑风格单一 ;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 ,就业率低 ,犯罪率上升 ;必要的基础设施严重短缺和形象工程过多同时存在 ;违法建筑屡禁不止 ,城乡结合部混乱不堪 ,等。对以上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9.
自1996年以来,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就城市建设强度而言,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城市建设强度与城市人居环境、交通承载力、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相互制约关系,但对于我国城市空间强度加速增加的决策推动力还缺乏解释。从公共管理学的视角,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发展竞争与城市建设强度之间的关系,以解释相应的政策决策动因。选用地方城市决策者更换来反映城市发展竞争,选用城市新增建筑面积来测度城市建设强度增长,基于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在2000~2014年(城市化第四波)的面板数据构建实证分析计量模型,运用Stata14.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决策者更换导致辖区城市新增建筑面积增加;虽然存在年龄差异以及异地交流经验差异,但大中型城市的决策者普遍具有大力推动城市建设强度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批复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福建省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假说,并基于2000~2009年福建省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说明福建省城市化已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城市化进程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城市人口数量、推动城镇居民消费、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等作用机制促进其区域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